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润扬长江大桥南北锚碇锚固体系采用预应力技术,为保证斜向预应力孔道的灌浆质量及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施工前进行了科学的灌浆配合比试验及孔道仿真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针对我国目前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耐久性好、更加安全可靠的,具有“可检测”、“可更换”特点的新型油脂防腐预应力锚固系统。该系统经过了动静载及变形试验,安装、换油、换预应力钢束施工工艺试验,研究成果应用于悬索桥锚碇工程。  相似文献   

3.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系统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根据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系统数值模拟结果,通过现场原位相似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研究了锚碇系统的力学行为特征、变形机制及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在主缆张拉和运营阶段,围岩对锚碇的夹持作用是以锚碇前底板为支点来抵抗锚碇体后部向上转动和向前滑移。岩锚初始预应力、自由段长度、外部荷载量值控制着锚索及锚碇在锚碇系统中参与的荷载贡献值和作用时机。锚碇体倾角、长度、放大角、接触界面粗糙度及结合程度影响锚碇位移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真空辅助灌浆技术在柳州红光桥锚碇预应力施工中的具体应用,通过T程实践,总结出几点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
锚碇隧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悬索桥使用安全与寿命,如何保证锚碇隧道的施工质量并加快施工进度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难题.论文以大渡河悬索桥锚碇隧道施工为背景,分析锚碇隧道爆破施工的难点,根据施工技术要求确定爆破方案,并在锚碇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中隔岩墙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掘进爆破施工时锚洞的稳定性,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锚碇锚固系统是大型悬索桥主缆的承力构件,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工程。悬索桥隧道锚中多采用弯束状的预应力钢束,与顺直管道的预应力钢束相比,锚固系统在设计上、生产上、施工上增加很大困难。本文介绍弯束可换式锚碇锚固系统在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上的应用情况,借此总结经验,为以后相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厦门海沧大桥的工程概况及桥型方案,着重介绍其预应力锚碇体系的设计要点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某公路大桥锚碇锚固系统预应力钢管精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刘德朋  陈浩 《施工技术》2005,34(7):57-58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锚固系统预应力钢管定位,采用了门式桁架初步固定预应力钢管、安装过程中用全站仪测量,并通过微调装置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厦门海沧大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的设计条件、系统的特点,以及锚固系统的生产加工要求、施工要求、防腐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程戈 《山西建筑》2010,36(33):336-337
结合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扣锚索系统中锚碇的设计与施工,详细介绍了锚碇的设计思路、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锚碇的施工工艺,指出该桥锚碇的设计轻盈,安全,避免了大体积圬工材料的浪费和施工难以控制的缺点,对同类型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新辉 《福建建筑》2013,(5):74-75,81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在边坡治理中推广的新型结构措施。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的设计、试验、施工要点,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城际铁路、地下铁路以及很多基础建设项目增加很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量持续快速增长。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的生产供应随之大大增加,其中用量最大的当属预应力钢绞线及夹片式锚具,2009年和2010年,中国每年都生产了1.5亿孔夹片式锚具,远超欧美各国。但是,仍存在一些应解决的问题,如:预应力钢绞线的易用性应予提高,锚具配套件(锚垫板、螺旋筋等)的尺寸应回归到科学的水平,对锚具效率系数的全面观问题,而确保结构物中预应力筋锚固区的安全则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现状已要求将荷载传递试验列入国家产品标准之中,在此预应力工程大发展时期,中国土木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始终密切关注着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在工程实践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预应力技术专业人员越来越重视预应力锚固区的安全问题。铁路、公路桥梁及特种结构的设计、施工单位及锚具主要生产企业,都把锚垫板、螺旋筋的承载能力放在首位。锚固区承载力的鉴定试验方法和标准,国外几十年前就已制订发布,我国也已开始探讨,预计不久将普遍开展。本文搜集了英国、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技术认证组织、美国国家公路和运输协会、美国后张学会等组织的七份标准,将其中有关预应力锚固区的荷载传递试验介绍给读者。主要内容有:试件的设计规定、试验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试件的加荷程序、试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希望能为同业人员开展此类工作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良生 《福建建筑》2012,(3):98-100
本文阐述了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操作步骤及要点,施工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措施及施工安全要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预应力工程进入国际市场日渐增多,国际预应力行业对结构上预应力锚固区承载性能都有标准要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恰是一个弱项。铸造型锚垫板和螺旋筋是夹片式锚具的组成部分,国际预应力协会(FIP)、欧洲标准(EN)及技术认证组织(EOTA)、美国国家公路和运输协会(AASHTO)及后张学会(PTI)都要求结合锚具在结构物上的排布进行试验认证,经认可的产品才允许在工程上实用。我国即将修订的锚具标准,也会有与之相当的规定。我国预应力锚具生产行业、结构设计单位和工程业主等部门很快就将面临此项复杂而又严格的陌生试验。本文作为锚固区安全探讨之六,将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为主三年来摸索的试验方法,向同行人员作一个初步介绍,以响应我国新锚具标准的实施和开展此项试验认可工作。技术上不成熟之处在所难免,抛砖引玉,愿与同行专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核电厂安全壳大吨位预应力锚固系统是核电站安全壳施工中重要的、复杂的部分,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通过钢绞线—锚具组装件的静载试验来衡量。根据核电设计单位要求,核安全壳预应力锚具静载试验时应模拟实际工况,在端部增加砼锚固块,这与常规锚具静载试验相比,纲绞线在砼锚固块处产生弯折,这大大增加了试验的难度。本文介绍模拟实际工况下核安全壳预应力锚具的静载试验,试验的成功促使了国产核电预应力锚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两年每年都生产1.5亿孔夹片式锚具,每年所用铸造型锚垫板约2000万块。据知,如此大量的锚垫板,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良好的安全计算和荷载传递试验的认可,使已建和在建工程中预应力筋锚固区的安全程度悬疑不定。工程的业主,结构设计人员、锚具生产企业及行业主管,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并容忍其年复一年地延续下去。国内外各相关标准及结构设计单位都没有要求锚具生产单位提供锚垫板的设计计算资料,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这些资料。锚具生产厂的锚垫板和螺旋筋设计图据何而出?工程上已使用的锚垫板绝大部分并没有压坏,但是锚固区的混凝土有没有出现裂缝,它们的安全度是否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仍然应该给予关注,存在问题应该设法解决,本文就是为此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筋锚固区的承载能力如何确定,是中外业界长久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外的技术标准要求采用对试件加压力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中国的惯例是混凝土结构以内的埋入件及抗裂钢筋由结构设计者负责设计,结构以外的锚具由锚具制造者负责达到标准。但整套的夹片式锚具却包含了结构体外的锚具和用于结构体内的配套零件,形成了分管不清的局面。从2010年10月起,中国的行业标准JGJ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首先提出在进场验收锚具时,如果锚垫板是铸造型的,锚具生产厂应进行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结构设计方认为锚固区传力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能进行这项试验,该标准与美国后张预应力学会(PTI)的验收标准基本一致。2011年3月中国交通部发布了《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10)行业标准,要求锚下垫板的构造尺寸应能将预应力可靠地从锚具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中。该标准的规定与FIP1993关于荷载传递试验要求基本相同。但是中国的业界对"荷载传递试验"比较陌生,不太了解如何进行这项试验。今后的国内外工程(如高铁、高速),特别是国外用户可能要求锚具生产厂提供此项试验证明,锚具生产方和结构设计方都需要直面应对。本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汇总了国内外的试验概念、试件制作、试验方法和要求,给业内人员提供一个概括的资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核电发展已有二十多年,在2008年之前,我国核电安全壳预应力施工全部采用国外预应力锚固系统。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开发了二代改进型核电用预应力锚固系统以及第三代核电用预应力锚固系统,同时开发了配套施工设备,实现了我国核电预应力锚固系统国产化。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国产化的核电预应力锚固系统以及在核电预应力现场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潘恩庭 《福建建筑》2011,(4):111-114
预应力锚索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边坡加固工程的效果;分析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及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工艺的技术要点,把握锚索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锚固目的,达到一次根治,消除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