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炳江  张培芳 《酿酒》1997,(6):50-52
浅谈白酒净化技术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孙炳江张培芳董常荣(青岛琅琊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酒净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低度白酒除浊新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成果。所独特的是:它所净化过滤的酒是清亮透明的高度原酒,流出的酒可任意加水降度。它的除浊是在未出现浑浊、...  相似文献   

2.
论米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怡方 《酿酒》1997,(6):1-4
论米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沈怡方(中国白酒专业协会)一、香型确立的回顾与变迁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白酒的评酒工作开始,根据不同香型、不同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组进行尝评,会间还依据生产厂及本地区消费者对产品的习惯评论,经国家评委讨论,统一了...  相似文献   

3.
徐占成 《酿酒科技》2009,(12):96-99,103
要提高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就需要对影响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的生产模式和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技术控制。才能达到现代质量的要求。就酿酒微生物、原料、工艺模式等与浓香型白酒生产质量的控制管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供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4.
郑理 《酿酒科技》1996,(3):92-96
《白酒生产技术》辅导(续)郑理第六章固态法白酒的生产一、固态法白酒生产的特点及分类1.固态法白酒特点:①生产间歇式、开放式是多菌种混合发酵;②低温蒸煮、低温发酵;③配糟调节酒醅淀粉浓度、酸度及残余淀粉再利用;④甑桶蒸馏。2.固态法生产分类:用曲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食用酒精配制液态法白酒的方法,对成品酒产生的白色和黄色沉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酒类专用炭在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酒类专用炭的应用剂量,处理时间进行了试验,以2‰的用量,处理16小时为佳,并得澄清,除苦,去杂味之功能。  相似文献   

8.
白酒生产特别是低度白酒的生产,容易出现口味谈,后味短,水味重等现象。本文介绍了增稠剂中琼脂的有关特性,并通过其在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新型白酒的发展浅议白酒国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大和 《酿酒》1997,(5):3-6
从新型白酒的发展浅议白酒国标李大和(中国轻工总会白酒行业中西部培训基地)新型白酒,又称新工艺白酒、粮香白酒等。这种白酒是采用食用酒精与优质固态发酵基酒(或酒醅)结合,进行串香或固液勾兑,再用多种食用香精和各种调味液按名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进行增香调...  相似文献   

10.
曾凡君  刘大昌 《酿酒》1997,(5):13-15
少投快翻是浓香型白酒生产掉排后转排的有效途径曾凡君刘大昌(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564622)一、前言浓香型白酒的糖化和发酵过程,是按照边糖化边发酵的生醇途径进行的。与其它先糖化后发酵的白酒及酒精的生产工艺相比,其不同之处就在于糖化和发酵的方式不同。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酿酒产业结构调整、装备水平提高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白酒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合专业建设及职业培训实际,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开发、课件制作、教学方法、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为白酒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朱彩琴 《酿酒》1997,(5):40-41
TH-AADY在大麦白酒生产中的应用朱彩琴(江苏省丹阳市华酒集团;邮编212300)以往我厂以大麦为原料生产的白酒都是采用传统小曲法,即以根霉曲药为糖化发酵剂,麦饭搭窝后,酒酿满才加水发酵,不仅劳动强度大,发酵时间长,出酒率也低。1995年我厂生产大...  相似文献   

13.
沈怡方 《酿酒》1997,(6):59-60
传统白酒的蒸馏(四)沈怡方5.固态法与液态法蒸馏的差异液体壶式蒸馏是传统的白兰地、威士忌蒸馏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甑桶固体蒸馏则是传统的白酒蒸馏方法之一。二者都是间歇式简单蒸馏,但效果却完全不同,表现在酒精分的浓缩效率及香气成分的提取率上差异较大。固态...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过滤和吸附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了低度白酒生产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认为过滤与吸附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出的白酒净化设备,可互为补充,发挥各自特长。  相似文献   

15.
刘兴照 《酿酒》1997,(5):21-23
影响新工艺白酒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刘兴照(江苏泗洪双洋酒厂科研所223907)一、前言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固态白酒生产方法,因其粮食消耗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纵观世界各国所产蒸馏酒,无一不是采用液态法,坚守固态法者惟我国独此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人民对酒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统计,在50年代,高度白酒占销售比重的80%,低度白酒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只占20%。近年来,虽然低度酒和高度酒的绝对销售量都有较大的增长,但高度酒在销售量比重中已下降到50~60%,而低度酒在销售量比重中已上升为40~50%。这就可以说明,酒类消费发生变化,已由高度转向低度,由低档转向高档。因此,我国也大力提倡生产优质低度酒,不少酒厂纷纷研究低度白酒的生产和调味技术。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浓香型白酒有两大流派,其一以川酒为典型代表;其二就是北方“老五甑”法生产的白酒。从自然条件、思想意识和工艺操作方面详细地论述了产生了两大流派差异的原因,提出了“老五甑”工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澳洲高粱的市场价格便宜,只有传统高粱的三分之一,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利用澳洲高粱为原料酿造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出酒率高、酒质好、资金压力小的特点。与糯高粱酿造的传统大曲酱香型白酒相比,酒质的厚实感、酱香风格等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沈睿 《酿酒》1990,(1):44-47
一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动态参与白酒发酵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这些微生物处在同一环境中相互发生怍用,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不同种群或多或少、或优或劣, 表现出十分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及生长动态。这些结论都是已经被证实了的。但就具体微生物而言,它的规律究竟是什么,这个实质性问题则是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0.
当前酿酒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参数主要依靠经验传承,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某企业白酒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抽取与一级酒产量相关的生产工艺参数特征,应用LightGBM算法构建针对所抽取特征预测是否产有一级酒的分类模型,再应用分类预测模型获取更多满足正交实验的数据,最后利用正交实验的仿真数据通过极差分析来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以指导生产实践。本文提出的白酒生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总体流程分为,数据采集,预处理,一级酒的分类预测和正交实验4个阶段。经实验对比,本文提出的基于LightGBM模型的一级酒产量分类预测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贝叶斯,随机森林等算法,通过极差分析后优化的白酒生产工艺参数对于酿酒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