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过近十年的注聚开发,萨南油田南二区葡I组油层处于聚合物驱油后续水驱阶段,目前的注入井注入的溶液是经过处理的油田污水,采油井采出液的平均综合含水是97.6%,区块的采出程度是64.75%,聚合物驱油累计增油390.2万吨,提高采收率19.88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方案设计9.8个百分点。在2011年11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南二区东部的注水井南2-2-P40及井区的4口采油井开展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将对采油井微生物吞吐和对注水井注入微生物菌溶液、聚合物混合溶液组合在一起进行试验,化验注入液和采出液的组分检查微生物菌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与岩石及其流体的适应情况,判断微生物菌溶液驱油技术在萨南油田南二区东部葡I组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油后的注入油田污水开发阶段中是否能应用,其应用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2.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靠近边水的高含水超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差的情况,开展了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技术研究。微生物与油水相互作用,对于原油降黏效果明显。排6-平48和排6-平49井微生物单井吞吐矿场试验,日增油25吨,阶段增油2 727吨,开辟了高含水超稠油井冷采的新途径,已在另外两口井推广。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改善驱油效率,油、水流度比,扩大驱油波及体积等作用。本文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上组油藏的潜力,并在前期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针对目的层系统研究微生物采油关键技术和实施现场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微生物驱油技术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采收率提高5.6%,因此微生物驱油可以在其他类似油田推广。  相似文献   

4.
安塞油田部分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常规措施增产效果差,提高采收率难度大。2006年引入微生物采油技术,开展菌种筛选评价及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试验效果良好并取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丰富了安塞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近30个矿场的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九五"期间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油田虽然多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但地下仍有40%~50%的剩余石油难以采出。于是,微生物采油技术便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利用微生物驱油就是通过往油层中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液,使微生物产生有利于增油的代谢产物,达到改善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本文结合在我国各开发后期油田实际应用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及效果,对其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郎宝山 《当代化工》2014,(10):2122-2125
稠油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增产机理主要为提高地层压力,增压助排,同时还具有降粘、重力驱替、扩大加热腔等辅助增产作用。物模实验表明,对比单一蒸汽吞吐,辅助空气后模型压力降低幅度明显减缓,周期产油量平均上升、采油速度平均和阶段采收率均提高。矿场试验表明措施后油井日产油能力提高,油汽比上升,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姚涛 《辽宁化工》2007,36(6):401-403,406
目前葡萄花油田过渡带的稠油如何开采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微生物能降解油层中的重烃组分,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并且微生物驱相对于其他开采技术成本较低。为了预测评价微生物驱的效果,开廖适合葡萄花油田微生物驱菌种的室内筛选与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驱油菌种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和重质组分含量,有效改善原油流动性并且驱油菌种混合后的降粘效果优于单一菌种;在水驱后采用调、驱菌种相结合,采收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9.
白于山区长*油藏原油粘度高、采出程度低、含水上升率快,历年措施有效率低,亟需一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油藏采收率。微生物采油技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各大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针对长*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结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机理及适应条件,积极开展微生物技术的各种室内试验及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分析了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发展历程与困境,阐述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注气驱油采油技术,热力学驱油采油技术,化学驱油采油技术,微生物驱油技术等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渗透率调剖、提高采收率、清防蜡、原油破乳、浮油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微生物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大部分油藏为稠油,地层胶结疏松。在生产油田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层疏松出砂导致电潜泵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油田生产,给油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油井出砂,快速恢复油井生产是中国海油曹妃甸作业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大修再完井关键技术,结合水力切割技术、套铣技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曹妃甸2井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曹妃甸油田的大修再完井技术,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今后曹妃甸油田油井恢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汪广轮 《云南化工》2019,(1):165-166
我国的大多数油田都已步入了开发后期阶段,生产井含水较高,对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作为油田生产工作的基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油气田合理开发的保障。根据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技术内容,提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上述研究,对数值试井分析技术进行分析,预测现阶段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浩 《云南化工》2019,(2):179-180
为了满足石油企业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阶段也能达到生产需求,就需要采用油气田开发新技术,对油气田开发新技术进行研究,优化油气田现有开发工艺技术,不断提高油气田开发的效果,提高油气田剩余产能,为石油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8):182-183
我国对油田开发以及油田资源是非常重视的,但对油田开发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对于油田的初期开采还是比较容易,但是在对油田的中后期的逐渐开采就会变的非常困难,因此,为了加强对油田的开发力度,就需要对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对油田的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鹏 《辽宁化工》2010,39(11):1194-1196
人工地震采油技术是利用一定的设备在油层附近产生频率很低的机械波,通过声波的特性在油层发生一系列的波动效应,达到多口井增产增注的一种物理采油方法。它是一种适应低渗透、高含水中后期油田开发的比较理想的物理法采油技术。作者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归纳和总结,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内关于微生物驱矿场试验的大部分文献对于增油要因、驱油机理等的阐释不够明确,探索试验过程中各要素与试验结果上的一些重要的关联关系十分重要。故对国内文献发表的18个微生物驱矿场试验按照驱油机理、微生物菌种类型、营养物以及油藏物性分别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几点建议。调研结果将有助于查明实验室研究到矿场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机制,有助于解释MEOR试验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对设计一个规范、系统和可靠的微生物驱矿场试验方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井气柱塞气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油田自91年投产以来,随着油田的开发地层压力逐年下降而气油比呈急剧上升趋势,特别是温米油田出现了大批的高气油比油井,这给目前采用的有杆泵和电潜泵举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吐哈油田气藏为凝析气藏,埋藏深,单井产能低,气井开发滑脱损失较大,井底积液较多,造成产气量的较大损失,目前采用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效果不理想,发泡剂消耗大,泡排作业频繁,排水采气技术成本较高,亟需开发适应油田特点的新型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而本井气柱塞气举能很好的适应高气油比和气井排水采气的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本井气柱塞气举技术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田部分低含水高气油比油井的开发和气井的排水采气提供了有效的举升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8,(12):99-100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采油方式很难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此时,深入的分析我国石油技术并且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升是由技术水平,更好的促进该行业的发展,满足人类对于石油的需求,促进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油田行业的不断发展,可开采的油田越来越少,各石油企业需要研发出一些更为符合当下产能的新的采油技术,充分的对那些难以开发的油藏进行开采,提高各油田的石油开采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王胜新  曹新平  佟国章  李建萍  褚军 《广东化工》2011,38(6):295-296,298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使用现代声发射技术中平面任意三角形阵列的源定位方法,结合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相关的油田地质参数,可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数千米深岩层人工裂缝的变化形态和方位状况,开创性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指导油田开采,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原油产量的目的。文章以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对火烧山油田压裂井监测及彩南油田注水井组监测结果,评价了注水井组的水窜方向和压裂井裂缝的形态、方向及长度,对油田压裂效果评价和油田后期注采井网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