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麻织物深色染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子涛  纪晋敏 《印染》2000,26(12):8-9
针对大麻织物染色不深,以及经变性工艺处理后手感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大麻织物经酶洗处理后,再变性、染色的工艺,不仅改善了织物的手感,还提高了大麻织物的固色率以及湿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2.
涂料染色因其独特风格,拼色方便等优点在印染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涂料在浸染中存在着染深性差、匀染性差、易沾污设备等缺点。探讨了对棉织物的涂料浸染染色工艺,通过对织物进行改性预处理,改进染色工艺,选择涂料,大大改善了织物染深性、匀染性、摩擦牢度和手感等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3.
论述影响湿摩擦牢度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自制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CwF的效果良好,且对染色织物其他各项牢度、手感及色光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6,(6)
研究了湿摩擦牢度提升剂BRIFIX HKR质量浓度、硅油种类和焙烘温度对织物湿摩擦牢度的影响,以及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不同染色织物摩擦牢度、耐洗牢度、亲水性和手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售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相比,BRIFIX HKR具有较好的抗粘辊能力。在HKR为20~40 g/L,焙烘温度为100~170℃时,其能提高整理织物的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且不影响织物的亲水性和手感。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多种色牢度提升剂虽可较好地提高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但会影响织物的综合手感,采用自制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高分子乳液(有机硅高分子乳液能赋予织物柔软手感)处理活性染料染色的深浓色织物,以改善织物的湿摩擦牢度,通过对助剂用量、焙烘温度、培烘时间的探讨,确定了浸轧法处理染色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聚氨酯改性有机硅高分子乳液用量40 g/L、120℃焙烘2 min,经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处理的深浓色织物,其干、湿摩擦牢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还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的手感.  相似文献   

6.
特阔幅织物涂料轧染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德鑫邵霞  陈爱华 《印染》2005,31(15):19-21
对特阔幅织物涂料染色生产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比较国内外涂料色浆、粘合剂、防泳移剂、交联剂的配伍性,以及摩擦牢度、手感等性能,发现FWT粘合剂、阳离子氨基硅油柔软剂,PT或PA防泳剂的效果较好;文中给出了特阔幅织物涂料轧染大生产的工艺条件,提出了工艺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棉针织布涂料染色工艺优化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涂料染色的机理,介绍了涂料染色的工艺流程和要求,并对染色后织物进行了摩擦牢度和刷洗牢度的测试。探讨并分析了不同涂料、阳离子改性剂种类和用量、分散剂、黏合剂对涂料染色后织物的色深值、摩擦牢度和刷洗牢度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了大生产的工艺条件,指出了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病疵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将频率为49kHz超声波应用于涂料染色,并与常规染色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超声波可将涂料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使涂料颗粒表面能增大,更易向纤维转移,织物颜色更深,使粘合剂固化后形成的膜对涂料颗粒的包覆作用增强,导致织物的摩擦牢度提高,干摩擦牢度可提高半级。  相似文献   

9.
超细涂料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对超细涂料染色工艺进行探讨,确定织物阳离子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超细涂料的上染率、染色效果(染色深度、摩擦牢度、皂洗牢度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高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曹万里  顾志安  陈振 《印染》2003,29(Z1):58-59
论述影响湿摩擦牢度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自制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CWF的效果良好,且对染色织物其他各项牢度、手感及色光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纳米涂料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备的纳米涂料的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选出了合理的工艺,尤其对无黏合剂体系的涂料直接浸染进行了研究,染色后的织物不仅有较高的色牢度.同时也改善了涂料染色织物的手感。  相似文献   

12.
免焙烘非甲醛涂料染色粘合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斌  胡卫明  纪俊玲  陈水林 《印染》2006,32(14):36-37
介绍了不含甲醛,无需焙烘,采用预交联技术制备的环保型涂料染色粘合剂.将其分别应用于电力纺和双绉的涂料蓝染色实验室试验,和纯棉织物的涂料蓝大样染色试验中,所得染色织物手感柔软,色牢度好,耐加工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劳华昌 《印染》2005,31(6):23-24
通过分析迷彩涂料印花产品的特性以及具体的质量指标要求,分别从印花和染色两方面进行小试,确立了大车生产工艺路线。选择分散/还原染料染色后进行磨毛,再涂料印花,可获得手感柔软、牢度优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采用PECH-amine对棉织物改性,自制低温自交联粘合剂为固色剂,探讨其在涂料染色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棉织物经PECH-amine改性后,改变了棉纤维对涂料的吸附能力,使得涂料对棉纤维的上染率和染深性提高;经自制低温自交联粘合剂交联固着,改性棉织物的染色牢度和手感均较好.探讨了棉织物的改性及涂料染色工艺,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4 g/L,烧碱6~8 g/L,浴比1∶30,80℃处理30 min,水洗至中性.优化的涂料染色工艺为:涂料<8%(owf)时,浴比1∶20,中性条件下90℃染色50 min,取出,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涂料染色技术,具有简化印染加工工艺、节水节能和保护环境等优点。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蚕丝织物,以改善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通过测定K/S值、摩擦牢度、耐洗牢度、柔软度、透气性、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纤维表面形态,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色效果,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150W,时间5min。真空度10Pa.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提高了蚕丝织物涂料染色的深度,各项牢度均有所提升,最佳工艺为:涂料50g/L,粘合剂60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6.
纪俊玲  蒋菲  张聪  戴旭 《印染》2009,35(23)
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XL-50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黏合剂,并将其与常规阴离子黏合剂进行稳定性、成膜性以及涂料染色应用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阳离子黏合剂对钙离子稳定性高于常规阴离子黏合剂,膜溶失率、吸水性和T_g低于常规阴离子黏合剂.应用阳离子黏合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涂料染色,染色织物具有优良的湿摩擦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织物手感柔软,且无需拉幅.  相似文献   

17.
宋钰  刘伶  关昶  刘群 《毛纺科技》2020,48(2):23-27
为了替代合成色素并拓宽辣椒红色素在染整方面的应用,将食用色素辣椒红对粘胶纤维进行媒染染色,后经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法对染色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媒染时间、温度、媒染剂用量和染液pH值对织物媒染染色性能的影响,使用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固色前后织物色牢度。结果表明:以硫酸铝为媒染剂在同浴媒染下可以获得色泽较深的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媒染时间45 min,温度90℃,硫酸铝用量4.0%(owf),染液pH值4.0,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耐摩擦色牢度及皂洗沾色色牢度,但皂洗变色色牢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经醇溶蛋白处理固色后,织物的皂洗变色色牢度提升3~4级,织物色相不受影响,织物其他性能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涂料染色色浆分散稳定性,简化染色工艺流程,以颜料聚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包覆颜料色浆,用于棉织物涂料轧染。借助纳米粒度仪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有色乳液平均粒径及分布、颗粒形貌进行分析;通过调节浸轧工艺配方中海藻酸钠用量,改变浸轧次数与焙烘温度优化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包覆颜料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26 nm;染色配方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2%,二浸二轧,80 ℃烘干,140 ℃焙烘,染色织物得色量较高;经柔软整理,织物手感较好,干摩擦牢度达到4~5 级,湿摩擦牢度达到4级,皂洗褪色牢度达到4 级。  相似文献   

19.
改性羊毛织物超细涂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羊毛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并用自制阴离子型高分子分散剂制备的超细涂料采用浸染方法对其进行染色。探讨了预处理条件如阳离子试剂浓度、处理浴pH值、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料浸染羊毛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可分别达到3~4级和4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随处理浴pH值的升高有所下降;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的测试表明改性羊毛织物染色后手感柔软,弹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