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艳霞  杜爱玲 《中国调味品》2012,37(3):59-61,66
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过程中生姜的干燥方式对萃取物主要成分的影响.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脱除莱芜生姜中的水分,然后用超临界CO2萃取生姜中的姜油树脂.对所得萃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并与常规的常温干燥脱水生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分析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冷冻干燥与常温干燥脱水所得姜油树脂主要成分不同,冷冻干燥处理样品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物质为姜酮,占提取物总量的20.802%,姜辣素组分占52.410%,挥发油组分占22.740%,姜辣素含量高于挥发油含量;常温干燥样品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没药烯,占总含量的28.157%,挥发油组分占52.410%,姜辣素组分占26.738%,挥发油含量高于姜辣素含量.物料干燥方式对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成分有较大影响,与常温干燥相比冷冻干燥生姜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含有更多的姜辣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提取姜渣中姜辣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姜辣素的工艺进行研究,以乙醇作溶剂从姜渣中提取姜辣素.选用香草醛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姜辣素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5%,超声波提取时间为10 min,料液比为1:15,超声功率为800W,姜渣粉中姜辣素提取率为2.1%.  相似文献   

3.
生姜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的深加工产物主要是姜精油和姜油树脂。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姜的辛辣风味: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本文阐述了生姜的有效成分姜精油和姜油树脂的提取及分离分析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姜辣素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姜辣素的测定方法黄雪松,王汉忠(山东农业大学食科系泰安271018)生姜(ZingiherofflcinalcRoscse)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姜辣素是生姜中的主要呈味成分。因此,姜辣素的测定,对于姜和姜制品的品质鉴定,采取良好的加工工...  相似文献   

5.
葛庆丰  宋明军  顾林 《食品科学》2010,31(15):121-125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测定姜油树脂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姜油树脂中姜辣素与DPPH 自由基的物质的量比达到2.0 时,5min 后就检测不出DPPH 自由基;姜辣素与DPPH 自由基物质的量比为0.25 时,可以清除50% 的DPPH 自由基。  相似文献   

6.
双水相萃取生姜中姜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环糊精、碳酸钠、氯化钠作为双水相萃取剂,构成双水相萃取体系,进行萃取生姜中姜油树脂的研究.结果显示,溶液分相清晰,姜油树脂的代表成分姜辣素的分配系数在0.21-0.32,姜辣素的萃取率可达71.6%.β-环糊精是萃取相的主要组成成分,碱和盐有助于提高姜辣素在萃取相中的分配比例并提高萃取率.β-环糊精为主要材料构成的双水相萃取系统萃取生姜中姜油树脂的技术可行,工艺的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7.
乙醇溶剂提取姜辣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正交试验法,以姜辣素的含量为参数,探索乙醇溶剂提取姜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溶剂提取姜油树脂最佳实验室条件为:原料粒度过60目筛,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50℃,固液比1:9,提取时间为90min,在提取次数为一次的情况下,姜油树脂中姜辣素为1.59%。  相似文献   

8.
充分考虑姜辣素的熔沸点以及水、乙醇溶剂中溶解相差显著的特性,巧妙地解决姜辣素与姜油的分离,提出一种先用水蒸馏剐除干姜中剩余的部分挥发油和部分水溶成分,再用50%乙醇两次浸提分离姜辣素,最后通过β-环糊精按照包络比约2:1的比例进行包络,喷雾干燥制得不同含量的姜辣素粉状产品,该技术工艺已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市场作为原料的姜产品主要有鲜姜、干姜、姜油树脂(ginger oleoreisin)和姜油(ginger oil)。姜油树脂是姜的溶剂提取物或超临界气体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姜油和姜辣素。姜油是姜油树脂中的挥发油成分,可由鲜姜或干姜经粉碎后直接蒸馏制得,也可由姜油树脂蒸馏制得。据国外文献报导,先将鲜姜经已烷(Hexane)提取制得姜油树脂,然后再将姜油树脂蒸馏获得姜油,经济效益较高,而且姜油的风味和质量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姜油树脂及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各部位体外抗氧化作用,利用70%乙醇溶液浸提生姜得到姜油树脂,再用AB-8大孔树脂对其分离纯化并用香草醛作为标准品测定各部位姜辣素含量,利用Fe2+-H2O2诱导小鼠肝匀浆生成MDA,测定样品对MDA的抑制率,并与VitE进行比较,模拟机体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测定样品类SOD活性。结果显示:50%乙醇相姜辣素含量最高,为34.7%;姜油树脂和50%相、75%相、95%相对MD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50%相和75%相效果优于VitE,水相和25%相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达不到半数抑制浓度;在类SOD测定中,50%相和75%相类SOD活性最强,二者无显著差异,其它各部位类SOD活性偏低。因此,姜油树脂和各部位体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以50%相和75%相最为明显,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姜与姜皮中水溶性浸出物、挥发油、6-姜辣素的含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甲法、HPLC法对姜和姜皮中相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地区姜与姜皮中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29.0%~39.7%和21.6%~34.0%;挥发油分别为1.96%~3.03%和1.80%~2.81%;6-姜辣素分别为0.67%~1.53%和0.51%~1.30%。结论:不同地区姜和姜皮中水溶性浸出物、挥发油、6-姜辣素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在姜与姜皮中的含量相差却不大;由此,可以说明吃姜莫去皮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2.
姜辣素抗氧化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姜黄油(主要成分为姜辣素)在油脂中的抗氧特征,通过测定体系的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获得了姜辣素抗氧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同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姜黄油抗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扫描法对其电化学抗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姜酒中姜辣素含量,研究姜辣素含量与姜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姜酒度数增加,姜辣素含量增加,喝后出现反胃现象的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鲜生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姜油树脂超临界萃取工艺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物料颗粒的大小和夹带剂五个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确定姜油树脂的最佳萃取工艺:鲜生姜50℃远红外干燥,粉碎过120 目筛,35MPa,35℃条件下萃取2.5h,质量提取率6.08%,姜辣素提取率2.78%。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出76 种化合物,其中16 种属于姜辣素,相对含量达33.95%,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中富含姜辣素等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姜粉和姜油树脂为对照、姜辣素保存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考察了姜油树脂微胶囊(姜油树脂/β-环糊精包合物)在酸、碱、紫外线、高温、高湿影响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H1和pH11分别处理1d,微胶囊样品中姜辣素保存率分别为94.5%和70.3%。紫外光处理,微胶囊样品中姜辣素降解的速率常数为1.1463,半衰期为44.8d;110℃处理,姜辣素降解速率常数为2.50,半衰期为20.9d;高湿度(相对湿度92.5%)下,姜辣素降解速率常数3.12,半衰期为17.3d。与姜粉和姜油树脂相比,微胶囊对酸、碱、紫外线、高温、高湿等外界因素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姜油树脂组成与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姜油树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萃取物的成分,并按其结构和功能分类;对萃取物的折光率、旋光性、在不同植物油的溶解性能、感官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常规的生姜溶剂萃取物也进行了以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姜油树脂挥发油组分占51.372%,姜辣素类组分占41.936%;而溶剂萃取姜油树脂挥发油组分占11.326%,姜辣速类组分占59.94%;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不仅能萃取生姜中的姜辣素组分,还能更大程度的保留生姜中的挥发油组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姜油树脂在植物油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能很好的保持鲜姜原有的风味,适于进一步加工成食品添加剂,保健品等.  相似文献   

17.
用超临界CO2(SFE-CO2)流体从干姜中萃取(小试、中试)出姜油,对姜油进行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姜油含有49种成分,其中姜的特征成分姜辣素高达22.9%.SFE-CO2法萃取姜油能保持生姜特有的风味和辣味,油质量显著提高,该油是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姜辣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采用大孔树脂对生姜中姜辣素进行纯化的工艺,初步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姜辣素纯化的影响,得出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树脂类型选用AB-8型;树脂用量是40mg姜辣素/g干树脂;洗脱溶剂选用正己烷:乙醇=7:3;洗脱速度为0.4ml/min。纯化后姜油含姜辣素48.3%。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快速、宽线性范围和较低检测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姜及其相关产品中4种主要姜辣素——6-、8-、10-姜酚及6-姜醇含量,用于生姜、干姜、终端产品液态姜汁饮料和固态速溶姜茶,以及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富含姜辣素的姜油树脂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的高6-姜酚含量样品的检测及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生姜中6-、8-、10-姜酚含量分别为1.461、0.325mg/g和0.568mg/g,未检测到6-姜醇;干姜中6-、8-、10-姜酚及6-姜醇的含量分别为8.587、1.612、3.504mg/g和0.662mg/g;3种固态速溶姜茶中的6-、8-、10-姜酚和6-姜醇含量范围在(0.432~0.453)、(0.108~0.122)、(0.185~0.234)mg/g和(0.094~0.109)mg/g,无显著性差异(P0.05);姜汁饮料中只检测到少量6-姜酚,含量为0.004mg/L;姜油树脂中6-、8-、10-姜酚及6-姜醇的含量分别为212.803、50.831、88.004mg/g和11.411mg/g;在进一步分离纯化的高纯度6-姜酚样品中仅检测到6-、8-、10-姜酚,含量分别为891.329、79.145、18.717mg/g。检测结果满意,可实际用于姜及其各类产品中主要姜辣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萃取食用姜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超临界CO2(SFE-CO2)流体从干姜中萃取(小试、中试)出姜油,对姜油进行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姜油含有49种成分,其中姜的特征成分姜辣素高达22.9%。SFE-CO2法萃取姜油能保持生姜特有的风味和辣味,油质量显著提高,该油是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