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阜阳市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至2017年解决了885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全市农村自来水全覆盖。本文总结阜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成效及经验,对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兖州市为彻底解决全市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高标准启动实施了农村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规划采用全市一网的供水模式,利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全市农村自来水升级改造任务,达到水质安全、水量可靠、供水规范,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工程建设中,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德州市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艳  董现玲 《治淮》2009,(4):44-45
一、基本情况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影响,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三大问题并存。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0%,全省人均的60%。全市420万农村人口中有325万人饮水不安全,是山东省缺水问题、饮水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省的帮助支持下,德州市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3亿元,兴建农村饮水工程1920处,农村饮水工程受益村庄7400个,受益人口390.3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为促进德州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工程正常运行,通过对全市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针对管理体制、管理组织、水费计收、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及具体措施。即协会化管理,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节约用水"的原则,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穆棱市的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平川”,全市有6镇3乡144个行政村340个自然屯,农业人口18.6万。2000年以前,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按自然屯算仅为35%。2000年以后,他们抓住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契机。强化“五四”措施,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到2006年末,国家下达的94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3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完成,自来水入户率已达到76%,农村饮水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北票市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建设了一大批农村自来水工程,怎样把这些工程管好、用好,使之长期发挥效益,已成为当前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北票市水务部门对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供水工程的性质和特点,总结了农村饮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旨在建立一套有利于工程长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周娟 《治淮》2021,(2):71-72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农饮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一、亳州市农村供水工程总体建设情况为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安徽省亳州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7年以来列入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8处,累计完成投资26.64亿元,农村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有1227个,共计覆盖了520.24万农村居民。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冯海昌 《山东水利》2006,(2):13-13,15
省政府决定启动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根据国家、省有关部门最近制订下发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基本原则,总结前几年实施饮水解困工程的经验教训,结合对沾化县、庆云县实践经验的考察和对编制全市建设方案的探讨,现对通过城乡一体化供水,实现德州市村村通自来水,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1村村通自来水的宗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村村通自来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工程。村村通必须建立在饮水安全的基础之上。经过调查,德…  相似文献   

9.
2005-2010年,广西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6.54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5亿元。自治区投资8.76亿元,市县及群众自筹12.78亿元。兴建饮水安全工程13886处。共解决了1063.7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含农村中小学校师生50.47万人),全自治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31.4%提高到48.5%。所建工程受益人口覆盖全自治区农村总人口的1/4。占中央“十一五”规划解决广西7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140%。  相似文献   

10.
李斌 《陕西水利》2009,(6):37-38
2008年,陕两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延安市要抓住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财力和人力,率先于2009年年底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燕赵水讯     
《河北水利》2013,(1):46
玉田县唱响水润民生"好声音"玉田县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及防洪排涝等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水利工程建设,唱响民生水利"好声音"。一是惠民之声。在全市率先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人饮工程老化失修,以及一些中小学校师生饮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郑州市在河南省率先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来,每年使25万农村居民用上了自来水。为确保2012年度任务提前完成,郑州市1月21日就对相关县(市)区下达了市本级项目任务指标。要求以《郑州市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国家项目与市本级项目整体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形成了覆盖全市12个农业区县的农村饮水工程网络.2002年,由于1997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农村饮水发生严重困难,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3年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使全市2576个村(小区)265万人具备了饮水新水源.2005年天津市根据水利部关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求,结合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批准实施《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规划》,规划利用5年时间,全部解决天津市3 098个村320.33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农村供水管网未入户或老化失修等问题.到2010年年末,天津市已初步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龙口市辖637个行政村,有50.73万农村人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饮水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自来水安装速度越来越快。为摸清全市农村自来水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该市水利局于2O01年3月份对全市农村自来水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15.
新密市从2006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年,全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得到很大改善,从过去的浅井、水窖直接取水饮用到现在深井经供水厂处理消毒供水,从过去的车拉人担到现在自来水,在水质和取水方便程度上有了很大提高。工程实施后,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然而由于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等差异很大,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更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商丘市完成了10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新建供水工程131处,完成投资6.8亿元,解决了15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让一大批群众吃上了洁净水、自来水,得到了他们广泛的拥护和称赞,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解困问题既是社会性又是工程技术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改善农村生活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阳江市十分重视农村饮水解困问题并作出工作部署,自2003年起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文中对阳江市农村饮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措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慧 《中国水利》2022,(19):10-11
<正>十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各地锚定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标,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年来共解决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困扰亿万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农村供水全面建立了“三个责任”体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收费,工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聊城市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工作作为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切入点,强化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全市新建、扩建乡村供水工程32处,使饮水特别困难的120个行政村、12.6万人吃上了甘甜洁净的自来水。自今年年初以来,又陆续新建了5处水源工程,解决了2万名农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极大地维护和促进了全市  相似文献   

20.
李东风  赵蒙西 《河北水利》2007,(3):21-21,33
今年3月1日,邯郸市委常委、副市长彭学增在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现场动员会上宣布,邯郸市将利用5年时间,先期解决高氟水、严重苦咸水和特别缺乏饮用水村的饮水问题,让1180个村、146万农村人口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这标志着关系邯郸市广大农村群众民生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启动,奏响了一曲城乡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