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比较分析,寻法测定水泥土抗拉强度的简便,适用方法,建立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比较分析,寻求测定水泥土抗拉强度的简便、适用方法,建立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钢纤维水泥土试样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模量随参数不同的变化规律,为钢纤维水泥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动力特性室内试验及复合地基抗震特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在HX-100多功能三轴仪上的动三轴试验及在Drnevich Long-Tor型共振柱仪上的竖向激振试验,研究了水泥土的动本构关系,指出水泥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可以用双曲线模型来描述,并且对水泥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探讨。其次,探讨了水泥土材料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水泥掺合比、围压的相互关系。最后,利用Loma地震记录,结合一维剪切梁模型,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前后场地放大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在沿海软土地基上直接修建公路、铁路会产生路基失稳等问题,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布桩模拟分析,并优化水泥土搅拌桩布桩参数。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现场成桩试验,分析水泥土强度及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出的布桩方案安全可行,节约成本;水泥土中水泥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6%~18%,短期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标准龄期的60%~70%,缩短了工期;施工中成桩工艺采用四搅四喷成桩质量最优;防腐剂对桩体的成桩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通过成桩质量检测,综合判定此工程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效果符合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制定技术标准和工法提供了现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泥土搅拌桩的室内模拟试验,得出了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刚度、持力层刚度、有效桩长之间的关系.本室内静载试验模型虽然不能完全模拟现场水泥土搅拌桩的破坏状态,但从定性上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是可行的.由于本试验模型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能实现多种试验功能,可以予以推广;又由于此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对水泥土搅拌桩的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的渗透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水泥土的应用水平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土的渗透性与水泥掺入比、时间及外掺材料间的关系 .认为满足工程应用的最佳水泥掺入比为 10 % ,外掺材料可有效改善水泥土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南京地区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砂性土两种土质水泥土,研究了水泥掺入比、龄期、含水量、外加剂等因素对水泥土变形模量和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处理软土地基及基坑支护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苏北沿海地区(盐城、连云港)典型软土层中粉喷桩桩身质量的测试方法和结果。用标准贯入试验和现场取芯试验可以有效地检测粉喷桩桩身强度和主要影响;用低应变动测试验可以对粉喷桩实施普查,即对粉喷桩桩身的完整性做出合理的评价。提出了将粉喷桩桩身强度与完整性测试结合起来,从而对粉喷桩桩身质量做出较全面的价,为该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冻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水泥土抑制冻胀的规律,对掺入不同比例水泥的南京地区典型黏土和砂土进行了冻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黏土质水泥土和砂土质水泥土的冻胀率均随水泥含量增大而减小,随含水率增大呈线性增大,随龄期增大呈指数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增大,随荷载增大呈指数规律减小;且冻胀率与水泥掺入比变化规律均存在一个最佳掺入比,最佳掺入比对应土体较小的冻胀率,南京地区的典型黏土和砂土的最佳掺入比分别为10%、5%.综合分析可得:冻结法施工时,在土体中预先注一定量的水泥浆并将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冻结,可减小由于冻胀对工程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性价比内墙苯丙乳胶漆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推广型乳胶漆,以苯丙乳液为基础研制了一种高价比的内墙乳胶漆,介绍了其配方设计,制作工艺及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论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原理和解析计算方法,并引入筋土作用系数的概念进行解析计算.在分析加固软土路基的基本理论和评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将加筋与不加筋等几种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分别对这几种情况进行了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极限状态的对比分析,由经济技术比较的结果确定了最合理的加筋方案;论证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路基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及土工合成材料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短切玄武岩纤维和水泥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黄土中,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主要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对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纤维质量掺入比下,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水泥土抗压强度大体呈上凸型曲线形式,曲线最终趋于无纤维掺入的水泥土强度,说明纤维分布均匀性和纤维分布密度对强度影响较大;同一...  相似文献   

14.
侵蚀性离子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泥土搅拌法的施工工艺及水泥土的应用特点使其经常处于具有侵蚀性离子的环境中.为此,利用试验模拟了侵蚀性离子的存在,对不同离子浓度、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试件在各龄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侵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Cl-对水泥土的侵蚀性均比较明显,其中Cl-的侵蚀性与水泥的掺量有关;而SO42-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水泥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对水泥土在复杂工程环境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峰值后软化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性能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一个峰值后软化的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将水泥土桩、土体、桩顶压载板及桩土接触面简化成有限元集合体;考虑水泥土峰值后软化性能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性能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的荷载-沉降曲线与现场试验测得的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峰值后软化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机制及破坏形式,以及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性能研究中考虑水泥土峰值后软化特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数地下水泥土工程直接与地下腐蚀性介质环境接触,必将导致水泥土材料的逐步劣化甚至失效破坏。以某市区工地附近明渠排放的污水作为侵蚀性介质,制作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试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污水环境和清水环境下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在污水或清水环境下,相同水泥掺量水泥土30 d龄期的抗压强度几乎相等,随着龄期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均逐步增大,但污水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的幅度明显小于清水环境,90 d后清水环境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不再增长,而污水环境的抗压强度开始降低;污水环境和清水环境下的水泥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随龄期、水泥掺量的增加均逐步增大,污水环境下龄期90 d后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软基处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简述了我国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周围土体稳定性问题,自主研制了TJ-TBM2015多功能微型隧道掘进试验平台,通过改变外壳直径以模拟地层损失,采用动力控制系统,微型隧道掘进机可以实现盾构隧道的连续动态机械开挖。基于试验平台进行了地表无超载、地表有局部超载和隧道临近穿越群桩基础3种工况的盾构隧道掘进试验,通过传感器监测不同工况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变形和隧道周围土体的应力变化,研究土体的稳定性特征,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应力重分布主要发生在隧道中心1倍直径范围内;局部超载对土体稳定性影响有限,但超载会造成其所在位置附近地表沉降增大;群桩基础对地层起到了一定的加固和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沉降和位移观测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东港段水田区软土路基施工中,应用沉降和位移观测的实际操作,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推算工后沉降量并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路堤填筑之初,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受填筑速率影响较小,数值趋于均匀;在路基填筑高于4 m后,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受填筑速率影响较明显,在路基填至5.00 m处,由于填筑速率过高,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均超标,若控制填土速率在4.5 cm~7 cm/d之间,各项指标均达标,观测表明沉降变形线近似抛物线状。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the tensile failure of rock bolt in weakly cemented soft rock,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egmented anchoring style in order to weaken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anchoring force associated with the large deformation. Firstly, a segmented mechan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free and anchoring section of rock bolt we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zones. Then,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elastic non-anchoring zone, elastic anchoring zone, elastic sticking zone, softening sticking zone and broken zone were deriv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neural theory and tri-linear strain 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of soft rock.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choring effect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supporting parameter b. With its increase, the peak value of tangential stress gradually moves to the roadway wall, and the radial stre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hich means the decrease of equivalent plastic zone and improvement of confining effect provided by anchorage body. When b increases to 0.72, the equivalent plastic zone disappears, and stresses tend to be the elastic solutions. In addition, the anchoring effect on the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quantified by a normalization factor 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