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石油化工》2016,45(12):146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Mo,Ni-W,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LRS,BET,NH_3-TPD,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硫(HDS)性能。表征结果显示,Ni系非负载型催化剂中Mo/W八面体配位对其微观结构和HDS性能影响较大,具有较多且复杂八面体配位的Ni-Mo-W三金属催化剂硫化还原效果较好、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强酸中心数量较多、活性相微观形貌良好,且堆叠层数较高,具有一定的曲率,对深度脱硫十分有利。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i系非负载型催化剂的HDS性能显著优于参比负载型催化剂FHUDS-2的HDS性能,且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的HDS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上海石洞口煤气制气有限公司利用烃重整生产城市煤气,以脱碳后的变换气为氢源对原料进行加氢脱硫。对直接使用未经脱碳的变换气代替脱碳变换气作为加氢脱硫氢源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取消脱碳系统直接用变换气作加氢脱硫氢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对合成氨装置回收甲醇弛放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氨装置回收甲醇弛放气不存在任何危害,并指出回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无氢源条件下利用合成气-天然气代替氢-氮气还原合成甲醇催化剂是可行的。由于天然气导热系数大于氮气,因而有利于反应热的导出。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考察催化剂RSDS-1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对RSDS装置进行了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加氢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上床层平均人口温度260.1℃、床层平均温度270.8℃、空速425h^-1、氢油体积比422:1、反应压力1.40MPa的条件下,产品硫质量分数为69u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7~2.0,质量满足欧Ⅲ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铜基催化剂上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制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铜基催化剂,在微反装置上评价了反应条件对其催化富CO2合成气合成甲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CO转化率和甲醇时空收率都出现一个极大值,而CO2转化率呈上升趋势;在实验允许的范围内,增大压力是提高CO和CO2转化率和甲醇时空收率的有效手段;提高原料入塔气中H2含量,可提高CO和CO2的转化率,但甲醇时空收率下降;提高空速,可提高甲醇时空收率,但CO和CO2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活化法,以MoO3和硫的球磨混合物作为反应物,在400~800℃氩气气氛中硫化80 min制备出纳米MoS2催化剂。采用BET,XRD,SEM,TEM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4-甲基苯酚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纳米MoS2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oS2催化剂具有典型的低堆垛层状结构,这些层状结构排列成纳米片,其长度约为100 nm,厚度小于10 nm,并具有单分散性和高比表面积(83.6 m2/g左右)。当硫化温度为500℃时,纳米MoS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4-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转化率为58.2%。4-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反应主要按直接脱氧路径进行,随硫化温度的升高,纳米MoS2催化剂对加氢路径的选择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催化剂载体对天然气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应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进行了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RD分析等实验,考察了单载型镍系催化剂活性组份负载量和载体对催化反应活性和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镍担载量对反应是不利的,在α-Al2O3载体上以9%的担载量较好;3种不同的载体上以Al2O3担载镍催化剂活性最好,在800℃反应时可获得88.9%的天然气转化率和93.4%的CO选择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700~900℃),反应温度越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越好。催化剂随着载体的不同,其中活性组份的分散度不同,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还原特性均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采用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适用于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的非负载型环烷酸镍催化剂,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对该催化剂硫化后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烷酸和NaOH摩尔配比为1∶0.995、皂化反应温度为95℃,N iSO4溶液浓度为10%、复分解反应时间为2 h,复分解反应温度为90℃时,合成的催化剂中镍金属含量最高。通过釜式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在委内瑞拉380号燃料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抑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2016,45(2):18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Mo非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利用XRD,BET,SEM,Py-IR,NH3-TPD,LR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老化时间、成胶温度及助剂磷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晶型由成胶温度决定,老化促进晶型更加完善;制备催化剂适宜的成胶温度和老化时间分别为80℃和3 h。磷改性使催化剂的酸强度减弱,酸量增加,催化剂中钼酸盐结构由四面体配位向八面体配位转变,平均堆垛层数、平均片长和活性Mo原子比例均增大,金属Mo更易形成高堆垛层数的Mo S2片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280℃、4.0 MPa、液时空速2.0 h-1和V(氢)∶V(油)=500的条件下,磷改性使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由94.0%提高到99.8%。  相似文献   

15.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equivalence ratio (ER), and blending ratio on the gas composition, tar content and higher heating value (HHV) of synthesis gas. H2 content decreased from 10.7 to 8.2% in the range of BR while CO and CH4 increased from 17.4 to 23.1% and 3.4 to 6.3%, respectively. HHV increased with BR and H2/CO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The highest HHV and H2/CO were obtained at 100%PW and 100%OS, respectively. Tar content increased from 4.8 to 9.5?g/Nm3 with BR increasing in the range because of a reduction in the endothermic nature of volatile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16.
FH-UDS催化剂在FCC柴油深度加氢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H-UDS催化剂对FCC柴油和富硫柴油进行脱硫,考察了脱硫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CC柴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360℃,氢分压为6.0MPa,体积空速为1.5,1.0h-1,氢油体积比为350的条件下,柴油产品硫含量分别低于50,10μg/g,满足欧Ⅳ和欧Ⅴ标准。以富硫柴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345℃,氢分压为6.3MPa,体积空速为2.3h-1,氢油体积比为320的条件下,产品硫含量低于50μg/g,脱硫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17.
在200 mL加氢实验装置上,采用FHUDS-2/LK-1组合催化剂,以5组不同性质油品为原料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对FHUDS-2/LK-1组合催化剂的脱芳烃、脱硫反应特性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FHUDS-2/LK-1组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硫、脱芳烃效果,脱硫率在99.5%以上,但油品中稠环芳烃含量越高其脱芳烃效果越差。提高反应压力有利于脱芳烃、脱硫反应的进行;当反应温度大于300℃时,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但会抑制加氢脱芳烃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LH-02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的工业试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氢氧化铝干胶、硝酸钴和钼酸铵为主要原料,通过载体改性和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开发了LH-02裂解汽油的二段加氢脱硫催化剂。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放大和工业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裂解汽油的二段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85℃、压力为2.75MPa、液体空速为3.5h^-1、n(H2):n(油)为1.70:1的加氢条件下操作,产品的ω(硫)小于1μg/g,溴价小于0.001,二烯值小于0.001。  相似文献   

19.
马明  徐志 《特种油气藏》2005,12(2):76-78
文章讨论了煤气发生器以煤炭制煤气,实现稠油热采注汽锅炉燃油改燃煤气的工艺技术。在不改动注汽锅炉的情况下改变热采锅炉燃料。注汽锅炉的技术参数和工作参数由锅炉原配监测仪表和控制仪自动监测控制,并与新增加的煤气发生器自动控制系统连锁实现全系统自动控制。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直燃煤炭(固体燃料)、直燃油料(液体燃料)的传统燃烧方式,既解决了燃料能源,又改善了环保条件。该项技术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轻烃分馏装置的液化气胺法脱硫装置无法长周期稳定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胺液发泡和液化气铜片腐蚀不达标。本文针对这两个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引起胺液发泡的主要原因是脱硫系统脏、液化气含甲醇、胺液降解导致热稳定盐积聚、操作波动;导致脱硫后液化气铜片腐蚀不达标原因是胺液夹带进入液化气、液化气产品中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硫和单质硫未脱除。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