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陈香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56-57,60,135,136
产量递减曲线是油田进入递减期动态分析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常用的预测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的方法;水驱曲线是水驱开发油田固有的特征曲线,用于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开采储量和采收率,水驱曲线法是预测油田开发未来动态和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方法是将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相结合,得到了在水驱油藏进入递减阶段之后,判断递减类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预测水驱油田开发动态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油藏工程中的重要方法,前者主要用于在一定的经济含水条件下预测水驱油田的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后者主要用于预测不同类型油田的产量、累积产量和一定经济极限产量下的可采储量。然而,前者与时间序列无关,后者与含水率序列无关,都有局限性。提出丙型水驱曲线公式与HCZ数学模型公式联解预测法,不但可以预测水驱油田产量、累积产量、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还可预测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和水驱波及体积系数的变化。图3表1参12(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4.
生产预测模型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是2种重要的油藏工程分析方法,常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但二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生产预测模型法不能预测含水率,水驱特征曲线法不能预测开发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于Morgan-Mercer-Flodin(MMF)生长模型特点分析,推导出了胡-陈模型,并简化了参数求解过程,将MMF生长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相结合,建立了预测油田含水率的联解模型,克服了生产预测模型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的不足。油田实际开发资料与模型预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联解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油田生产动态分析的需要,对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简易的水驱特征曲线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工程师广泛用水驱特征曲线进行油田开发的动态分析、评价和预测。但是,在水驱特征曲线出现直线段之前,油田开发早期的水驱特征曲线是一条曲线,不能用于动态分析、评价和预测。本文提供了一套将水驱特征曲线初期的曲线段校正为直线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驱特征曲线法作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方法,不仅可以对油田储量、含水率等参数进行预测,还能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更好的指导开采工作。本文先分析了水驱特征曲线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概述了目前常用的水驱特性曲线法以及不同类型水驱特征曲线法的使用条件,并通过实例重点分析了水驱特征曲线法在油田开采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Weibull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增强了方法应用的方便性、科学性。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Weibull预测模型法和乙型水驱曲线法所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Hubbert模型与水驱曲线联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Hubbert预测模型与甲、乙、丙型水驱曲线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使方法应用更可靠,更方便。该方法克服了Hubbety预测模型法和水驱曲线法在水驱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将 Hubbert预测模型与甲、乙、丙型水驱曲线法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 ,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 ,使方法应用更可靠 ,更方便。该方法克服了 Hubbert预测模型法和水驱曲线法在水驱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油藏工程法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角度对注水利用率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与实际相比误差较大。为此,文中从油田实际出发,利用无因次注入 ̄采出曲线推导、预测不同采出程度下水驱油田的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变化规律,利用水驱规律曲线推导、预测不同含水率阶段的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变化规律。以PX ̄7断块油田为例进行计算,存水率和水驱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相比误差均小于3%。该预测方法所需数据易获取,简单实用,预测结果为PX ̄7水驱断块油田开发评价及调整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水驱曲线法与开发模型法为油藏工程的重要预测方法,但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均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文中将Weibull预测模型和甲型水驱曲线相结合,通过联立求解,得出了一种可预测水驱开发油田含水率、产油量和累计产油量随开发时间变化规律的联解模型,有效克服了单一模型所固有的局限性,扩大了模型的预测范围。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联解模型较为实用、可靠,对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与甲、乙、丙型水驱曲线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增强了方法应用的可靠性、方便性。该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中,广义翁氏预测模型法和水驱曲线法所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周鹏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2):243-247
3Y4增长曲线是一种预测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数学模型,但其预测精度较低,预测效果较差。基于油田开发时间与累计产量之间的关系特征,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改进型增长曲线,其涵盖了多种增长曲线且具有一定的广义性。结合矿场实例应用表明,改进型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应用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可用于预测油田产量、可采储量和含水率。改进型增长曲线的提出是对已有水驱油田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Weibull预测模型与乙型水驱曲线的联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Weibull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增强了方法应用的方便性、科学性。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Weibull预测模型法和乙型水驱曲线法所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实用的联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乙型水驱曲线法和HCZ预测模型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增强了方法应用的方便性、科学性。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乙型水驱曲线法和HCZ预测模型法所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指标经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产量衰减曲线与水驱特征曲线结合起来应用,给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田开发指标经验预测方法。既解决了衰减曲线预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又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用来预测油田剩余开采年限与油田废弃时的采油速度。通过实例计算,指明了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认为,在应用产量衰减曲线预测可采储量时应当十分谨慎,其预测结果要比实际偏高很多。  相似文献   

17.
以滨南油田利7块为例,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衰减曲线相结合,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田开发动态指标经验预测方法。既解决了产量衰减曲线预测中缺少含水的问题,又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从而使经验预测的方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曲线出现上翘,影响了运用水驱曲线方法预测油田可采储量的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油田开发模式的基理,提出运用采油速度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法(V—R曲线法)计算特高含水期可采储量。应用V—R曲线法对江汉油区“十五”期间特高含水期的19个开发单元进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表明V—R曲线法是解决特高含水期水驱曲线出现上翘时标定可采储量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指标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与指数递减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和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针对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对乙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克服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指数递减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存在的各自缺点,并提高了含水率预测的精度,为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的预测提供了较好的预测方法.将水驱开发成熟油田生产数据与该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以指导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20.
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水驱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文中提 种将威布尔模型与丙型水驱曲线相结合来预测水驱油田不同开发指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