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续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肇元 《建筑技术》1997,28(10):723-725
(上接第9期第643页)3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高强混凝土的低水灰比与致密的微观结构带来了很高的强度与抗渗性,同时也导致了脆性增加、防火性能下降、长期强度增长很少及自收缩等问题。混凝土强度愈高,脆性愈显著。保证高强混凝土受压(压弯)构件的延性是设计应用高强混凝土结构首要考虑的问题,通常采用密排的封闭箍筋对构件受力最大的区段进行约束,要采用强度较高的Ⅲ级或Ⅱ级钢筋作为箍筋以增强约束作用。C80以上混凝土由于脆性很大,用于钢筋混凝土抗震柱时必须慎重,宜用型钢或钢纤维局部加强节点区。值得注…  相似文献   

2.
高层大开间框架梁柱节点处因受力复杂,按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级以上。在此,阐述了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应同时浇捣,混凝土强度高低等级之间收缩控制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及应用朱清江(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1.概述高强混凝土目前一般是指强度等级在C60及以上的混凝土,由于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变形小、耐久性好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现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高层建筑。机场跑道及设施工程、港口...  相似文献   

4.
新型快硬磷酸盐修补材料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磷酸盐水泥基材料(MPB)的硬化性能,、包括强度、热膨胀系数、收缩、耐磨性、护筋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PB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1)强度高,发展快;(2)收缩率非常小(体积稳定性好);(3)与混凝土之间的性能匹配好,粘结强度高;(4)耐磨性高;(5)抗钢筋锈蚀性能力强。然而,MPB材料长期浸泡在水中强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倒缩。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外实验,对不同气温条件下掺NA-F2(B)的高强混凝土可施工性和力学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说明,新型高效泵送剂NA-F2(B)适用于5~32℃条件下高扬程高强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坍落度损失小(1h≤5%),强度保证率高。在江阴长江大桥南塔高强予应力混凝土以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成功应用,表明掺高效泵送剂NA-F2(B)高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增强效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对减少大体积早期温度应力,提高自身抗裂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着重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在高强混凝土质量检验和验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匀质性指标(变异系数)分析,提出了高强混凝土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很好地解决了规范中对平均强度要求过高或过低,而最小强度要求又偏低的突出矛盾。既简化了验收标准,又实现了验收标准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同步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国内外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写SCC)研究主要集中在C40以上的混凝土,对于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较少。和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容易得到保证,而抗离析性和保水性很难满足要求.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配制出了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的低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并对影响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与超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冯乃谦 《混凝土》1998,(2):6-10
1.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以高耐久性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高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低于0.38,这样从理论上可以阐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仅存在水泥凝胶、凝胶水和大约8%左右的孔限;而无毛细水‘”。混凝土具有高的抗渗性与耐久性。根据上述理论,许多国家开发和应用了低水灰比的高强度混凝土。1979年,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成立了高强混凝土委员会,有系统地研究与推广高强混凝土(HSC);并于1982年将100MPa的HSC用于美国芝加哥贸易大厦。1989年,在芝加哥商业大厦6层以下的柱子,使用了强度为96MPa的…  相似文献   

9.
高层大开间框架梁柱节点处因受力复杂,按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同层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级以上。为此,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应同时浇捣。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96-535-02-01)混凝土抗冻性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通过控制水灰比、含气量、气泡参数等指标,开发了F300的高抗冻混凝土和F600的超抗冻混凝土,掺粉煤灰的高抗冻混凝土已成功地应用于三峡大坝工程,并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进行了C100、C80、C60和C60引气高强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C100和C80高强混凝土具有极高的抗冻性,而C60混凝土不能满足高抗冻混凝土的要求,C60引气和C80混凝土的抗冻标号可达F1000以上,而C100混凝土冻融循环2160次才达到破坏(断裂),研究了高强混凝土冻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台湾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锋  冯乃谦 《混凝土》1997,(6):14-17
本文系根据台弯科技大学张大鹏教授于1997年7月在北京的讲学整理而成的。可供我国混凝土技术界及有关高性能混凝土工作者参考。一、概述高强混凝土(HSC),根据美国混凝土协会ACI363委员会的定义:高强混凝土为单轴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4lMPa的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除具有高抗压强度外,还要考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工作性、高弹性系数、高体积稳定性、良好耐久性、高水密性与致密性,以及低的徐变与收缩等性能。高强混凝土仅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一项提出需求;经常造成HSC强度高,但坍落度低,工作度不佳等现象,甚至耐久性方面还出现问…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混凝土强度增长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不同强度等级水泥、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品种外加剂的混凝土试配试验,测定混凝土强度随龄期的发展变化,给出了高强度混凝土(C60以上)强度随龄期变化的曲线,供监理、施工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流态超高强混凝土研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研究用常规的原料及通用的制备工艺,在国内研究成功了塌落度达240毫米以上时,28天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的高注态超高强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文章还同时用塌落度和28天强度两个指标对混凝土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4.
日本高强混凝土技术开发近况秦抱石编译(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信息编辑室)高强和超高强混凝土是为满足结构物的大跨、高层、超高层的技术要求而开发的一种高新材料和新技术。目前,混凝土强度为30—70MPa,国外一些国家仍称普通混凝土,70MPa以上才称为高强...  相似文献   

15.
李冬冬 《江西建材》2023,(12):104-106
文中研究了不同掺量(0、3%、6%、9%、12%)铣削波浪形钢纤维、熔抽端钩型钢纤维对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后,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过高的钢纤维掺量将导致其结构性能降低;制备的钢纤维轻集料混凝土抗折强度在8.0 MPa以上,28 d抗压强度在50 MPa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主体施工要求(1)卫生间楼面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坍落度,严禁在使用过程中加水。(2)楼面现浇板模板支设时,支撑体系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模板标高、平整度满足要求。(3)楼面混凝土振捣密实,严禁漏振。完成浇筑后应及时养护。(4)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严禁上人或堆积物料;未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严禁拆除模板。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用CS-1型复合掺合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桂忠 《建筑施工》2005,27(11):61-63
混凝土配比中,采用工业废料高钙粉煤灰替代水泥用量,由于其不特定性而掺量受到限制(一般小于20%),为了充分利用高钙粉煤灰的潜在活性,提高掺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或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减少混凝土裂缝,采用高钙粉煤灰中掺加辅助添加剂的CS-1复合掺合料,通过不同掺合量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CS-1复合掺合料替代水泥可提高到30%~40%其混凝土强度(尤其是后期强度)、膨胀收缩情况、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指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水泥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组分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生产的工艺条件(搅拌方式、运输方法、成型方法、使用性能、养护技术等)、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强度、变形、抗冻性、抗渗性、抗碳化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而水泥性能与水泥细度关系密切,粒度的大小影响水泥的水化、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水泥的堆积密度、水泥的强度,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凝结硬化过程、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混凝土(Concrete)虽然有高抗压强度优点,也有无法克服的弱点。如构件的自重大、易干缩开裂、抵抗反复荷载的性能差、抗拉强度低(一般仅为抗压强度的7%~14%)、易产生裂纹、抗冲击碎裂性差等,限制了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这些弱点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显  相似文献   

20.
张新庆 《建造师》2008,(7):46-46
了解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对建筑物抗震极为重要。如高强度混凝土(C60以上)的极限压应变都比一般混凝土(C60及其以下)要小一些,而且强度越高,小的越多;另外,强度越高,混凝土破坏时脆性特征越明显,这些对于抗震来说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