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迈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我国“过度教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人才浪费现象严重。“2001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80%,专科生为40%左右。可以肯定,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从今年就业市场反应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在已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也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浪费现象。“据《2000年中国教育》的统计表明:在专业上用非所学约占14%以上,层次上高才低用约占13%以上,数量上人浮于事,由此造成1/3的人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过度教育”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相对于大众化发展的滞后性。本文拟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的相关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在考察美国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的基础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阶段,并给出了三个数量指标,即精英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15%~50%之间,普及阶段高于50%,同时,还对这三个不同阶段质的变化特征作了规定性论述,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与特征。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1999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由此拉开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序幕。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300万人,毛  相似文献   

3.
4.
燕新 《纺织教育》2006,(6):7-9,12
一、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责任"的联姻二战后,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民主化浪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世界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从理论上讲,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对传统精英教育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的否定,它必然要求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在中央集权管理出现困境、大学实现由"面向政府办学"到"面向社会办学"的转变中提出的。同时,大学在市场化的运作中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承担起由市场赋予的相应责任的重任。因此,"大众化—市场—责任"三者之间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联姻。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通过信贷和资本市场向实体经济传递着。由于这次危机发生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波及的范围广,撼动了全球的经济体,它的影响远大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就业这方面的影响,这次危机冲击的广度、深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比了精英教育阶段与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的思想素质,并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马志强 《纺织教育》2010,25(1):8-10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学科内容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学生个性多样性等特点。但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招生考试对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精英教育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发挥其最大功效。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为此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就业岗位逐渐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基于此,在充分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国家、院校、社会、学生等角度切入,认为共创良好社会就业环境、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截止到2002年秋天,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达到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提高到15%,历史性地跨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综观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国情决定了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发展进程。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方式决定了中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亦存在特殊性,因此,根据其特殊性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道路,是保证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潘懋元先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在其2000年6月出版的著作《潘懋元论高等教育》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转变教育思想、发展民办高等学校、重视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2005年全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36·5万人,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初每年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研究生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已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出发,分析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提出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具体路径。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依据1.单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桂玲 《纺织教育》2009,24(5):72-74
在压力日益加大的中国人才市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就业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黄敏 《纺织教育》2009,24(4):1-3,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在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生源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是,当前的高校招生体制却存在着不适应这些特点的地方。为此。本文提出高校招生多样化、自主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魏娜 《广西轻工业》2014,(11):183-184
全国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现指数增长趋势,给就业市场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压力。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2013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现状给予多维度的思考,希望能在政府、高校、毕业生本人三个层面着手去改变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就业工作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为21%,2006年大学毕业生达到创记录的350万,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将达495万,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一个难题。但实际上,“就业形势严峻”只是一种相对的现象,我国目前仍然不少行业有广阔的用人空间。所谓“就业难”是一定层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就业市场的稳定发展.将农村地区作为我国就业蓄水池,就要把提升农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村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促进农村产业多样化以及吸引优秀人才、社会资本下乡等方面工作作为政策着力点,为农村就业带来新观念、新风气、...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对促进社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和返乡就业原因进行剖析,分别从就业保障政策、高校就业导向、家庭观念视角进行总结,找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梁山 《纺织教育》2010,25(2):4-8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出国劳务、自主创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以及部队招兵等,都是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需要配套相关政策加以支持。高校要进一步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致使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固然很多,诸如社会结构缺陷,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的失衡等因素。但是我们还是要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回到大学生本位上来,切实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努力强化社会实践功能;培养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培养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