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黄土巨厚,干燥疏松,厚度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且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加之地形复杂,黄土塬区一直被视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即采用二维测线三维观测方法采集,利用相邻道面元叠加处理,增加了优选炮点的条件,保证了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有效地压制了干扰,剖面质量大幅度提高。该项技术已可在黄土复杂区做正规测网,与黄土塬区高分辨率沟中弯线、黄土塬山地网状三维共同组成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系列,服务于黄土塬不同的勘探目标。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方法,是压制干扰,提高剖面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可在地表复杂区、低信噪比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巨厚黄土覆盖地区的油气勘探历来因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而受到制约,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其中以塔里木盆地西南黄土覆盖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受巨厚黄土覆盖及复杂地腹构造的双重影响,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单炮资料信噪比极低,地震剖面成像差,难以满足构造解释、乃至储层预测的需要.文章以塔西南巨厚黄土覆盖区的宽线观测、大基距组合接收、组合激发及配套采集技术的攻关研究为例,通过表层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参数、覆盖次数对比试验、分析等,提出了合理的采集技术方案及配套措施,获得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满足了地质解释需要,同时总结、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巨厚黄土覆盖区山地地震采集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信噪比地区,其地震资料虽经过多轮勘探但地震剖面品质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其中的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干扰波十分发育,造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达不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信噪比的要求.为了获得这些地区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系统研究了宽线及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接收线距、接收线数及组合接收面积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疆库车凹陷和阿木特地区,分析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表明: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是抑制地震资料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该技术可在其他低信噪比和干扰波发育的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土塬地区宽线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C地区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地表被巨厚黄土覆盖且高程变化剧烈。地下为大倾角逆掩推覆构造,由此导致地震记录信噪比低和近地表静校正问题严重。针对低信噪比资料及宽线采集施工给资料处理带来的难度,提出运用时频域大地吸收衰减补偿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建立一套适合黄土塬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流程,并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和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为昆仑山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地表黄土巨厚(大多为几十米至500m,局部超过600m),地形起伏剧烈,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油气地震勘探难度大。本文介绍了在该区开展地震采集技术试验的内容及成果:①应用高覆盖长排列宽线观测技术,增加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提高剖面质量;②应用大基距多井小药量优选速度层组合激发技术,增加地震波下传能量;③应用多检波器大组距组合接收技术,压制侧面干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总之,应用该套技术可显著改善地震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为黄土塬区,地表沟壑纵横,黄土巨厚,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只能用于构造解释。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需要对目标层位的岩性及含流体性做出准确预测,已有的地震勘探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非纵地震勘探由此而生。非纵地震通过合适的非纵距,避开井口及地表层间产生的强次生干扰,能得到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如何解决黄土塬区基础静校正和叠前去噪是该区资料处理的难点,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运用非纵连片拟三维全息静校正技术和分频的区域振幅统计自适应异常振幅压制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黄土塬区某工区非纵测线的静校正及多种类型异常振幅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在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地区,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带非均质性强、沟中弯线受地形条件限制,测线成网困难、直测线采集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较低,不能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在经过理论论证和生产试验后,逐步发展了一套针对黄土塬地区的非纵地震勘探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三维和宽线地震面元叠加压噪原理及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噪音特性,采用非纵观测系统,试验合理的非纵距来克服常规宽线叠加道集方位角窄的缺陷,以多束炮线、检波线激发接收,避开黄土塬近炮点的强干扰,达到合理的压制噪音,提高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的目的,在室内处理中,经过静校正、去噪等一系列技术开展了高保真的处理方法攻关,所得剖面信噪比适中,反射内幕清晰,能够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下扬子地区广泛分布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但该区构造复杂,地层褶皱发育,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造成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大。基于对工区现有资料的分析,通过正演模拟对采集参数进行精细论证,设计出宽线(3线2炮,60m炮距)大组合(Crossline方向)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所采集资料信噪比大幅提高,有效反射的波组特征明显,构造清晰,剖面品质提高。模型正演和实际应用都证明该方法是下扬子构造变形区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改善成像效果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土塬独特的黄土地貌 ,使地震波在激发和传播过程中产生多种强烈的规则干扰和随机干扰 ,地震记录表现为低频和低信噪比特征。本文提出黄土塬多线地震采集方法 ,从增加覆盖次数、增加炮点选择的范围、确保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面元叠加入手 ,利用多线邻道叠加来压制干扰 ,从而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沙丘厚度直接影响干扰波的发育程度,是导致大沙漠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从减少和压制沙丘引起的干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DEM数据与表层数据库结合进行选线、联合应用宽线与检波器大组合、基于沙丘性质逐点设计检波器组合高差、兼顾地表虚反射影响设计检波器埋深等旨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采集方法。这些方法在塔东及古城地区应用后,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在库车坳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地震资料受到复杂地表结构和地腹地质条件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信噪比低、剖面品质不高的问题,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在库车坳陷DK二维地震攻关测线施工中,以宽线观测系统、大基距组合接收(巨厚黄土堆积带采用9串检波器面积组合接收,老岩层出露的复杂山体区采用3串检波器"三"字形组合接收)为核心采集技术,开展详细表层调查,利用地震工程遥感技术选择合理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同时增加目的层的覆盖次数,强化激发和接收条件,从而提高了单炮记录的信噪比,改善了地震剖面的品质,为库车坳陷构造形态的重新认识提供了良好的地震资料。攻关试验的成功表明,该套技术方法在其他类似地区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32—6构造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取决于野外采集,现场处理,勘探工区的地质条件等诸多。本文从资料品质分析入手,对不同海域地层高频衰减进行了对比,发现秦皇同地区河流相地层比南海LD地区海相地层反能量弱4-6dB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盒子波技术在下扬子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勘探中地震资料信噪比非常低的特点,为此开展中古生界地震勘探盒子波攻关试验。首先对该区干扰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盒子波技术分别从切比索夫加权组合、时频谱分析等方面进行信噪比的定量分析和噪声识别,以得到优化的野外组合方法,来压制干扰并确定出合适的野外采集方案。通过新、老资料采集、处理对比分析,盒子波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是压制各种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阿北、顺北地区位于塔北坳陷区的西部,地表、地下结构复杂,是塔里木盆地典型的低信噪比地区。该区以往的地震剖面品质差,主要目的层埋藏深且岩性致密,各层之间速度接近,层间反射系数小,资料中深层信噪比低。为了清晰成像中深层内幕,对采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已知资料建立地质模型,从地震采集设计入手,采用MOFLS模型正演的方法分析以往地震勘探存在问题,然后确定观测系统,以经济可行的方法确定获取更多地下目的层有效反射波资料的最佳排列长度,同时运用野外采集“现场质量监控一体化”技术。新采集的资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采集攻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中,检波器的各种组合通常作为压制规则干扰、突出有效信号的重要手段,但野外检波器组合在压制干扰波的同时也压制了有效信号。采用数字单点检波器很容易在室内实现接收道组合,且效果优于野外组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川西高密度试验线,利用单点多分量数字检波器、5m道距5m线距接收的地震资料z分量进行了室内不同方式的组合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组合方式,在基本不影响资料分辨率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数字检波器接收信噪比,达到甚至超过常规模拟检波器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高强噪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济源凹陷是华北地区最早发现油气显示的老区。由于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噪声类型多、强度大,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严重阻碍了该区的油气勘探。为此,在该区系统地进行了地震方法研究。首先进行了精细的表层研究工作和系统的野外参数试验,并利用大量的频谱分析资料和野外工作参数设计专家系统,正确地选择地震采集参数。然后由野外试验最后确定了以强化组合法和“两高、两大” (即大井深、大组合基距,高叠加次数、高低截滤波)为特征的野外工作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质量。在资料处理中,要认真作好静校正,求准叠加速度,合理利用叠前二维滤波,才能有效地消除地震噪声。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获得了能用于构造解释和地震地层学解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野外检波器组合可以对线性干扰波进行压制。塔河地区地震采集资料面波和线性干扰发育, 能量强, 严重降低了近-中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干扰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然后依据检波器组合的压制效应, 建立了本区的组合压制特性图谱, 指出沿图谱对角线方向组合的压制效果最优。并且从理论上对三种不同检波器组合方法的压制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得出“品字形”组合方式在该区有较好的压制效果, 并通过野外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表地下地震条件极为复杂,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该区地表岩性多为石灰岩、岩溶,裂缝发育、激发和接收条件复杂,导致不同地形地表条件下单炮品质差异大、整体资料信噪比低的难题,常规地震采集方法难以奏效。对该地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攻关,对比和分析了各种观测系统的优势和缺点,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采用"宽线+弯线+高覆盖+长排列"观测系统,并在对观测系统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数据对测线进行优化,这样既提高了单炮激发和接收效果,使整体地震资料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地采集施工难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达到了在该地区进行观测系统优化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