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骑楼柱廊空间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以北海市珠海路骑楼为例,通过对其定义、空间特征、功能以及设计特色进行分析,说明北海市珠海路骑楼柱廊空间具有其独特鲜明的建筑空间特征,以及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海口2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和空间风致响应.对比发现,不规则形体超高层建筑将会产生更大位移,在琼北地区应尽量避免建造超高层建筑.基于此,归纳总结琼北地区城市规划中的防风策略与手段,提出对防风规划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热带台风高发城市的规划方向有所预测.为琼北地区城市布局与新建筑在形体特征和高度上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域建筑文化应当作为当代建筑创作的源泉,是树立全民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据.金寨县燕子河镇位于皖西大别山地区,本文以该地区传统建筑为载体,从建筑文化视角对其展开分析,凝练文化元素,提取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建筑创作实践研究.笔者通过传统建筑文化与公共建筑设计的耦合,在解读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从传统特色、形式符号、空间功能等层面实现在新建现代建筑中践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以期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推动该地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技术发展,填补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并在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保护策略与实践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原生艺术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轨迹及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探讨北京郊区原生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及特点.利用专业知识,对于该地区的土地使用现状、土地权属、功能分区、交通系统、景观绿化、建筑风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着提高区域影响力和打造原生特色艺术品牌的原则,对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定位.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完成该原生艺术聚落核心区的空间城市设计,确定其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态.以小见大,从具体案例入手,对其现状进行多角度的调研与分析,并最终落点于空间层面,其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都为该类型聚集区定位和空间的更新改造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本质上说,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营造过程,是在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建造活动.空间的功能、结构、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技术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建筑空间发展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科学技术对建筑空间演变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西部乡村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目标与更新策略.在自然、人文、经济技术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乡村建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空间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室内环境舒适度差、地域文化传承度差、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有效性差等突出问题,尝试提出建筑更新策略,并应用于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策略适宜于西部地区乡村建筑的更新过程,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其他地区乡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川中丘陵是我国典型的方山丘陵区,这一地区丘陵广布,溪沟纵横,南部多浅丘,北部多深丘.独特的地理与自然环境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聚落空间格局与民居建筑.四川省遂宁市凤凰咀村,地处广袤的川中丘陵深处.以实地调研及文献查阅为基础,从聚落空间格局和民居建筑两个方面对凤凰咀村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其营建的智慧,发掘其顺应自然、尊重环境的设计建造特色.  相似文献   

8.
从21世纪中国建筑发展来看,各民族文化是我们挖掘与吸收的源泉,羌族建筑与空间设计在民族建筑文化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对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羌族建筑的三种形式;以庄房建筑形式为主,分析它的建筑结构,以及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文化信仰与环境艺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旨在揭示以拉卜楞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经堂建筑空间模式特征,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寺院经堂建筑空间构成进行分类与归纳,以经堂建筑空间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视线"分析方法,提出甘南地区藏传佛教经堂建筑空间营造的核心理念是运用建筑空间尺度的对比突出空间之"门"作为通往"极乐世界"之"法门"的象征意义;以空间之"门"作为设计基点,建立以"门—柱—像"视觉感知系统为核心的视线引导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相似文献   

11.
公共建筑具有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特征,是建筑业重点减排对象。在传统低碳建筑研究的基础上,以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视角,将建筑碳排放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运行以及建筑拆除几个阶段,并对某博物馆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定量分析该建筑各个阶段碳排放特点。结果表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4.61%,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占总量的20.34%,并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碳排放的技术路径与措施,为之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的基本方法、特点、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工程应用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建筑物整体迁移关键性技术的理论分析研究和施工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对我国建筑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转型期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特殊意义。然而,由于方法的不完善和统计数据的缺乏,建筑业生产率的度量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在简要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对我国建筑业作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近期并没有提高,仍处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研究砌体结构多层住宅楼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施工图纸抗震审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抗震设计和图纸抗震审查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层建筑承重结构四个发展里程碑的介绍 ,论述了混凝土与钢两种材料在各个发展时期内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缺陷 .重点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的特点、工程实践及施工经验 .分析比较发现 ,钢材和混凝土两种现代材料的“组合” ,特别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是今后结构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AHP和模糊综合评判在绿色建筑中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绿色建筑,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公正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该评价体系各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实际案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计算得到该案例的总体评价质量为"良好"。通过实例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价绿色建筑的"绿色"程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绿色施工发展的研究,推断出绿色施工的理论基础就是清洁生产。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识别,得出目前建筑行业影响绿色施工清洁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建筑施工中建筑机械发出的噪音和强烈振动、高层建筑的光污染和可能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给出绿色施工的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最后得出实施绿色施工清洁生产的对策:一是采用绿色建材,减少资源消耗;二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三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和工地卫生文明管理;四是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某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着重介绍了在冬季施工中的施工措施、热工计算,以及防冻剂的使用。并细致阐述了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冬季的施工过程、养护过程的认识.从而。合理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ferability of European experiences with desig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Passive-Houses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China and Korea is investigated by the adaptation of the Passive-House principle to typical Korean and Chinese residential building, by the use of locally available building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building practices as well as under consideration of specific and typical ways of living in the two countries and cultures. The starting basis for the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pecific climate conditions,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actice as well as specific comfort criteria. The additional eff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Passive-Houses in Korea and China compared with typical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ison of designs for Passive-Houses and for common buildings, including issues like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demand, heat and cool load as well as the required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cribed modifications of typical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in China and Korea are realizable with locally available materials and feasible effort. They can reduce the energy demand for the service of domestic housing significantly and are in the range of European Passive Houses.  相似文献   

20.
流水时间参数的确定与计算是组织建筑流水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流水时间参数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方法的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与矛盾之处,提出了从概念上更趋合理的流水步距及流水工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