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将钢材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和变形后的静态再结晶现象联系起来,由经典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值,推导出静态再结晶率达到50%的时间值,进而确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变形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0.47%C(JIS-S45C)钢稳定奥氏体区内的热变形特性,以收集其高温变形和显微组织演变方面的基本数据。在稳定奥氏体区内,中碳钢在很大的温度(850℃~1150℃)和应变速率(10—3/s~100/s)范国内均显示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晶粒度随稳态应力而单调递减。当$45C试样在850℃和1/s时变形时,经动态再结晶后得到的最小晶粒度为8.3μm。在现象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将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公式化。通过所得之公式估量出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强钢300 M静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300M钢进行单/双道次热压缩试验.通过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和初始晶粒尺寸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大,变形量越大,初始晶粒尺寸越小,则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越大.其中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应变速率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影响较大,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相比较小.基于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建立了300 M钢的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基于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建立了300 M钢完全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并验证了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03Nb马氏体钢(%:0.16C、11.98Cr、0.03Mo、0.22Nb、0.01V、0.12Ni)在950~1 150℃进行应变速率0.01~10 s~(-1),道次间隔1~100 s的二道次热压缩试验。通过总结已发表的各种静态再结晶数学模型,得出403Nb钢静态再结晶激活能Q_(rex)为168.40 kJ/mol及静态再结晶模型t_(0.5)=6.599 9×10~(-10)ε~(-1.6)(?)~(-0.46) d_0 exp(168400/RT)。结果表明,热压缩道次间隔时间短,钢的晶粒粗大,静态再结晶率低;道次间隔时间长,静态再结晶接近完成,大部分为等轴晶粒;在热压缩过程中,剪应变最大的区域再结晶最完全,晶粒最细小。  相似文献   

5.
半钢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  管述哲 《钢铁》1994,29(9):52-57
本文研究了含C1.77%的半钢热变形时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950℃以下进行热变形时,存在一种新的动态再结晶现象:热变形奥氏体不经过形核过程直接碎化为若干个晶粒;其动态再结晶机制是“亚晶界独立生长成为大角度晶界”。在950℃以上或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热变形激活能的值也不同;在950℃以上热变形激活能为648.4kJ/mol,在950℃以下热变形激活能为485.1kJ/mol。  相似文献   

6.
热连轧生产船板钢E36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模拟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连轧生产过程中船板钢E36奥氏体变形区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间隙时间内的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轧制变形间隙时间对静态再结晶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是影响再结晶的最主要因素,在达到轧制变形温度时,随着轧制间隙时间的延长,再结晶软化率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通过金相分析,得出了最佳轧制...  相似文献   

7.
刘文昌  郑炀曾 《特殊钢》1995,16(6):23-25
用热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了32Mn-7Cr-1Mo-0.3N奥氏体钢的动态再结晶,结果表明,在1150℃变形时,奥氏体已完全动态再结晶,在1100℃以下变形时,奥氏体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8.
在Gleeb-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IF钢高温铁素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分析了温度与间隔时间对其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得出IF钢的铁素体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115kJ/mol,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建立了Q235普碳钢动态再结晶及其在硬化区变形时的变形抗力模型。模型计算和实验所测结果吻合较好。压缩实验条件:变形速率为0.01~1.0s-1,变形温度为900~1150℃,初始晶粒尺寸48~85μm。  相似文献   

10.
新型Mn-Cr齿轮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秉新  徐旭东  刘相华  王国栋  胡旋 《钢铁》2004,39(9):54-57,73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程度及奥氏体晶粒尺寸对新型Mn-Cr齿轮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确定了该Mn-Cr齿轮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及应力指数n分别为378.6kJ/mol和5.81,在热轧齿轮钢管穿孔工序中,变形温度为1100-1150℃,变形量为40%~54%,奥氏体处于动态再结晶状态;而在轧管及减径工序中,变形温度分别为1000~1050℃和900-950℃,变形量分别为21%和31%,奥氏体均处于加工硬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速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远志  杨扬 《铝加工》2000,23(3):43-46
介绍了某些材料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形成的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结构中包含着极其细微的动态再结晶晶粒这一现象,指出两种传统的动态再结晶机制都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阐述了目前对这种新动态再结晶机制的进展及研究这咎机制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Cu-P-Cr-Ni-Mo耐候钢高温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0.10C、0.075P、0.65Cr、0.22Ni、0.43Mo、0.28Cu)在应变速率0.01~1 s-1、温度850~1150℃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得出该钢奥氏体区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图,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峰值应力的影响和不同热变形时耐候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真应变的关系,建立了该钢的奥氏体热变形方程、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回归方程和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升高,峰值应力下降;随变形速率增大,峰值应力升高;随Z参数增大即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增加,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和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应变εs均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工业纯铝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特征和微观组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变速率0.01/s下,变形温度为220℃和3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稳态特征,材料只发生了动态回复,当T≥380℃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任同一变形温度460℃,不同应变速率(1/s,0.1/s,0.01/s,0.001/s)下变形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机制是连续动态再结晶和几何动态再结晶,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单峰特征?  相似文献   

14.
Cr对低碳高铌X80管线钢静态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低碳高铌X80管线钢在相同变形工艺条件下的软化行为,采用补偿法计算了试验钢的静态再结晶百分率,分析了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在900℃~980℃,Cr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通过溶质拖曳作用显著降低奥氏体再结晶的进行;Cr的加入还可以增加NbC的固溶度、减小其析出驱动力而延迟其析出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高温压缩实验对316L不锈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热变形加工硬化倾向性较大,在真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应力峰值σp;316L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但只是在局部区域观察到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对动态再结晶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316L不锈钢的热激活能和热变形方程,并给出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以及Zener-Hollomon参数和稳态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高强度钢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4096J/mol,建立了动态再结晶行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是影响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一般在高的变形温度和小的变形速率下,动态再结晶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变形条件对30MnSiV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30MnSiV钢进行高温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的温度、速率及程度均对30MnSiV钢的动态再结晶有影响。获得了30MnSiV钢动态再结晶产生的条件及动态再结晶激活能。  相似文献   

18.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低碳钢Q235的双道次压缩试验,确定了该钢静态再结晶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大变形量下,即使变形温度较低(850~800℃),应变速率较高时,静态再结晶的速度仍然很快.通过静态再结晶可以将奥氏体晶粒尺寸细化至10~20μm.  相似文献   

19.
形变Z因子与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间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晶界迁移机制进行再结晶的材料,其稳定动态昌粒尺寸D取决于形变Zener-hollomon参数(Z因子)。作建立了反映D-Z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St41钢平面应变热变形动态再结晶实验,探讨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的机理。该理论模型为Sellars的经验公式提供了物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形变储存能是动态再结晶晶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冶金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建立了Q235低碳钢的静态再结晶及晶粒长大模型,模型计算和实验所测结果相吻合.压缩实验为双道次压缩,实验条件为:变形速率0.5~2.0s-1,变形温度950~1100℃,变形量为0.15~0.25(真应变),初始晶粒尺寸为56~8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