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闯  杨庚  白云璐 《计算机科学》2019,46(2):120-126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技术在研究和应用等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大量敏感信息披露给用户带来了众多威胁和损失。因此,在聚类分析过程中如何保护数据隐私成为数据挖掘和数据隐私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差分隐私保护k-means算法对其初始中心点的选择较为敏感,而且在聚簇个数k值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降低了聚类结果的可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差分隐私k-means聚类方法聚类结果的可用性,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差分隐私的DPk-means-up聚类算法,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实验。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满足ε-差分隐私,可适用于不同规模和不同维度的数据集。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隐私保护级别下,与其他差分隐私k-means聚类方法相比,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聚类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进行可用性的数据挖掘已成为热点问题。鉴于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可信的第三方对用户的敏感数据进行处理,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支持本地化差分隐私技术的聚类方案——LDPK-modes(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 K-modes)。与传统的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的聚类算法相比,其不再需要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而由用户担任数据隐私化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第三方窃取用户隐私的可能性。用户使用满足本地d-隐私(带有距离度量的本地差分隐私技术)定义的随机响应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扰动,第三方收集到用户扰动数据后,恢复其统计特征,生成合成数据集,并进行k-modes聚类。在聚类过程中,将数据集上频繁出现的特征分配给初始聚类中心点,进一步提高了聚类结果的可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LDPK-modes的隐私性和聚类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差分隐私保护的谱聚类算法存在聚类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差分隐私保护的自适应谱聚类优化新算法。采用互邻高斯核函数得到稀疏相似度矩阵,分析高维数据集的数据特征与聚类簇数的关系解决降维幅度和聚类簇数的不确定性;引入中间信息向量和中间性的概念来克服初始簇中心选取的盲目性;根据多维高斯分布离群点检验后的结果采用插补法解决离群点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且在同一数据集相同隐私保护参数下,可以在保证数据隐私安全性的同时改善聚类效率并显著提高聚类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用户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使其以不同的隶属度隶属于不同聚类,解决了因硬聚类导致的推荐准确度低的问题,获得更加准确的聚类效果;针对推荐算法的隐私泄露问题,通过将Laplace噪声引入到模糊C均值聚类过程中,实现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模糊C均值聚类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推荐质量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推荐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常离群点对k-means ■算法的聚类精确度影响较大且在确定中心点过程中会泄露聚类数据隐私的问题,提出DPk-means ■算法。标记离群点,降低离群点对k-means ■算法聚类精确度的影响,将差分隐私应用于k-means ■聚类算法中保护聚类数据隐私。在选择聚类初始中心点和迭代求取均值中心点的过程中,应用拉普拉斯机制注入噪声,解决数据隐私泄露的问题。通过隐私预算动态变化对聚类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同类算法对比实验分析验证,DPk-means ■算法能够提供更高的隐私保护水平且保证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差分隐私保护下单一聚类算法准确性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Stacking集成聚类算法。使用Stacking集成多种异质聚类算法,将K-means聚类、Birch层次聚类、谱聚类和混合高斯聚类作为初级聚类算法,结合轮廓系数对初级聚类算法产生的聚类结果加权并入原始数据,将K-means算法作为次级聚类算法对扩展后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其中,针对原始数据和初级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分别提出自适应的ε函数确定隐私预算,为不同敏感度的数据分配不同程度的Laplace噪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与单一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满足ε-差分隐私保护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聚类准确性,实现了隐私保护与数据可用性的高度平衡。  相似文献   

7.
笔者介绍了差分隐私保护的研究背景、差分隐私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k-means算法的隐私泄露问题。针对传统面向差分隐私保护k-means算法存在簇中心选取随机性导致聚类可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指数加噪机制与密度估计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从而保证初始中心挑选的合理性,保障样本数据的隐私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聚类结果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软大间隔聚类(Soft Large Margin Clustering)已被证明比其他诸如K-Means等诸多聚类算法具有更优的聚类性能与可解释性。然而作为单机聚类算法,仍有可扩展性的瓶颈,因此有人将其进行分布式改造。然而在进行分布式运算时,在迭代过程中存在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过程。如果某些节点存在隐私数据,那么数据集中的敏感信息在通信过程中就可能泄漏。为此,本文将分布式软大间隔聚类算法(Distributed Sparse SLMC)结合隐私保护,通过插入高斯噪声来提供零集中差分隐私(Zero Concentrated Differential Privacy),发展出差分隐私软大间隔聚类算法。最后通过理论证明其隐私保护效用,通过实验验证其具有与非联邦算法相近的收敛速度与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谱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差分隐私模型,利用累计分布函数生成满足拉普拉斯分布的随机噪声,将该噪声添加到经过谱聚类算法计算的样本相似度的函数中,干扰样本个体之间的权重值,实现样本个体间的信息隐藏以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通过UCI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一定的信息损失度范围内实现有效的数据聚类,也可以对聚类数据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马银方  张琳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368-372
K-medoids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敏感,不能有效地对动态数据进行聚类,且需要对相关的隐私数据进行保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KDCK-medoids动态聚类算法。该算法在采用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将KD-树优化选取出的k个聚类中心和增量数据相结合建立新的KD-树,然后采用近邻搜索策略将增量数据分配到与其相应的聚类簇中,从而完成最终的动态聚类。通过实验分别对小数据集和多维的大数据集的聚类准确率及运行时间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采用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KDCK-medoids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KDCK-medoids动态聚类算法能够在实现隐私保护的同时快速高效地处理增量数据的动态聚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据概化,在多维属性的属性值概念分层上构造少量的具有抽象语义的元组来替换大量具有详细语义的原始元组,从而汇总数据表,这称作表语义汇总。给定原始数据表及其多维属性的属性值的概念分层,表语义汇总的目标是产生规定压缩率且保留尽可能多的语义信息的汇总表。现有算法采用在概化元组集合中寻找最佳概化元组组合的策略将其转换成Set-Covering问题来解决,尽管采取了多种优化策略(如预处理、分级处理)来提高效率,但仍存在转换开销大、算法框架复杂且不易扩展到高维属性等缺点。通过定义多维属性层次结构的度量空间将该问题转换为多维层次空间聚类问题并引入dewey编码来提高转换效率,提出了基于快速收敛的层次凝聚和基于层次空间分辨率调整的两种聚类算法来高效地建立语义汇总表。经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在执行效率和汇总质量上都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差分隐私K-means算法(Differential Privacy K-means Algorithm,DP K-means)作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技术的隐私保护数据挖掘(Privacy Preserving Data Mining,PPDM)模型,因简单高效且可保障数据的隐私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文中首先阐述了差分隐私K-means算法的原理、隐私攻击模型,以分析算法的不足。然后从数据预处理、隐私预算分配、聚簇划分等3个角度讨论分析DP K-means算法改进研究的优缺点,并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集和通用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DP K-means算法改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并展望了DP K-means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安全事件频发,用户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问题,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成为阻碍大数据分析的首要问题之一。关于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问题,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访问控制、密文检索和结果验证,虽然可以保证用户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但是无法挖掘出所保护数据的潜在价值。如何既能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又能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数据拥有者使用拉普拉斯机制和指数机制在数据发布的过程中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数据分析者在差分隐私的FP-tree上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其中的安全性假设是:攻击者即使掌握了除攻击目标以外的所有元组数据信息的背景知识,仍旧无法获得攻击目标的信息,因此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所提方法是兼顾安全性、性能和准确性,以牺牲部分精确率为代价,大幅增加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确性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性能优于已有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更加广泛,轨迹隐私作为一种特殊的位置隐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轨迹数据蕴含了移动用户在时间、空间维度内的丰富信息,结合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获得许多隐私信息,其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保证用户获得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用户的轨迹隐私,是轨迹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轨迹隐私保护的概念、应用类型、技术分类、衡量标准和系统结构;其次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轨迹隐私保护研究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最后分析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的隐私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类分析时如何保护隐私的问题,从传统的数据安全度评价标准出发,重新拓展了一般实数上有限维欧氏空间中隐私保护度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称为OBT(基于正交变换的数据转换方法)的算法,OBT中正交矩阵的选择不依赖于具体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库上,在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的隐私信息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  相似文献   

16.
应用等距变换处理聚类分析中的隐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类分析时如何保护隐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称为IBT(基于等距变换的数据转换)的算法。IBT先随机选择属性向量对,然后对属性向量对进行等距变换。变换过程中,根据所要求的相对隐私保护度来确定变换角度θ的选择范围,最终在符合要求的范围中随机选择变换的角度。实验结果表明, IBT能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很好地扭曲了数据,保护隐私信息,且对聚类的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存在隐私威胁等不足。该文针对聚类分析时如何保护隐私的问题,提出独立噪音思想并设计独立噪音算法(INA)。该算法对原数据叠加噪音以保护原始数据不被泄漏,所用噪音不会对数据分布造成严重影响,使后期挖掘工作可以在修改后的数据上直接进行。实验结果证明,INA算法可以取得较高的隐私保护程度和挖掘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鲜征征  李启良  李改  李磊 《计算机科学》2017,44(5):81-88, 94
利用背景知识间接推导出个人隐私信息已成为Internet用户更担忧的问题,定义极为严格且可证明的差分隐私保护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Berlioz等将差分隐私保护技术应用于协同过滤算法之一的矩阵分解中,虽然提出了新的算法,但是缺少严格的证明过程。针对他们提出的算法,将补充相应的数学证明,然后 将Chaudhuri等提出的目标函数加扰方法灵活应用于ALS目标函数中。此外,还给出一种差分隐私保护参数的选择方案。最后,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LS目标函数加扰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