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在地下开采过程中需要设置各种类型的巷道,如:集中运输大巷,采区石门,运输上、下山,回风上、下山及平巷,工作面上、下平巷,切眼等;由于巷道受地质环境、布置深度、采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因而对巷道采取及时的维修,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确保维修的及时实施,需要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平巷巷道中,敷设各种管路、电缆、设置风门等,对行车行人都有所不利。巷道年久变形失修、环境极端恶劣和司机违章操作、行人违章行走,从而造成运输事故屡有发生。应用可靠性设计中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导致平巷运输事故的原因,提出平巷运输事故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矿井平巷运输系统的安全性,方法简洁适用。  相似文献   

3.
平巷在回采期间,受工作面超前集中压力影响,区域内的架棚均因不同程度的顶板下沉而遭到破坏,需要维修。采用预应力拉杆代替架棚支护较好地解决了巷道支护问题,且体积小、重量轻,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运输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4.
永煤集团车集煤矿在进行26采区回风下山的设计过程中,从减少煤柱损失及巷道施工工程量的需要,将26采区回风下山上部的26回风大巷的近千米平巷设计在采空区下进行掘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水手段,实现了巷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巷道维护,煤柱损失,采区生产能力,运输和巷道掘进等技术经济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的区段集中平巷的合理布置.由于各方案的区段平巷与回采空间相互位置关系的不同,使回采所引起的矿山压力显现对巷道维护的影响显著不同.文章根据在各矿的观测资料,阐述了各方案的区段集中平巷受采动影响后的维护特征,分析了它们在维护上的差别,并计算了各方案的吨煤巷道维修费用.按照改善巷道维护和降低煤柱损失等观点,提出了确定各方案区段煤柱的形状和尺寸的若干原则,并计算了区段煤柱损失率和分析了煤柱损失的经济价值.此外,还根据煤炭运输、巷道掘进等计算了各方案区段内的吨煤总费用.通过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后认为,在厚煤层内用煤柱维护区段集中平巷的巷道布置,因巷道维护极其困难,煤柱损失很大,不宜采用.区段内无集中平巷、各分层依次采掘的方案,虽存在不少缺陷,但它的区段平巷较易维护,并可显著地降低区段煤柱损失,因此在目前还不具备开掘岩石区段集中平巷的条件下,仍可采用.煤层分层数三个以上时,将区段集中平巷布置在较稳定的底板岩层里,在技术经济上一般均优于上述区段平巷沿厚煤层布置的方案.缓倾斜厚煤层(三个分层)与邻近薄或中厚煤层的间距不超过20~30米时,将区段集中平巷布置在下部较稳定的邻近煤层内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永煤公司新桥煤矿南一采区胶带运输平巷高应力断层破碎区域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确定采用卡缆配合锚索的支护及施工方案对原架棚支护收敛变形破坏严重巷道进行维修,每副卡缆配合2根锚索。实践证明,在架棚巷道维修中采用该方式快速、安全,提高了巷道维修后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台矿Ⅲ313工作面回采巷道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的具体情况,采用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大倾角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变形破坏的规律性和复杂性。结果表明,倾角增大不仅使回采巷道内围岩应力分布表现出与倾斜、缓倾斜煤层不同的特征,而且上下平巷矿压显现也不尽相同,其主要表现为运输平巷的集中应力大于回风平巷,给出了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超前支护的范围和巷道支护的关键位置。  相似文献   

8.
依据济宁三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底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顶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上07工作面先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3种不同的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布置层位与183上07工作面之间的采掘关系方案,得到了不同采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方案二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巷道两帮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与方案一相比基本一致,两帮位移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底板底鼓量显著增大。方案三巷道两帮的垂直应力明显大于方案一,顶板下沉和巷道底鼓量均明显增大,两帮最大变形量与方案一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陈金锋 《陕西煤炭》2012,31(3):110-111
倾斜巷道腰线标定不同于平巷腰线标定,尤其是轨道运输的倾斜巷道腰线,其标定受轨道铺设等因素影响有其特殊性。利用坐标系转换结合全站仪功能总结了一种倾斜巷道腰线标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回采巷道所受的矿山压力越来越大,巷道变形量及变形速度显著增长,开掘的巷道往往通过修护卧底后才能使用。我矿通过22112、22106运输平巷,22105回风平巷、运输平巷,22109抬高回风平巷有意布置在采空区下的大量实践,是减少深部巷道变形量的有效途径,以及论述了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软岩顶板巷道的掘进方法,为深部开采矿井回采巷道的布置及掘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6):58-60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下层煤回采巷道的位置至关重要。针对106煤矿7#煤回采巷道的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得出:当考虑11采区上山与7#煤回采巷道连接时,7#煤层11701工作面回采巷道应采用垂直布置;当考虑6#煤层采动影响时,11701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应采用内错布置,11701的运输平巷由11601运输平巷向内平移15 m,11703的回风平巷由11603回风平巷向内平移25 m。  相似文献   

12.
古布金铁矿采用三种类型的底柱结构:用两条运搬巷道准备底柱,每条运搬巷道有两条平行布置的放矿漏斗天井连通,崩落矿石沿运搬巷道进入沿矿房长边布置的运输平巷内;用两条运搬巷道准备底柱,每条运搬巷道有两条平行布置的放矿漏斗天井连通,运输平巷沿矿房短边布置;用三条运搬巷道准备底柱,每条运搬巷道有两条相对布置的放矿漏斗天井(对75米长的矿房而言)连通,崩落的矿石进入沿矿房长边布置的运输平巷内。  相似文献   

13.
肥城矿业集团陈蛮庄煤矿3800轨道下山是八采区主要开拓运输巷道,巷道围岩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岩层倾角平均23°,受围岩弱面结构、高泥质围岩特性等因素影响,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变形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对3800轨道下山围岩力学性质分析,进一步合理了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1201运输平巷顶板为泥化软岩,易发冒顶事故且掘进速度慢的问题,分析了运输平巷围岩破坏失稳原因,从巷道支护方案和施工工序进行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技术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并实现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5.
深井采准巷道支护技术一直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平煤五矿采区轨道下山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轨道下山巷道变形原因、变形特征和支护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围岩应力高、岩性差、受采动影响,以及锚注支护方式及参数不合理是造成轨道下山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②提出了全断面支护、强化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柔性喷层的支护原则,确定了钢丝绳网混凝土喷层结构、注浆锚杆和注浆参数等钢丝绳网锚注支护有关技术参数。钢丝绳网锚注支护在轨道下山巷道翻修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巷道经历了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后,能够满足生产安全需要,减少了巷道维修次数,现场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李剑  李猛  王志平  王东升  耿佃凯 《煤》2013,22(6):57-59
联合布置采区底板巷道的布置深度一直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点与重点,文章以翟镇煤矿三采区运输下山为研究背景,采用UDEC3.1数值模拟软件对2号煤、4号煤开采时对不同布置深度的运输下山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巷道的安全使用,运输下山与4号煤的间距应大于15 m。在实际应用中对巷道变形进行监测,巷道变形量处于安全范围,巷道可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7.
Gayirhan矿的回采工作面长度为200m,倾角约18°,后退式放顶煤回采工作面沿采区走向布置。回采工作面运输平巷为二次复用巷道,用作下一个回采分层的通风平巷。为避免在采空区发生煤炭自燃的危险和加强运输平巷支架的支撑能力,对巷旁采用贫混凝土风力充填,充填带的宽度为2m。这种巷旁充填带可阻止运输平巷产生大的二次应力和顶底板移近量。 在设计具有足够阻力的巷旁充填带时,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准确地预计出作用在巷旁充填带上的压力,从而正确地确定出充填带的抗压强度及其尺寸。  相似文献   

18.
马长顺 《中州煤炭》2010,(8):49-51,56
千秋矿是一座具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长期受采动影响,井下巷道变形破坏程度较高,其中架空人车下山巷道破坏较重,已影响人员运输。为解决架空人车下山巷道大面积严重失修的状况,从巷道布置与原岩应力方向关系、围岩条件、地质构造影响等方面考虑,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对下山巷道进行加固,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预测巷道围岩稳定性,进一步优化5201运输平巷支护方案,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选择巷道顶板强度,煤层强度,底板强度,岩体完整性指数,巷道埋藏深度,本区段采动影响和相邻区段采动影响7个因素作为围岩分类指标,求解模糊综合判别矩阵,确定围岩指标权重和围岩的隶属程度。结果表明:5201运输平巷对5种类别围岩的隶属程度分别为0.184 6,0.211 7,0.186 6,0.177 6,0.239 4,其中Ⅴ类围岩的隶属程度最大,得出5201运输平巷为Ⅴ类极不稳定围岩;采用优化后的支护方案,经过矿压观测得到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20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203 mm,围岩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董抗抗 《中州煤炭》2019,(3):179-182
埋深890 m的陈四楼煤矿九采区回风下山下平巷穿过陈四楼煤矿向斜轴部,掘进过程中揭露3条落差分别为5,7,7 m的XF2、XF3 及XF5正断层,周边巷道空间关系复杂,采用“锚网喷+锚索”方式支护时巷道变形严重,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为解决巷道失修难题,提出了采用“锚网索+U型钢棚+注浆”的复合支护方案,并对底板采取“锚网带+注浆锚索”加固。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支护效果良好,巷道变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可以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