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荔枝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研究了荔枝酒发酵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 ,荔枝取汁时加入 3 0 0mg偏重亚硫酸钾 /kg果肉 ,将果汁调整至pH4 0 ,可溶性固形物 2 5% ,接入扩大倍数为 11的经驯化的葡萄酒活性干酵母 ,于 2 0℃进行发酵 ,可酿出具有荔枝果香和醇香的干白荔枝酒  相似文献   

2.
以神农架野花蜜为原料,采用自制纯种黑曲、清酒酵母培养的酒母酿造风味独特的蜂蜜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蜂蜜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蜂蜜汁糖度24%,酒母用量32%,酵母营养剂用量0.2g/L,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4d。该工艺酿造的蜂蜜酒醇厚丰满,蜜香与曲香协调,风格突出,营养丰富,酒精度14~15%vol,总酸6.5~6.8g/L,残糖6~7g/L,感官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3.
分析发酵条件对荔枝果酒品质的影响,确定荔枝果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荔枝酒较优发酵茵种为VL2,最适接种量0.5%,起始发酵液pH为4.0,总糖含量20 g/100mL,发酵时问4d,所得成品果酒酒精度12.23(体积比),残糖0.87g/100mL,总酸含量5.94g/L,多酚含量435mg/L,产品色泽淡黄、口感醇和、荔香明显,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4.
蜂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农架野花蜜为原料,采用自制纯种黑曲、清酒酵母培养的酒母酿造风味独特的蜂蜜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蜂蜜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蜂蜜汁糖度24%,酒母用量32%,酵母营养剂用量0.2g/L,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4d。该工艺酿造的蜂蜜酒醇厚丰满,蜜香与曲香协调,风格突出,营养丰富,酒精度14~15%vol,总酸6.5~6.8g/L,残糖6~7g/L,感官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纯牛奶为原料,经除杂、脱脂处理,辅以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发酵剂,液态发酵法生产营养型牛奶酒.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值为4.5,混合菌种比例(酵母菌:乳酸球菌)4:1,混合菌种接种量6%,发酵温度32℃.  相似文献   

6.
芒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春燕  蔡志宁  董华强 《酿酒》2003,30(3):88-90
通过对芒果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最佳发酵温度为20℃,亚硫酸钠的最适用量为40mg/L,含糖量最适宜为19%。其产品澄清、透明、酒度低,具有原果的色泽及香味,保存了天然营养成分,醇厚味美,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出高品质的番茄酒,以番茄汁、葡萄酒酵母、蔗糖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番茄酒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当以产品的酒精度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4℃,干酵母接种量0.2g/L,番茄汁糖度28%;当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2℃,干酵母接种量0.4g/L,番茄汁糖度24%。成品酒不但营养丰富、风味优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酸枣为原料,研制酸枣果酒。试验选择影响酸枣果酒品质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SO2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浸提时间和酵母接种量。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所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SO2添加量80 mg/L,果胶酶添加量为40 mg/L,浸提时间为36 h,接种量180 mg/L。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照试验确定菌种、原料配比和原料处理方法,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液态发酵法酿造荞麦酒的最佳发酵条件。研究表明:经发芽处理后的原料可发酵性明显增强,产酒黄酮含量有显著增加;黄酒活性干酵母发酵能力强于其他几种菌种;甜荞:苦荞为3:2、料水比为 1:2.5、发酵温度 30 ℃、发酵时间 7 d、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 0.5 %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甜荞与苦荞为原料,应用5 L液态发酵罐进行发酵制作荞麦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荞麦酒的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发酵罐发酵荞麦酒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菌添加量0.6%、发酵时间7 d、料水比1∶4(g∶mL)。在此条件下得到酒精度为10.1%vol,总黄酮含量为103.30 μg/mL的荞麦酒。  相似文献   

11.
蜂蜜茉莉绿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炒青绿茶和茉莉花茶为原料,分别在70℃、10分钟和80℃、12分钟条件下萃取制得绿茶萃取液和茉莉花茶萃取液,辅配以天然蜂蜜、维生素C、白砂糖、茶多酚稳定剂、绿茶香精、蜂蜜香精等原料,经UHT137℃、15秒杀菌制得蜂蜜茉莉绿茶饮料。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理化指标及花茶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水平,控制和稳定花茶品质,本文开展了动态监测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番茄醋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番茄为主要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番茄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先对番茄原料进行固液混合酒精发酵,然后固液自动分离,分别进行醋酸发酵,整个生产过程只需一套设备。另外确定了最适发酵温度及接种量。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茶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茶叶加水浸提制得茶汁,将蛹虫草培养基进行糊化、液化和糖化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茶汁和白砂糖,以活性黄酒干酵母为发酵剂,采用液态发酵法酿造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茶酒,试验结果表明,茶酒发酵的最佳条件为:蛹虫草培养基水解液和茶汁的比例为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d、酵母量0.2%、糖度16%、pH值为4.5,该茶酒酒精度为9.7%vo1,兼有茶和酒的香气,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香气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花茶香气成分。结果窨制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呢烯、苯甲醇等。花茶窨制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随窨制时间增加的动态变化趋势可用Logistic、Sgompertz或Exponential方程进行描述。窨制结束后,窨坯经烘焙干燥,香气总浓度损失了约60%,酯类和碳氢化合物损失程度约为醇类香气的4~5倍。烘焙过程中香气发生化学变化,部分芳樟醇被氧化形成芳樟醇氧化物,萜烯类化合物发生异构化。茶坯吸附不同香气作用方式不同,吸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吸附苯甲醇、乙酸苄酯、α-法呢烯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结论本研究为优化花茶窨制工艺参数,提高花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及抑制肝癌和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茉莉花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窨制过程的茉莉花茶样本进行分析;利用四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m,MTT)测定茉莉花茶抑制肝癌和胃癌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本研究从茉莉花茶中鉴定出8种酚酸类及其衍生物、7种儿茶素、2种原花青素二聚体和6种黄酮醇苷类化合物。茉莉花茶细毛尖在窨制花茶过程中,其含有的黄酮、总儿茶素、生物碱、咖啡碱、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逐渐下降;茉莉花茶龙峰在窨制成花茶过程中,其总多酚、可可碱、E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GCG和ECG的含量逐渐上升,茶碱、没食子酸、GC含量则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窨制次数的茉莉花茶各自聚为一类。MTT结果显示,茉莉花茶细毛尖和龙峰的水浸出物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IC_(50)分别为264.81~272.69μg/mL和377.46~435.95μg/mL,抑制胃癌细胞细胞BGC823的IC_(50)分别为42.49~46.35μg/mL和24.85~57.57μg/mL。茉莉花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强于肝癌,细毛尖窨制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先下降后上升;龙峰窨制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15.5%,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45.3%。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茉莉花茶的抗癌功效,明晰了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癌功效的变化,为消费者正确认识茉莉花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梨酒既保留了梨的营养价值又具有梨的特色风味。该文主要对梨酒酿造过程中涉及的工艺环节进行了介绍,涉及梨品种的选择、原料预处理、发酵菌株、发酵条件等方面,同时简述了梨酒香气组成及其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梨酒研制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叶蛋是一类美味可口、备受欢迎的蛋制品。本研究利用茉莉花茶制作茶叶蛋,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茶叶蛋香气成分,为提高茶叶蛋风味品质奠定基础。制作的茶叶蛋香气成分包括脂肪烃类(35.7%~49.6%)、醛类(7.8%~12.4%)、苯环化合物(7.2%~9.9%)、醇类(0.3%~4.9%)和含N化合物(0%~2.4%)等,其中脂肪烃类化合物对茶叶蛋香气没有贡献,醛类(壬醛、癸醛、苯乙醛)和含N化合物(氨茴酸甲酯和吲哚)等对茶叶蛋香味的形成有较大贡献。与其他蛋制品相比,可以从茉莉花茶茶叶蛋中检测出苯甲醇、吲哚、氨茴酸甲酯和α-法呢烯四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表明采用该制备工艺制作的茉莉花茶茶叶蛋,能够有效地将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转移到茶叶蛋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特种茉莉花茶四窨之后各窨次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方法测定6种福州特种茉莉花茶(条形、松针形、扁针形、卷条形、圆形、束形)四窨次之后茶坯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茶汤的电导率和色度值。结果各花色特种茉莉花茶间窨制时各项指标存在差异;随着窨次的增加,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较小,其余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大且趋势因花色而异。结论不同花色特种茉莉花茶茶坯的外形、茶树品种、采摘嫩度和加工工艺等决定了其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窨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可为窨花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 Nose型电子鼻在区分和判别特种茉莉花茶香气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福州特种茉莉花茶为对象,以i Nose型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为指标,对不同厂家、不同外形的特种茉莉花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厂家的成品茉莉花茶能够被有效区分;同一厂家不同外形成品茶间香气风格相近,故区分不明显;窨制过程样与成品茶的香气品质存在差异,故被有效地区分。电子鼻响应值能够实现对同一外形不同厂家间、不同窨次间的区分,但区分效果因外形而异。Fisher判别分析显示,本文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回代验证正判率达到100.0%,交叉验证正判率为86.1%。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特种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区分和识别,可为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