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失效相关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并研究了系统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系统层运用载荷一强度干涉模型建立了失效相关系统可靠性模型;在分析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强度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运用顺序统计量理论建立了载荷多次作用时等效载荷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建立了强度不退化时载荷多次作用下的系统可靠性模型以及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运用概率微分方程建立了强度退化时的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研究了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k/n系统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系统与零件具有相似的特征;系统的可靠度随时间逐渐降低,k/n系统的可靠度介于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之间;强度不退化时,系统的失效率随时间逐渐减小;强度退化时,系统的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全部特征。  相似文献   

2.
阐述1m铣刨机结构,通过对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和铣刨系统受力分析,结合金属切削原理,建立铣刨机的动力学模型,得出铣刨阻力与铣刨材料和行走速度的关系;通过铣刨系统铣刨阻力转换过来的信号自动改变铣刨机的行走速度,以化解铣刨系统的铣刨过载工况,避免铣刨系统和行走系统过载,保护了铣刨系统和行走系统中的各受力元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内部有测震、前兆、应急等多个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间耦合性较弱,造成设备和人员上的重叠,需要进行集成和联调,在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系统监控和服务器等方面依据各业务系统实际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联调,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集成和联调中的关键技术,优化技术系统,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和统一服务。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了一个机器人的运动仿真系统,详细论述了它的开发过程,这个系统是根据十年前一个同名的系统开发出来的。由于原系统和SG(silicon graphics)工作站兼容,而不和Windows系统兼容。这样就需要用原系统的代码,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和Windows系统兼容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5.
杨若红 《China Equipment》2009,(8X):211-212
针对测控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测控系统主要特点,设计了一个实现测控系统信息安全的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和结构图,并进一步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系统框架结构,提供对测控系统信息安全管理通用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CAD和PDM集成技术的产品快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钢  王廷军 《机械》2011,38(6):54-59,69
为了解决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不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AD系统和PDM系统集成技术的快速设计方法.通过分析CAD系统和PDM系统间需要交换集成的数据及其表现形式,利用VC+ + 6.0开发出CAD系统和PDM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产品设计BOM及其关联的图文档数据在系统间集成传递.在CAD系统和PDM系统集成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采集实车撞击的试验数据,研制了乘用车侧门安全性能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图像系统和控制系统,图像系统采用三维法跟踪采集车身上数十个特征点的变形轨迹,控制系统以光为媒介,达到加载系统和图像系统同步采集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型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应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并结合新型的工质和供油系统。通过运用高压抗磨液压油的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弥补了液压调节系统在整定参数的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精度方面,与普通低压透平油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相比更有优势,能提高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考虑共因失效相关性,在系统层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建立了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在研究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强度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采用泊松随机过程来描述载荷的作用过程,运用概率微分方程和全概率公式建立了强度随时间退化时的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以强度退化服从指数退化规律为例,研究了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k/n系统的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系统的可靠度随时间逐渐降低,k/n系统的可靠度介于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之间;系统的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电喷汽油机冷起动性能的系统进行研究,包括起动系统、点火系统和电喷系统。在实车上对这些系统进行方案对比试验,分析其对电喷汽油机冷起动的具体影响。试验证明,对起动系统、点火系统和电喷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冷起动性能,并得到各个系统的最佳匹配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机器人在栅格环境下的路径规划质量和规划稳定性,提出了启发式信息素交流异构双种群蚁群算法的规划方法.对精英蚂蚁系统和蚁群系统两种算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优势分析;为了实现精英蚂蚁系统和蚁群系统的优势互补,以迭代过程中的路径偏离度为启发信息,使用启发式信息素交流的方式将精英蚂蚁系统和蚁群系统融合为异构双种群蚁群系统,将新算法命名为启发式信息素交流双种群蚁群算法(HEC-TPAC);使用标准TSP测试集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HEC-TPAC算法规划的旅行商路径质量和稳定性优于蚁群系统和精英蚂蚁系统.将HEC-TPAC算法和蚁群系统同时应用于栅格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HEC-TPAC算法规划的路径明显短于蚁群系统,且路径长度方差明显小于蚁群系统,表明HEC-TPAC算法在栅格环境下的路径规划质量和规划稳定性优于蚁群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基于PDM的CAPP系统中系统功能集成和信息集成机制的研究,构建基于PDM的CAPP系统框架,整合PDM与CAPP系统功能,解决系统信息共享和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换热器综合系统的实际需要,以MCGS工控组态软件和通用PC为软、硬件平台开发了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包括上位机和现场仪表两级架构,以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构建数据采集系统,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通信。系统可实现测量参数显示、实时曲线绘制、数据自动分析和界面流程仿真等功能。同时,分析了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组态实现过程,并介绍了系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功能和技术特点,针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将过程控制系统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时数据平台,在业务管理和实时生产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为生产执行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系统、安全环保系统和调度安全指挥系统等应用系统提供生产过程数据、能源及物料计量数据、安全环保管理相关数据等的实时和历史数据,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计算和分析开沟铺管机行走系统,推导出液压行走系统扭矩-速度-液压系统效率曲线图和关键点。依照开沟铺管机的作业工况,设计了液压行走系统电控方案。探讨发动机与液压行走系统的功率匹配方案。根据开沟系统功率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开沟功率的因素。结合液压驱动和开沟系统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曲线图,在进一步探讨驱动和开沟系统的功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得出功率分配方案框图,为链式开沟铺管机的设计使用和动力系统匹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产业链环境下产品应用服务系统的柔性和自适应性,实现业务流程与服务系统的同步演化,提出了一种推进式的系统构建方法。首先建立面向产品应用服务系统的四层模型驱动架构,然后赋予驱动模型和产业链业务流程生命体特性,采用闭环负反馈控制方法推进系统构建活动和系统运行活动的互动循环和迭代跃升,实现推进式构建的过程优化,并通过对产品应用服务系统多构件进行自适应组合,得到稳定的服务系统。最后,给出该方法在产品应用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典型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嵌入式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在新型农业灌溉技术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该系统包括监控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作业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既可以根据需求人为设置时间和灌溉量增加系统灵活性又可以实现系统冗余配置。该系统将灌水、施肥和喷药集中到一个作业系统上,通过监控系统实现精准控制,并可以通过云端将数据传输到远端,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减小了水土深层流失,提高了灌溉施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飞机大部段装配质量和效率,设计一套飞机大部段数字化调姿对接系统。系统以SIMOTION D435为核心控制器,配有应力监测系统和空间测量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这套系统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蒋华  张跃鑫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4):105-106,119
为了更好地保障空调系统连续可靠运行,并且易于维护和操作,设计了一套以PLC控制系统为基础的空调自控系统。从背景和需求方面简述了空调自控系统,阐述了硬件组成及网络结构,具体介绍了系统控制采用的自控原理和系统最终实现的主要功能。该系统能连续监控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记录和分析各项工艺需求参数,有助于工程人员及时处理空调机组故障,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流自动化系统发展及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物流系统已由原有独立控制设备逐渐转变成相互关联的系统,系统间出现了承上启下的信息流需要传递和跟踪。实时以太网PROFINET的出现,为物流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PROFINET不仅提供了现场总线的实时性控制要求,而且多元化的网络架构和传输介质,为各种现场环境提供全面的系统架构,使得系统的扩展和维护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