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这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城市史等学科知识,对现行的大规模改造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框架.同时,论文也以北京旧城为一个例子,进一步发掘了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实践从规划方法角度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论文共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项对北京市旧城整治的一种探索,从设想到实践,经历了十年的过程,工作仍在进行中,以下是第一次报告,主要从学术思想角度,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北京菊儿胡同工程实践探讨北京旧城居住区整治途径,该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一、简要回顾;二、第一期工程实施基本情况;三、类四合院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四、“类四合院”式的新“街坊体系”的构成;五、创造私密性与邻里交往两(?)兼具的居住环境;六、关于经济性与住宅标准问题;七、通过审慎地城市“有机更新”逐步走向新的“有机秩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旧城更新视角阐述了四合院改造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从如下技术角度阐述了四合院改造的技术手段:弥补四合院功能,加建体的替换植入;SI产业化建筑体系引入——结构与功能分离;科学系统的开发地下空间——地下或半地下层双首层概念的开发利用;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引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导,力图将四合院融入生活、科技,营造一个活着的四合院,让北京绽放其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浅析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弊端:探索旧城有机更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弊端──探索旧城有机更新之路魏科(一)当前,北京旧城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迫切。但是,危旧房改造工作进展缓慢,大规模改造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资金方面大规模...  相似文献   

6.
北欧旧城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英 《世界建筑》1996,(2):22-29
本文基于对北欧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六个城市析,改造的实地考察分析了这些城市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的历史经验:60-70年年代采取的清除贫民窟,铲除低标准单元住宅的做法是不成功的70年代末开始实施了以保护,改善和扩建为主的更新政策,在更新过程中,鼓励居民参与,政府给予资助,并采用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半个世纪以来的旧城改造之路,反思造成以往旧城改造实践效果偏差的原因,并基于对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思考,提出了北京传统居住街区的更新模式应当回归日常生活的观点。在北京现阶段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旧城更新模式基本原则,并以北京前门东区以及未来城南的设计实践为例,探索日常生活视角下旧城更新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以期为日后北京旧城居住街区的发展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更新的发展进程中,北京旧城不断出现的社会隔离和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团体及广大居民的密切关注,旧城合理更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旧城的改造更新为研究对象,从住区规划与社会和谐两个角度,探讨实施混合居住模式对旧城改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孟献礼  倪庆梅 《规划师》2008,24(11):47-49
永康市旧城的功能定位为集商业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中心区。为了创造既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中心区,其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尊重民意、有机更新、新旧融合”的规划思路,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的双“十”字轴线结构,根据保护建筑分布情况和现状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城市设计各要素要求编制控制图则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姜海玉 《山西建筑》2010,36(24):29-30
对当前北京旧城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以祈年大街路西危改工程为例,从现状分析,保护原则,规划布局及保护区高度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旧城保护应遵循“有机更新”的方法,进而对北京旧城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及旧城居住区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居住拥挤,以致极大多数旧居住区改建都难拆建平衡的情况下,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大拆大建、百废俱兴。而只能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及旧城居住区改建和改善的详细规划指导下,根据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分期地逐步改建,规模有大有小地分阶段交替更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我国目前开展的旧城更新活动对更新的主要目标认识不明确,并认为旧城更新的主要目标是承担旧城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而承担这两个责任需要保持旧城原有居住主体的稳定。同时指出大规模改造方式无法保证旧城原有居住主体的稳定,并导致旧城的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旧城更新需要小规模的更新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翔  张楠 《四川建筑》2007,27(5):14-15
针对开封目前旧城居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旧城居住区的改造可以采取求"形似"或者"神似"的模式,以城市的总体风貌特色和场所精神为出发点,通过从规划、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的分级控制,保持城市发展脉络的连续性,延续其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旧城胡同平房区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传统的平房四合院多为砖木结构,一般寿命只有四五十年,屋顶为小合瓦下敷草席和大泥的,寿命更是短暂,一般十几年即烂.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为了迎接各国宾客,大街面上进行了整治,胡同里进行了粉刷,但是多数民居、胡同和四合院内并没有得到改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惠.奥运会后,如何改善北京胡同平房区,特别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落后面貌,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东城区旧城内的居住用房大部分是解放前修建的,许多房屋出现了裂缝、倾斜、下沉等问题,许多地区被划为危改区,新的危房不断出现。随着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皇城保护规划和挂牌保留院落的公布实施,一方面是大量居住在危旧平房中的居民们对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迫切呼声,一方面是各方面专家对旧城保护加强的要求。东城区政府为此有针对性的实施危旧房改造。东城区自1990年开始危旧房改造工作以来,经历了开发带危改、市政带危改和房改带危改二个演变过程。目前,东城区共立项58个危改片。58个…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东城区旧城内的居住用房大部分是解放前修建的,许多房屋出现了裂缝、倾斜、下沉等问题,许多地区被划为危改区,新的危房不断出现.随着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皇城保护规划和挂牌保留院落的公布实施,一方面是大量居住在危旧平房中的居民们对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迫切呼声,一方面是各方面专家对旧城保护加强的要求.东城区政府为此有针对性的实施危旧房改造.  相似文献   

17.
黄斌 《中华民居》2011,(9):149-150
本文以湛江市霞山区欧陆风情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为例,以保护历史文脉为前提,通过街区环境整治、功能整合、建筑高度控制、建筑修缮等手段,寻找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对渐进式有机更新的保护改造新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居住区空间和居住行为心理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旧区居住活动的空间表现,即空间肌理表现。提出了空间肌理的组成内容、成因、表现形态。试图用“点、簇、线、结”的概念阐述空间肌理的结构。并在旧城改造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旧城整治的“有机更新”吴民镛一、对过去北京旧城改建学术思想的反思(一)对旧城居住区的保护未加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随着近代城市的急剧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导致了大量历史环境的消失和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今天北京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四十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祁阳市城区发展进行调查,分析其城市建设历史进程、现状和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阐述了城市有机更新其根本就是“人的有机联系和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