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posit bitumen is a highly viscous, asphaltene-rich hydrocarbon that can fill in the pores as the cement reduce the porosity in the deposit. The author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solving of bitumen-rich core samples. The short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s (T2) and consequently lower NMR porosity are characteristics of bitumen-rich zones. An NMR method was used to reconcile core data as well as to calculate the saturation of bitumen in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2.
1. Introduction Commercial recovery of bitumen from oil sands iscurrently achieved by means of water based separationprocesses. While most of these separation methods arebased on the Hot Water Extraction Process, the need toconserve energy has resulted …  相似文献   

3.
依据市场结构理论,分析了国内沥青市场结构,通过对国内沥青市场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对价格控制、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明确提出国内沥青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内沥青厂商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4.
喇嘛甸油田沥青颗粒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沥青颗粒调剖的机理,选用了模拟喇嘛甸油田葡11-2油层的填砂管进行岩心实验.确定了沥青颗粒调剖的粒径。通过采用活塞式沥青泵,较好地解决了沥青颗粒的黏结现象,在喇8-P2555井实现了连续注入。该调剖技术在喇4-31井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分析对比受效油井与同区块其他油井生产参数,证明了沥青颗粒调剖获得了较好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三台—北三台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储集层中发现大量高密度的稠油和沥青,它们充填于储集层的孔隙中,占据了大孔隙,降低了孔隙连通率,使后期生成的原油难以进入孔隙,难以形成规模较大和产量较高的油藏。有机溶剂抽提前后的物性对比实验表明,沥青对储集层物性有很大影响,9 个样品的孔隙度测定值最大增加21.5%,平均增加约13.4%,7 个样品的渗透率测定值最大增加121.50×10-3μm2,平均增加约31.99×10-3μm2. 指出今后寻找高产油层,除考虑构造因素外,还应结合沉积相和储集层的研究成果,尽量避开含沥青较多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内蒙古3种油砂沥青及其流化热转化后的液体产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用改进的Brown-Ladner 法计算了油砂沥青及热转化后得到的液体产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发现热转化得到的液体产品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相对于原料油砂沥青,热转化液体产品的芳碳率fA略有增加、环烷碳率fN大幅度增加,而烷基碳率fp则明显减少,并且总环数RT从6.10~8.64下降到2左右,芳香环数RA从3.13~6.10下降到1左右,环烷环数RN也从2.22~3.42下降到1左右。3种不同性质油砂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变化趋势相同,均归因于油砂沥青热转化过程中多环芳烃的聚合和长链烷烃侧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富集铁族元素、亲硫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相对贫含稀有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稀土元素比值接近上地壳及中国沉积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其并非全是.上地壳沉积岩中的有机质的聚集,还应有部分深部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8.
用核磁共振方法确定储层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光海  王瑞平 《测井技术》1997,21(6):393-396
通过分析岩石的NMR性质和储集层的特点,确定了NMR信号强度与孔隙度的关系,分析了岩石的NMR纵横向驰豫时间分布与孔隙半径的关系。讨论了用纵横向驰豫时间分布估算渗透率、自由流体和束缚流体体积的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张冲  张占松  严伟 《断块油气田》2012,19(5):666-669
阳离子交换容量是基于泥质砂岩电阻率的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中的关键项。文中根据含油气泥质砂岩体积模型和扩散偶电层理论,推导了阳离子交换容量与黏土束缚水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溶液矿化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核磁共振实验和湿式的化学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T2分布计算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证实该方法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扩展核磁共振测井储层评价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测井基础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为民  孙佃庆 《测井技术》1997,21(6):385-392
文中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共振频率2MHz,与Schlumberger的CMR核磁共振测井仪工作频率一致),对核磁共振测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同时精选国内有代表性的储层岩心100多块,分成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砾岩和含顺磁物质砂岩等几类,进行了核磁共振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对核磁测井解释有所帮助,而且对现场实际测井参数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桂中坳陷桂中1井沥青成因及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GC、GC-MS、稳定碳同位素、包裹体以及沥青反射率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桂中坳陷桂中1井储层固体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来源及成因等进行了探讨。基于其成因特点,对桂中1井油气藏主要破坏因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对桂中坳陷油气藏主要破坏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探讨了桂中坳陷油气成藏模式。综合研究表明,桂中1井储层固体沥青来源于中下泥盆统泥质烃源岩,为早期油藏原油高温热裂解形成的焦沥青。桂中坳陷油气藏主要破坏因素有:早期油藏的深埋导致原油裂解为焦沥青和甲烷;后期的构造抬升剥蚀造成"异常高压"气藏压力系统破坏;断裂导致盖层封闭性变差以及岩浆/成矿热液对其附近的油气藏产生严重破坏。此外,天然气扩散、微渗漏作用等也可成为桂中坳陷油气藏遭受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桂中坳陷地层保存相对完整、断裂欠发育、岩浆活动影响较小的中西部地区是桂中坳陷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塔河特低孔低渗油气藏进行了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实验研究。分析了塔河地区特低孔低渗油气藏实验室核磁共振实验测量结果.并与其他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表明.NMR是基质孔隙度和束缚水评价的有效方法,常规测井与NMR的综合可以反映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含气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特点是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高,使用常规测井方法很难求准储层的地质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核磁共振测井可以准确地提供地层的自由流体体积和束缚流体体积、有效孔隙度及其渗透率,能较好地判断干层、水层及气层.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储层产能预测分析模型入手 ,根据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影响储层产能的关键参数 ,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用MDT和NMR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确定储层产能评价与预测所需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关键参数的优势与方法。认为MDT和NMR可提供较准确的渗透率、压力、粘度和有效厚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是产能评价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磁共振录井作为一项新的录井技术,它能够提供地层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含量、含油饱和度等与储集层物性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相关的地质参数,为钻井过程中及时、有效评价储集层创造了条件.在简述核磁共振录井原理和主要地质参数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储集层的t2谱图特征;结合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胜利油田核磁共振录井初步解释标准,并通过在济阳凹陷3口井的应用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在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前提条件下,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储集层物性评价参数,从而实现现场及时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6.
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沥青成因与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中高演化沥青的成因类型、形成期次和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包裹体及构造演化特征等,恢复了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成藏史。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中沥青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沥青成因类型多样,以热裂解成因为主;(2)沥青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氧化水洗型沥青的形成,第2阶段为沉淀型沥青的形成,第3阶段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形成;(3)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先后经历了5期的油气充注,包括2期液态烃的充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干酪根裂解气的充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原油裂解气的充注以及喜马拉雅期圈闭改造调整阶段干气的充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仪器(23 MHz和2 MHz)测试不同粉碎程度页岩样品的孔隙度,评价页岩孔隙度的有效性,探究粉碎粒径对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2 MHz仪器相比,23 MHz仪器在信噪比和回波间隔上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评价页岩孔隙度;60~80目范围内页岩碎样的核磁共振T2谱、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完整柱状页岩测试结果一致;粉碎程度达到120目时,部分页岩样品的孔隙度出现一定程度减小,这与样品内部孔隙结构被破坏有关;当粉碎粒径超过230目时,页岩的主要粒度组分(即粉砂)被破坏,导致所有页岩样品核磁共振T2谱改变的同时孔隙度也明显减小,且页岩粉粹过程大孔隙的损失是影响T2谱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粉碎的页岩样品依然能够保持自身孔隙的完整性;当粉碎超过一定程度时,页岩的粒度组成与孔隙结构均会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孔隙度明显降低。对页岩粉碎程度与粒度之间关系对比分析认为60目范围内的页岩碎样依然能准确表征页岩储层本身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8.
Heavy oil is a complicated mixture and a potential resource an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It is important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ition of heavy oil to enhance its recovery efficiency. A designed unilater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ensor with a Larmor frequency of 20 MHz and a well-defined constant gradient of 23.25 T/m was employed to acquire three-dimensional (3D) data for three heavy oil samples. The highly-constant gradient is advantageous f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of heavy oil. A fast data-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including specially designed 3D pulse sequence and Inversion Laplace Transform (ILT) algorithm was adopted to process the data and extract 3D T1-D-T2 probability function. It indicates that NMR relaxometry and diffusometry are useful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nents of heavy oil samples. NMR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of fractiona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量色谱/质谱技术,精细解剖了宋家洼陷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在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二个角度确认储层沥青的来源.储层沥青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小于0.55,CPI大于1.1,三环萜烷/五环萜烷比值小于0.12,说明储层沥青成熟度低.宋家洼陷储层沥青三环萜烷系列以C23三环萜为主峰,C24四环萜烷丰度较C26三环萜烷高,C27~C29规则甾烷呈现C29规则甾烷占优势,指示有机质生源构成偏腐殖型.依据伽马蜡烷丰度,宋家洼陷储层沥青分为2类,即低伽马蜡烷型和高伽马蜡烷型,其中低伽马蜡烷型储层沥青与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烃源岩有成因联系,而高伽马蜡烷型储层沥青来源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立志 《测井技术》2007,31(5):401-407
核磁共振(NMR)测井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它提供的地层信息的丰富性,远多于其他任何单项测井方法.对于复杂岩性、特殊岩性,它常常是少数几种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束缚水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藏,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提供比较合理的地层渗透率的测井方法;对于深部气层,当天然气孔隙体积比较大时,它的显示十分明显;在稠油以及水淹层,有一定的经验关系存在;对原油黏度以及毛管压力曲线等信息也有较好的反映,等等.由于或是使用条件的不适应,或是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或是技术本身的不完善,NMR应用也存在或出现过不少问题.它求出的孔隙度时常偏低,有时也偏高;求出的束缚水对地区或地层的依赖性比较强;求出的渗透率还没有得到油藏专家的广泛应用;在流体识别方面还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效果,挖掘其应用潜力等都有重要意义.试图从实际效果和技术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