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材料产业》2005,(1):37-38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12月16日宣布成立。这是为了有效整合北京市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资源和优势,由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共同联合,为促进北京新材料行业发展而组建的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同时,也是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试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2007,(5):72-72
2007年3月29日,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第三次理事会在北京海博大酒店召开。来自联盟各理事单位、新人盟单位和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的代表共30多人参会。会议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宏生主持,北京市科委条财处孙小梅处长应邀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2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协会承办的“2006北京材料分析测试发展论坛”是材料分析检测行业一场难得的盛会。来自英国、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国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深圳、重庆等地的权威测试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纷纷亮相论坛,他们就“我国材料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思及今后发展,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国外商业化检验认证服务机构的成功经营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方位思考新形势下检测行业的发展之道。《新材料产业》在这里撷取部分专家言论中的精彩片断贡献给读者,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思维火花绽放的光芒。[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北京拥有全国2/5的材料检测设备,在北京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能够提供材料测试服务的机构有百余家,但由于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这些检测资源大都散落在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备利用率偏低。 如何让沉寂在象牙塔中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转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功能?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创新试点——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通过机制创新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今“北科大”模式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科技资源社会化服务的经典范例,吸引了各大媒体和业内外人士的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认证技术》2015,(1):34-35
2014年,随着检测认证市场的逐步开放,行业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随之而来的展会活动也越来越多。为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服务读者,本刊多次作为支持媒体,通过杂志、微信、官网等平台参与报道展会活动。2014年北京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主办方: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2014年12月26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承办的"2014年北京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材料测试服务平台”将于2004年6月挂牌成立。平台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北京理化测试中心、北京科技人学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7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以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等国家级分析测试机构为发起单位的“北京材料测试服务中心”即将成立。结合国家科技条件的建设,北京在科技条件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各种仪器设备的购置,各种高新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使得北京具有非常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由于科技体制、信息、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使得丰富的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大量检测资源都散落在各科研部门,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检测服务,科研及产品创新率受到一…  相似文献   

8.
在“2006北京材料分析测试发展论坛”上,论坛主办方邀请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代表前来参会,以调查企业对检测行业的实际需求。《新材料产业》记在与企业代表交流得知:国内不少企业既不太清楚所在行业检测服务机构的信息,也没有稳定的检测渠道,对于不同检测机构提供的业务内容也不甚知晓。鉴于此,本期杂志对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两大行业知名检测机构进行了采访,拟向相关企业提供所在行业中的检测机构与业务信息,便于企业寻找对口的检测机构与技术服务的窗口。[编按]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27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京科新材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2016北京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政府主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材料实验室、投资机构、媒体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为推动材料测试服务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为方向,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检测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10.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构成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材料测试服务。同时,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也对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当前,材料的测试已日益深入到新材料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并进  相似文献   

11.
新材料产业是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称誉的湖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突破千亿元,2009年达到1826亿元,2011年达到3400亿元。湖南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分析测试服务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对材料分析测试服务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检测分析是新技术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环节,但由于检测分析设备投入大,诸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完善的测试分析手段和能力,这对企业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极大地制约了湖南新材料产业的整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木易 《新材料产业》2007,(12):66-68
11月7日,阳光明媚,这在初冬的重庆是很难得的,这一天,在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副主任万荣的带队下,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刘元新主任、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张增寿副院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试研究所李华昌主任、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张昆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陆钢总经理,以及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石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专家代表一行飞抵重庆后来不及休息,便匆匆来到重庆科技检测中心。这是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出访的第一站。在重庆“检测超市”新模式引发各地政府关注之际,联盟希望这次出访能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依托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我国有色金属与电子材料分析检测行业中的一支劲旅。记采访期间,与孙所长的交流多次被前来咨询业务的电话打断。据孙所长介绍,新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表现非常活跃,但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及材料分析评价等问题,作为行业综合检测机构的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也面临着提升为企业解决材料测试、结果分析、实验室建设等问题能力的挑战。近几年中心服务企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原来服务的客户以科研单位为主,现在随着检测分析服务的深入拓展,80%的客户是企业。孙所长表示,检测分析服务对行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了。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产业》2009,(6):81-81
为落实北京市政府《关于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进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进程,增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按照北京市科委工作部署,北京市科委新材料处与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重点针对北京地区新材料领域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并于近期举办了新材料领域高成长企业高新认定专题辅导培训会。新材料领域高成长企业以及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成员单位等40余家企业参加了辅导培训会,并进行了现场咨询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会议消息     
20 0 0年国际新材料研讨会会议地点 :北京展会时间 :2 0 0 0年 10月 11~ 13日会议主题超导材料 ;形状记忆及超弹性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薄膜材料 ;新型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 ;含能材料 ;催化材料 ;高聚物基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快速凝固与非晶材料 ;人工晶体与电子材料 ;新型高温结构材料 ;材料制备与加工新技术 ;钢铁及有色冶金新工程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科学前沿与基础理论研究 ;环境材料 ;纳米材料 ;新型磁性材料 ;超硬材料。联系地址 :北京西直门外文兴街 1号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金属材料研究所转“国际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检验检测服务”等8个高技术服务业的大背景下,2011年12月29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的“2011年北京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北京京仪大酒店应势召开。  相似文献   

17.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一东标橡塑材料与制品检测中心、东标橡塑技术应用与开发中心、东标检测中心位于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示范园区、中国“橡胶谷”——青岛科大都市科技园,以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依托,整合橡塑材料及制品的分析测试开发资源,面向社会专业从事橡塑材料与制品检验测试、成分分析、新材料孵化、技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机电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和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合办的《金属热处理》杂志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努力面向市场,服务行业,依法办刊,规范编辑,创造精品,及时大量报道了材料热处理行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跟踪国际热处理行业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3月18-19日,“第一届全国纳米测量技术会议”在北京北科大厦举行。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吴全德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姚骏恩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女士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英国物理学会纳米物理专业委员会会员郭全民先生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大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王顺昌教授、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曹凤国教授等…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杂志是国内惟一面向材料领域企业家的产经类杂志,很有特色,近年来越办越好,发行量不断扩大。2006年其主办单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荣获科技部、财政部颁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支持,据悉这本杂志的成绩是竞争获胜的重要因素。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祝贺他们的进步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