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近50年祖厉河流域出口断面靖远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总体来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径流量与输沙量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该流域输沙量的变化。同时,近50年来,祖厉河泥沙进入黄河后在较大时段内呈扩散状态,且黄河安宁渡断面含沙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祖厉河入黄口的水沙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特有的暴雨洪水产沙规律:暴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动力,暴雨、洪水、泥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峰高量大,暴涨暴落,对黄河中游大洪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侵蚀产沙强烈而粗泥沙集中,输沙能力强,洪水含沙量高,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地;河龙区间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频繁或连续的暴雨洪水对黄河输沙有重要影响;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区域洪水有减小趋势,但泥沙量变化不明显,大部分支流的洪峰流量、洪水含水量反应不敏感,说明一般规模和水平的治理工程还不能有效控制区域大洪水特别是特大洪水的泥沙。 相似文献
3.
A GIS-ba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small watershed in Mun River
basin, Thailand. The method involves spati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tchment into homogenous grid cells to capture the catchment
heterogeneity. The gross soil erosion in each cell was calculated using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by carefully determining
its various parameters. The concept of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is used to route surface erosion from each of the discritized
cells to the catchment outlet. The process of sediment delivery from grid cells to the catchment outlet is represented by
th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s. The effect of DEM resolution on sediment yield is analyzed using two different
resolutions of DEM.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of the catchment and derivation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rosion
in the cell are performed through GIS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与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来沙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粒径在于0.05mm的粗泥沙是淤积下河道的主要成分。通过重点分析不同年代粗沙区来沙量、粗泥沙模数的变化及水利水保措施对减少粗泥沙的作用,说明黄河中游兴建的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对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特别是粗颗粒泥沙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和GIS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发展 ,侵蚀产沙模型与GIS的结合成为必然 ;作者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 :RUSLE、WEPP、ANSWERS等模型的主要内容、特点及适用范围 ,并对我国以陡坡为代表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提出了目前侵蚀产沙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能反映侵蚀产沙时空过程的、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水槽试验资料及天然河流实测资料表明,在水流输沙计算中考虑泥沙级配对水流挟沙力的影响,能够深入地把握水流挟沙的力学机制,进而提高输沙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8.
9.
黄河下游最经济输沙水量及其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河流输沙水量的概念出发,根据输沙平衡原理推导出在考虑河道冲淤、引水引沙情况下河流最经济输沙水量的计算式。由此式可知,输沙水量与含沙量成反比;并且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输沙水量与流量也成类似的反比关系。最经济输沙水量是输沙效率与河道淤积状况综合最优时的输沙水量,也就是平滩流量时对应的输沙水量。以小浪底水库运用前20年黄河下游河道基本不淤及年引沙量为1.0-2.0亿t为条件,选取月均平滩流量3500m^3/s、月均含沙量40-100kg/m^3,得到黄河下游在维持良好输沙功能前提下的最经济输沙水量为10-25m^3/t。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黄河山东段泥沙时空分布及不同时期泥沙粒径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洪水过程中沙峰的运移规律:山东河段沙峰的削峰率为沿程向下游递减,且与沙峰的大小成正比;沙峰沿程输沙量变化,高村至艾山段沿程减小。艾山至利津段基本稳定。沙峰运移过程中与相应洪峰发生的时间一般是不同步的,高村至艾山段,沙峰常超前于洪峰,而艾山至利津段,沙峰常滞后峰;不漫滩洪水,沙峰一般滞后于洪峰,漫滩洪水,沙峰一般超前于洪峰。 相似文献
11.
张义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8-10+51
根据鉴江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化州、高州站及罗江主要控制水文站合江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用Mann-Kendall法、双累积曲线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等,阐析近20年鉴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2010年实施《广东省鉴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后,径流量、输沙量呈减小或总体平稳趋势,且水沙关系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2.
13.
长江上游流域地表侵蚀与河流泥沙输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丰富的野外考察、调查及实测资料基础上,将长江上游流域地表侵蚀与河流输沙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综合分析了地表物质的侵蚀~堆积~归槽~输移过程,探讨了流域产沙特性及泥沙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Unit Hydrograph (UH)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widely use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lood hydrograph resulting from a known storm in a basin area. However, the non-availability of UH due to poor network of raingauge stations in flood prone Indian river basins is a major concern. The computation of Horton's ratio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generating the Geomorphological Instantaneous Unit Hydrograph (GIUH) can provide a solution for ungauged rivers. A detailed drainage network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5th order flood- prone Himalayan river system in order to highlight its significance in flood management program. The equations for GIUH of 5th order stream were derived through Markov Chain analysis. The GIUH model for the 5th order stream was used to derive the first ever analytical UH of the river. Further, it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50-yr return period flood. The 50-yr return period flood matches with the result of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based on observed peak discharge data. This drainage network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GIUH can provi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wards flood management program.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道巨大的输沙能力与平衡的趋向性——“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黄河下游河道以堆积性著称,河底、水面不断抬高,但在长期水沙作用下,特别是河流的自动调整和反馈迅速,其平衡的趋向性也很明显。从上、下河段挟沙能力及典型资料看,当流量为1000~4000 m3/s时,上段(河南河段)挟沙能力与下段(山东河段)之比为1.049~0.915,即流量小于2000 m3/s时,上段挟沙能力大于下段;而当流量大于2500 m3/s时,下段挟沙能力则大于上段;流量为2300 m3/s时,上、下河段基本平衡。从多年平均过程看,如果不考虑高含沙洪水,不漫滩,流量沿程不变,下段输沙量为上段输沙量的1.01倍,也说明多年输沙量是平衡的。特别是从1960年9月至1996年10月的资料看,三门峡至利津河段淤积36.32亿t,其中20次高含沙量洪水淤积37.22亿t,若不计高含沙洪水,则全河冲刷0.90亿t,占来沙348亿t的0.26%。 相似文献
16.
洪水期水库调水调沙与黄河下游河道排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3~1990年期间,选取了60个洪峰时段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和排沙比,得出结论为,如果洪水期三门峡出库平均含沙量为100~200kg/m3时,出库洪峰流量在4000~5000m3/s之间,可把50%~80%左右0.025~0.05mm和0.05~0.1mm的两级中粗沙排入海里;洪水期出库平均含沙量为50~100kg/m3,出库洪峰流量为3500~4000m3/s左右时,可把50%~190%的0.025~0.05mm和0.05~0.1mm的两级中粗沙排入海里.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流域前期有效降雨量计算的新方法,依托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1974—1989年264场次降雨产流产沙资料,研究了流域次降雨产沙频度与降雨量的关系,采用分形理论与方法,并基于产沙累积频度-降雨量分形关系,推导出流域前期有效降雨量计算方法,且试算了流域前期有效降雨。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次降雨引起产沙累积频度与降雨量之间遵循分形的幂指数关系,在2个降雨量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标度指数;按照幂指数关系拟合的产沙累积频度与降雨关系线交点处的降雨量,发现引发78%左右的产沙累积降雨阈值上边界;在香溪河流域,降雨发生前0,1,3,5,7 d的5个时间段累积降雨量阈值分别为26.6,29.2,35.3,43.2,47.8 mm;基于累积产沙频度-降雨量分形关系计算流域前期有效降雨的方法能更加反映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相似性降水条件下北洛河水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是河流径流来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相似降水年组比较河流水沙变化,可以更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采用1954年到1996年北洛河状头水文站实测资料,根据年份差大于5年,年雨量差小于20 mm和汛期雨量差小于10 mm等三个指标确定了8个相似降水年组.通过比较相似性降水年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分析了不同时间河流水沙变化特点;并通过组间比较初步探讨了北洛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与1980年相比,1996年除汛期径流量增加外,年径流量,年与汛期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增加;在其他时段,输沙量在1970年代后期以前呈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有增加趋势,而年均和汛期含沙量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