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柠条浑身都是宝”。这是陕北农民歌颂柠条好处的一句话。临县兔坂公社柴家沟生产大队,从一九五五年种植柠条以来,共种植柠条林四千零三十一亩,每卢平均四十余亩,产干柠条二十余万斤,社员们称沟里的柠条林为“不用拿钱买炭的好煤窑”。由于有了饲料,全大队羊群由一九五六年四十只,增加到三百九十只,大牲畜由十五头,增加到三十二头。牲  相似文献   

2.
柠条     
柠条是多年生豆科丛生灌木。株高1~2米,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蘖力强,耐旱、耐寒、耐瘠,适应性强,在荒坡、陡崖、沙地、沟谷、峁边、地畔、甚至草木不生的红土坡地上都能生长。柠条在黄河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与干旱之间的关系,以吴旗县、志丹县和延川县30个样地的油松为研究对象,获取黄土高原及周边7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地面气象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不同干旱类型与不同径级油松人工林相关性,进而对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干旱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当年春季轻度干旱和前一年夏季轻度干旱均抑制油松径向生长,且前一年夏季轻度干旱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更大。(2)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干旱风险最大的地区靠近研究区西北边界处,其油松人工林受到干旱胁迫最严重,因此最不稳定。沙区南缘黄土区与沙区的过渡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数次之。其它大部分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数较小,油松人工林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柠条,学名Caragana microphylla,又名小叶锦鸡儿、雪里洼、牛筋条,别称连针,蝶形花科锦鸡儿属,多分枝落叶灌木,高1~2m,多数丛生,深根系,根系发达,3~4年生主根长达4m,根辐直径3m以上.柠条寿命长,一般可生长几十年,有的可达百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植被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林试区和无林试区的定位研究,得出了人工林植被对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消减洪峰、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参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了阴山北麓地区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试验灌(柠条和沙棘)草(羊草和针茅)部分生长指标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试验灌(柠条和沙棘)草(羊草和针茅)蒸散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灿  曾和平 《人民长江》2018,49(17):39-44
长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基于1982年和2016年龙川江流域遥感影像及地理信息软件,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成9类,即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旱地、水域和居民区。基于Arcmap10. 1软件的分类统计功能,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时空动态变化、动态度变化以及面积转移矩阵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为主。1982~2016年,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以及旱地面积呈下降趋势,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水域和居民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水域面积增加不多。动态度最大的是人工林,其变化幅度也是最大,面积大幅增加;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水域的动态度最小,其增幅也不大。研究成果对该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山地密植枣林土壤水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陕北黄土丘陵区近年来形成的大规模枣林土壤水分研究薄弱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子仪定位观测方法,探讨了山地密植枣林0~1000 cm土层范围的土壤水分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密植枣林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难恢复层和稳定层。活跃层是土壤0~200 cm土层,该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逐月动态变化规律,在枣树生育期内,5月是活跃层,土壤水分最干燥期,7月是土壤水分提升最明显期,10月是土壤水分最高期。土壤水分提升规律和枣树耗水规律一致,即在枣树生长旺盛时期,正是土壤水分提升最快的阶段;在枣树休眠结束和开始萌芽时枣林土壤水分出现最低值。枣林土壤水分难恢复层在200 cm以下,其深度取决于枣林年龄,林龄越大该层次越深,12年生密植枣林土壤耗水深度达到540 cm,其中难恢复层厚度为340 cm。难恢复层之下是土壤水分稳定层。研究认为密植枣林土壤耗水深度小于以往研究的刺槐、柠条和苜蓿等土壤水分消耗深度,山地密植枣林模式对今后研究人工林调控土壤水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8a、21a、30a、37a、52a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0~3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容重平均变化范围为1.06~1.19 g·cm-3,随林龄的增加人工落叶松林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P0.05);NCP/CP平均变化范围为0.03~0.11,仅37a生人工林提高效果显著(P0.05)。可以认为,在典型黑土区通过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随着林龄增加而无限度的增强,37a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的临界年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的构建与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壤抗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放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同一坡度、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以及同一土地利用形式、不同坡度下的土壤抗冲性。结果表明,由于植被情况和水稳性团粒含量的不同,土壤抗冲性有较大的差别。本试验中土壤抗冲性的排列顺序为封育荒草坡>洋槐林中杂草地>柠条林地>沙棘林地>沙打旺人工草地>谷子农地>裸露休闲地,与裸露休闲地相比,土壤抗冲性封育荒草坡地提高94%,洋槐林中杂草地提高84.3%,柠条林地提高72.1%,沙棘林地提高68.7%,沙打旺人工草地提高53.4%,谷子农地提高28.3%;土壤抗冲性随地面坡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雅鲁藏布江中游人工林的发育对辫状河道的洲滩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尚缺少深入研究。以雅江辫状河道发育最充分的曲水-乃东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处理1988-2021年的遥感影像,获取人工林的空间分布和洲滩形态等数据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人工林对洲滩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洲滩上人工林的生长扩张,其分布面积逐年增加,雅江中游河段边滩和沙洲的平均面积趋于增大且数量减少。洲滩破碎程度与人工林分布面积呈分段关系,人工林分布面积愈大,洲滩的破碎度越小,即稳定性越大。水平方向上沙洲尾部的人工林分布的密集程度优于洲头,洲尾易发生延伸;靠近边滩的沙洲趋于与边滩合并,并且人工林的稳定促进了沙洲边界的稳定及扩展。垂直方向上的人工林通过主树干群、子树干群及冠层群对洲滩产生抑制冲刷和促进淤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结合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人工林的含碳率、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9类退耕还林地植被层总碳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柠条刺槐沙棘紫穗槐臭椿山杏山桃侧柏油松,均大于天然草地的总碳密度;吴起县退耕还林12年后植被的总碳储量为152.53万t,是退耕还林前1998年总碳储量的3.2倍,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吴起县退耕还林地的平均碳密度值远低于我国及世界各地森林平均碳密度的一些估计值,各类林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还有很大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方法对蔡家川流域的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人工侧柏刺槐混交林3个不同人工林群落进行野外调查,针对群落的外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将3个不同的人工林群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群落比人工纯林群落的结构更为合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改良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桉树人工林水文效应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林地蒸散发及植被截留、降雨产流和土壤水等研究成果。综合来看,目前尚未有关于桉树人工林是“抽水机”的研究定论,但桉树人工林对区域水循环、水平衡负面影响切实存在。林地蒸散发、降雨截留、林地产流和土壤水受品种及林龄、冠层结构、降雨量、轮伐制度等因素影响。单株桉树与桉树人工林系统蒸散发规律基本一致,日蒸散发量为0.5~6.5 mm,显著高于其他林分,且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不同桉树人工林降雨截留量差异较大,一般占降雨量的10%~30%,总体与降雨量间呈正相关变化关系,且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营造桉树人工林后区域地表产流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显著。但砍伐后集水区基流量、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均逐渐增加并恢复至造林前水平。营造桉树人工林后土壤含水量和蓄水量均呈下降变化趋势,随林龄增加对土壤水负面影响作用逐渐下降。但短伐连栽桉树人工林对土壤水负面影响作用较大,即使在降雨充沛的雨季土壤水也难以得到有效补给。目前中国桉树人工林水文效应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后续应加强长序列多时空尺度定位监测,开展桉树人工林物理水文模型研发等工...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森林被破坏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影响较小,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大;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地种植草木樨,可有效地减少冲刷量和径流量。  相似文献   

16.
大同市柠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从开发柠条资源的必要性、对加快水保生态建设的可能性、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等四方面展开了详细充分的论述,为加大柠条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调查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察右中旗波状平原退耕地上不同宽度柠条防护下沙打旺的生长、特性、土壤养分及小气候环境进行测定,从而得出大网络灌草、林带结构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18.
海子流域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宁夏海子流域水源涵养林下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采用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环刀法测定分析6种林分类型10块林地的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渗透性和土壤蓄水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海子流域水源涵养林10块林地的表层(0~20 cm)土壤的平均容重最小,为1.35 g/cm~3,中层(20~40 cm)和下层(40~60 cm)平均容重分别为1.55 g/cm~3和1.48 g/cm~3;天然次生林地的表层土壤容重小于人工林地的;天然次林地的表层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较人工林地的高;阴坡植被土壤的平均土壤稳渗率大于阳坡的;人工林土壤中层的渗透性大于表层的;同种植被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壤蓄水容量不同,油松林4(3 050.56 t/hm~2)油松林3(2 946.60 t/hm~2)油松林2(2 903.47 t/hm~2)油松林1(2 608.53 t/hm~2),刺槐林2(3 155.93 t/hm~2)刺槐林1(2 660.64 t/hm~2);10块林地的平均土壤蓄水容量为2 772.16 t/hm~2,平均土壤有效蓄水容量为524.05 t/hm~2。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水力发电》2006,20(6):F0003-F0003
2006年11月8日上午11时18分,随着乌江思林水电站主体工程大坝坝基的第1罐混凝土开盘浇筑,乌江思林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为此,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代省长林树森专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也发来贺电表示热烈祝贺。思林水电站是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6级,位  相似文献   

20.
林木由个体到群体,一方面显示林木本身内部的变化,也反映出林木个体或群体与环境条件之间关系的变化。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可划分为:幼林时期,中龄林时期,成过熟林时期。为保证人工造林的成活,采取相应的人工营林技术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