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现有3套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其中,新建成的2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复合氨法脱硫工艺(脱硫塔塔外氧化、塔内浓缩结晶,塔顶设有湿式电除尘器)。阐述复合氨法脱硫装置中氧化槽的重要作用及脱硫浆液p H的控制,湿式电除尘器产生的背景、构成情况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经历了数月的运行调试后,在锅炉负荷约75%、烟气量300 000m3/h、进脱硫塔SO_2含量2 500 mg/m~3的情况下,日产硫铵(一级品)在25~40 t,排放尾气中粉尘含量0.02 mg/m~3、SO_2含量0.92 mg/m~3、NOX含量8.36 mg/m~3,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完全实现了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王庄煤矿煤化工过程中采取的HPF法脱硫工艺,结合实际生产中脱硫系统长期的运行数据,分析了脱硫系统的温度及脱硫液中氨含量等影响脱硫效果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关键脱硫工艺指标进行改进和优化,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脱硫效率,使得脱硫效率能够保持在98%以上,经脱硫后的煤气中H_2S质量浓度可控制在50 mg/m~3。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70年代国内开发的自吸空气喷射再生技术,许多小氮肥厂已采用或正在推广,中型氨厂在八十年代初只有广州氮肥厂加压脱硫系统采用。这些使用喷射器的厂均取得节能降耗及省设备、省投资等经济效果。我厂83年下半年投产的常压新脱硫系统,是按照年产合成氨10万吨,人口煤气含H_2S4g/m~3,出口煤气含 H_2SO.1g/m~3设计的。H_2S 含量高于兄弟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胆采用了自吸空气喷射器技术,投产后经过一年半的运转,特别是改用单孔喷头后,生产情况基本上良好。84年全年平均通过的煤气负荷已超过设计的35%。目前当入口H_2S 在3.5g/m~3时,出口仍能保持在50mg/m~3以下。去年四季度以来平均脱硫率在98.5%以上。现已能全部取代我厂常压改良砷碱法有毒脱硫。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离子型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技术原理,依据宣钢焦炉煤气AS负压脱硫工艺,通过改造水洗塔的内部结构,优化操作条件,在负压条件下煤气含硫量的去除率可达到99. 0%以上,气液比230∶1时煤气中硫化氢含量可降低到10 mg/m~3以下,符合洁净煤气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2021,49(2)
针对传统转炉煤气净化工艺需要补H_2且不适用于单独提纯的转炉煤气净化等问题,开发了"变温吸附TSA+低温水解脱硫+低温转化脱氧"的新型转炉气除氧精脱硫工艺,并在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0万t/a焦炉气与转炉煤气联合制乙二醇装置进行了应用。介绍了该工艺的净化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在低温下脱硫脱氧,净化后的转炉煤气中O_2质量浓度30 mg/m~3,总硫质量浓度0.1 mg/m~3,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氮肥》2019,(3)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排放形成的环境污染是长期困扰氮肥企业的一个难题。随着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化公司尿素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大,尿素造粒塔排放尾气中的粉尘含量增至200~300 mg/m~3;后经内部优化调整,排放尾气中的粉尘含量控制在150 mg/m~3左右,但仍远高于国家控制标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结合生产实际,安化公司决定在尿素造粒塔塔顶增设粉尘回收装置。简介尿素系统的工艺与设备配置,详细介绍?15 m尿素造粒塔之粉尘回收装置的布局、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巩固措施等。生产实践表明,尿素粉尘回收装置投运后,排放尾气中的粉尘含量由152.91 mg/m~3降至14.27 mg/m~3(粉尘回收率达90.67%),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为企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用Tc-22型脱硫剂在鲁南化肥厂进行的1616小时变换气常温精脱硫侧流试验结果。在脱硫剂装3L。高/直径=4.5,气体压力~1.8MPa,空速1000h~(-1),含CO_22~2%,~50℃条件下分两阶段进行了试验。第一阶段运行505小时,进口H_2S~0.20mg/m~3,COS~0.10mg/m~3。出口H_2S 0mg/m~3,COS~0.01mg/m~3;第二阶段运行559小时,进口H_2S~10.52mg/m~3,COS~0.30,出口H_2S~0.03 mg/m~3,COS~0.30mg/m~3。对将Tc-22型脱硫剂用于该厂二期改造工程中变换气精脱硫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煤气精细除尘净化的迫切性当前在小合成氨厂固定层煤气炉气化流程中,半水煤气经集尘器和洗气塔初步除尘后,未经精细除尘直接送气柜。此时煤气中微粒(一般小于10微米微粒30%,10~50微米微粒65%,50~100微米微粒5%)含量一般在20~50mg/标米~3,入压缩一段含量5~10mg/标米~3,较少达到脱硫对气体的含尘要求(湿法脱硫:20毫克/标米~3以下),和压缩对气体的含尘要求(1mg/标米~3)。气体中过量粉尘存在对生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9.
蒋善勇  郑长科  张凯 《广州化工》2011,39(6):157-158
为了充分脱出煤气中的硫,使净化后煤气能够满足城市煤气控制指标的要求。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采用HPF脱硫技术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使煤气含硫量由3 470 mg/m3下降至50 mg/m3以下,每年可生产含硫量大于90%的硫磺1 050.3 t,每年减少SO2排放量达2 100.6 t。获取了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HPF法及PDS法煤气脱硫流程温度梯度存在的问题,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济南信赢煤焦化有限公司的焦化项目中,首次采用了负压条件下以氨为碱源的氧化法煤气脱硫工艺。通过对脱硫生产装置的测试表明,控制脱硫液中的氨含量在6.0~9.0g/L、悬浮硫小于4g/L、催化剂浓度为15~20ppm、盐类总量不超过300g/L、溶液pH值8.0~9.0、液气比为35~38L/m3等指标后,脱硫塔后煤气含H2S小于300mg/m3,脱硫效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旋风炉烟气粉尘特点和旋风炉烟气除尘中常规高压静电除尘器效果下降的原因。高频供电具有提高高比阻粉尘荷电效率特性,通过使用高频高压电源对现有旋风炉电除尘器改进,电除尘烟气出口粉尘浓度由250mg/Nm^3降低到98mg/Nm^3,并解决了生产区飘灰现象,实现了旋风炉烟气粉尘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RTS为催化剂的湿法氧化脱硫技术和实际运行效果。RTS催化剂脱硫效率高,不仅能脱除无机硫,还能脱除部分有机硫,析出的硫磺颗粒大且均匀。实践证明,该脱硫工艺运行与脱硫效果稳定,净化气中H2S含量为10-20mg/m^3。可满足使用高硫煤的脱硫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工业焦化过程,针对一种高硫煤考察了不同气体种类、气体流量及加热速率下,气体返回焦化过程对固体产物焦炭中硫含量变化及气相中H2S气体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焦化过程中通入H2, CH4和N2气体可以抑制热解气中的硫在逸出过程中返回到固体焦炭中,H2达到的焦炭脱硫量最大,其次是CH4和N2;气相中硫逸出行为表明,煤热解第一高峰阶段也是硫析出时的高峰阶段,800℃后均可达到总析出硫量的90%;增大气体流量、减小加热速率有利于使硫向气相转移,从而使固体焦炭中的硫分配降低;固体焦炭中硫含量变化亦表明,H2气氛下脱硫效果较佳,在空塔速度0.8, 1.3, 2.1 mm/s和3.0, 1.5℃/min两种加热速率下可使焦炭中硫含量分别降低0.36%~0.39%和0.46%~0.56%.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在炼焦过程中利用含锌粉尘作为焦煤添加剂,从而实现高温焦炉煤气脱硫的设想.热力学模拟计算和实验表明,在炼焦前期,含锌粉尘是非常有效的缚硫剂. 而在炼焦后期,在炼焦室中锌呈气态从半焦中进入焦炉煤气,在焦炉煤气离开炼焦室后,气态锌与硫化氢反应生成固态硫化锌. 脱硫产物自动从焦炉煤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焦炉煤气的脱硫. 锌在焦炭中残留极少;氧化铁的存在有助于炼焦后期半焦中锌的挥发;含锌粉尘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工作的实施,由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及脱硫和除尘设备协同脱除污染物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由燃煤释放的SO2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及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SO2和颗粒物的治理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法等,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如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CFB)、高倍率灰钙循环烟气脱硫(NGD)等以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如电子射线辐射法脱硫技术、活性炭(活性焦、活性半焦)吸附脱硫技术等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对比分析了各脱硫技术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SO2脱除效率最高,尤其是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总效率可达99%以上。入口颗粒物浓度高于5 mg/m^3时,此技术能够协同脱除烟气中的颗粒物,除尘效率可达50%~80%,脱硫前后粒径分布都为典型的双峰分布,且脱硫后粒径峰值向小粒径偏移,硫酸盐成分增加;入口颗粒物质量浓度低于5 mg/m^3时,出口颗粒物浓度可能出现不降反增的现象,另外,由于其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多应用于大型燃煤机组和脱硫剂来源丰富的地区,同时湿法烟气脱硫产物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半干法和干法烟气脱硫技术SO2脱除效率在60%~90%,与湿法脱硫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和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在中小型锅炉领域如燃煤工业锅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大量脱硫产物和脱硫剂随烟气进入除尘设备,浓度高达1 000 g/m^3以上,为除尘设备造成极大的运行压力,加大了投资和运行成本。目前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还需在脱硫系统对颗粒物粒径、成分及形貌特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troduced two new zinc-based sorbents for hot gas desulfurization, G-201 and G-202. Evaluation tests proved that both G-201 and G-202 sorbents had good performance in desulfurization. They could reduce H2S concentration from about 10 g/m3 in coal gas to less than 20 mg/m3. In addition, the sulfur capacity of both sorbent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No decrease in sulfur capacity of G-201 occurred during 20-desulfurization/regeneration cycle tests, whose calculated value was 19.43–24.23 g/100 g sorbent. G-201 sorbent passed a 1500 h real hot gas desulfurization test in a fixed-bed PDU. No occurence of striping, attrition and sintering on the surface of used sorbents was found after the long-time test. The reactivity was stable and the sulfur capacity is 21.19 g/100 g sorbent after the 1500 h test.  相似文献   

17.
NCT310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NCT310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实验室研究情况。结果表明,在常温(20~60℃)下,该脱硫剂对气体中的硫化氢有优越的脱除性能。在40℃、1000h-1、进口H2S~1.5g/m3条件下,可控制出口H2S<7×10-4g/m3,穿透硫容(重量比)>10%。  相似文献   

18.
浅谈脱硫液中PDS质量浓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以PDS催化剂作为单一的脱硫催化剂时,脱硫循环液中贫富液的PDS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可有效地指导在脱硫工序投加PDS的操作及生产运行,为确保出脱硫工序煤气中H2S含量稳定控制在20mg/L以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888-JH为催化剂Na_2CO_3为碱源的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季广祥 《煤化工》2004,32(1):51-54
本文着重介绍以888-JH为催化剂,Na2CO3为碱源焦炉煤气(COG)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的脱硫原理、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现场试验结果。认定单独使用888-JH可以替代PDS+RTS获得脱硫效率99%以上和出口H2S含量小于5mg/m3的较佳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焦炉煤气中焦炉煤气在燃烧时排放SO2的浓度不大于50 mg/m~3的要求,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从2014—2015年对现有的煤气脱硫系统进行了焦炉煤气H_2S含量提标改造。针对改造现场场地小、毗邻苯装置区特点,提出此次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竖向空间的要求。此次改造选用了PDS一塔式脱硫技术,该技术具有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特点。生产结果表明,一塔式脱硫技术可将焦炉煤气中的H_2S浓度脱除至小于20 mg/m~3,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