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化学镀Ni-P工艺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化学镀Ni-P镀层时的施镀温度,pH等工艺参数对Ni-P合金镀层结构状态,P含量和耐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指出优选和控制工艺参数是保证镀层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的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确定的化学镀Ni-Sn-P镀液组成的条件下,研究了工艺参数(镀液温度和PH)对沉积速度和镀层中含锡量及含磷量的影响,并对该合金镀层的结构,孔隙率及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非晶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孔隙率和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的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确定的化学镀Ni-Sn-P镀液组成的条件下,研究了工艺参数(镀液温度和pH)对沉积速度和镀层中含锡量及含磷量的影响,并对该合金镀层的结构、孔隙率及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非晶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孔隙率和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镀Ni-P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综述了稀土元素在电镀Ni-P合金,电刷镀Ni-P合金,化学镀Ni-P合金及Ni-P合金复合镀层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并介绍了稀土元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化学沉积Ni-P及Ni-Cu-P合金镀层晶化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DSC和XRD对化学沉积Ni-P及Ni-Cu-P合金镀层的晶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磷Ni-P镀层直接转变为稳定相Ni3P,而低磷(高铜)Ni-Cu-P镀层则经生成亚稳中间相Ni5P2后再向稳定相Ni3P转变,高磷非晶态Ni-12.1%P(质量分数,下同)和Ni-17.96%Cu-9.29%P合金镀层均先形成亚稳中间相Ni5P2和Ni12P5后,再转变为稳定相Ni3P,但Ni-Cu-P合金镀层转变为亚稳相的温度比Ni-P镀层的高。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Ni—P—B合金的工艺和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洪 《功能材料》1993,24(6):544-547
研究化学镀Ni-P-B合金的工艺,对镀液的稳定性以及镀层的结构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表明:采用含有稳定剂CdSO_4的镀液施镀,可得到结合力强和非晶态结构的Ni-P-B合金镀层,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Ni-P基化学复合镀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Ni-P基化学复合镀的研究概况,包括微米和纳米化学复合镀、镀层形成机理、工艺因素对镀层形成的影响、镀后热处理和镀层的组织结构性能,介绍了Ni-P基化学复合镀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塑料低温化学镀Ni-P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Ni-P化学镀液的主要成分、pH值和温度工艺参数对化学沉积Ni-P合金镀层镀速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镀液成分和工艺参数,在PP塑料基体上低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中获得中磷含量合金镀层,探讨了镀液组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测得镀层的含磷量为8.057%,所以为非晶态的镀层.  相似文献   

9.
Ni—Cu—P合金化学镀层制备及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Cu-P化学镀液主要成分、pH值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沉积Ni-Cu-P合金镀层分及镀速的影响。通过选择适当的镀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得到了Cu含量从0到56.18wt%的Ni-Cu-P合金镀层。利用X射线能谱术(EDS)和X射线衍射术(XRD)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铜浓度对Ni-Cu-P合金镀层成分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在硫酸铜浓度低于3g/l时,Ni-Cu-P合金镀层中P含量高于7.05wt%,合金底层是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塑料表面低温碱性化学镀Ni-P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塑料表面酸性高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中低温碱性镀液中聚丙烯(PP)塑料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能谱(EDS)分析了镀层成分,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层的相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及参数:基材在350g/L CrO3,200mL/L 98% H...  相似文献   

11.
铝及铝合金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鑫  许律  刘万民 《材料保护》2011,44(3):64-67,91
化学镀镶前的预处理对镀层性能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存在许多缺陷.为此,通过对各种预处理工艺的筛选,确定了适用于铭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条件预处理工艺并预镀中间层,然后在传统化学镀镶磷镀液中加入镀镍中间体和无机盐,组合出了一种新的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探讨了镍液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沉积速度、镀层耐蚀性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峰 《材料保护》2007,40(5):40-42
研究出了一种新型不含铅的全光亮化学镀镍工艺,获得了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通过试验分析镀液中添加剂、无机盐、主盐、施镀时间、pH值和施镀温度对化学镀镍磷合金层光亮度的影响;检测了有关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光亮度、耐蚀性等性能优于常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CuSO4、TaSO4无机盐的添加使溶液稳定性(氯化钯稳定试验)从30 s提高到90 s,同时也提高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在5%NaCl溶液中的年腐蚀量从1.1 mg/cm2降为0.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铍的特点,选用了化学镀镍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以稀土金属Ce和有机酸钠盐作为复合添加剂,沉积速度较快的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研究了复合添加剂浓度、配位剂浓度等因素对镀速和镀层的性能的影响,检测了镀层的耐磨性、耐蚀性、结合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所确定的镀液性能稳定,沉积速度较快,在该工艺条件下能在铍表面获得细致、均匀、结合力和耐蚀性能良好的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4.
SiCp/Al复合材料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波  安茂忠  武高辉 《功能材料》2005,36(7):1093-1096
采用化学镀技术对高体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其焊接性能和抛光性能。本文探索了在SiCp/Al表面化学镀镍的预处理工艺及条件,系统分析并阐述了除油、粗化、活化等工序对化学镀镍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最优的条件下成功地制备出光亮、均匀、完整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镍磷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AX)对镀层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改变基体表面的结构形貌,影响镍磷合金镀层在其表面的分布,从而对镀层质量、结合强度及沉积速度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聚酯布表面沉积1层Ni-P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对镀层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酯布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由大小为0.1~1μm的微粒组成;镀层为非晶结构、热稳定性好、与聚酯布之间的结合力好;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后的聚酯布对频率20GHz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可达到60dB,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恒电位极化诱发钨铜合金化学镀镍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使用自行研制的镀液配方,研究了在钨铜合金基体上化学镀镍磷的可行性.试验通过恒电位极化诱发法在NiSO4-H2PO2-体系中实现了钨铜合金表面的化学镀镍磷.对极化过程中基材表面的化学镀诱发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筛选试验确定了外加恒电位的大小和极化时间,并对镀层形貌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镀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和耐蚀性.因此在钨铜合金上进行化学镀镍磷时,恒电位极化法是一种较好的诱发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无铬前处理直接化学镀镍磷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合金化学镀镍磷传统的前处理溶液中含氟化氢和六价铬,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其化学镀液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也影响镀层质量。为此,以H3PO4+Na2MoO4溶液代替HNO3+CrO3进行酸洗,并采用NH4HF2活化。在以硫酸镍为主盐的化学镀液中加入三元配位剂,以提高镀液的质量,降低镀液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结果表明:开发的环保...  相似文献   

18.
黄亮  高岩  郑志军  李浩 《功能材料》2007,38(4):683-687
采用直接镀工艺,在铝基体上获得了化学镀N-P、Ni-Cu-P各种结构镀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结构;用SEM观察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表面形貌;测定了各种结构镀层的镀速和结合力;利用线性极化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直接化学镀工艺可以在铝基上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通过控制络合剂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和不同铜含量的Ni-Cu-P镀层;当镀层达到一定厚度后,Cu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Nickel-phosphorus (Ni-P) composite coatings containing potassium titanate (K2Ti6O13) whiskers (PTW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nent of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wear test.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a pin-on-disk wear tester under dry condi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Ni-P-PTWs composite coatings exhibit higher wear resistance than Ni-P and Ni-P-SiC electroless coatings. The favorable effects of PTWs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are attributed to the super-stro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specific tunneling structures of PTWs. The PTWs greatly reinforce the structure of the Ni-P-based composite coatings and thereby greatly reduce the adhesive and plough wear of Ni-P-PTWs composite coa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