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从前每次跟儿子上街,他对那些洋快餐都很“感冒”,总是嚷着要吃。我对他说的“那些洋快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旁风。最近,在我“研制成功”几款安全绿色的“洋快餐”食谱后,儿子欢喜的不得了,隔不了几天就嚷着要吃妈妈做的“洋快餐”!  相似文献   

2.
赛烤鸭     
《中外食品工业》2008,(5):48-48
推荐理由:我给这道菜起名为“赛烤鸭”,因为创作这道菜的灵感就源于“北京烤鸭”这道名菜。吃烤鸭一般只能到饭店去吃,因为制作工具的限制在家中烤制鸭子不太容易,于是我把其中鸭肉用酱五花肉代替,老公和儿子吃过后都称赞我敢想敢做,味道还好。  相似文献   

3.
黄天罡 《北京纺织》2012,(1):240-241
寿司是日本的特色美食,就好像西方的牛排与皮萨一样。如果能用到一些西餐的做法去装点寿司的话,想必很多人没有吃过,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良操作。其实别说是西方人,即便是同为亚洲的中国人,也有很多很难接受纯粹的日本饮食,吃日本菜的感觉是需要不同的消化系统来承受。  相似文献   

4.
正寿司是日本的特色美食,就好像西方的牛排与皮萨一样。如果能用到一些西餐的做法去装点寿司的话,想必很多人没有吃过,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良操作。其实别说是西方人,即便是同为亚洲的中国人,也有很多很难接受纯粹的日本饮食,吃日本菜的感觉是需要不同的消化系统来承受。  相似文献   

5.
莫劳 《中国食品》2007,(7):44-45
走进环境优雅的西餐厅,享受一顿美味可口的西式大餐,让身心在美食中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惬意。如今,吃西餐已不光是一种情调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西式美味中品味着生活的真谛。然而,吃西餐有着很多的讲究,如吃西餐应注意的礼仪、西餐餐具的使用等等,就连在西餐的点菜上都有着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西餐点菜的技巧,让您也成为西餐桌上的点餐高手。  相似文献   

6.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的举止……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不至于有失体统,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吃西餐的礼仪。  相似文献   

7.
佳节未到,我那些饕兄餮弟已纷纷来电,吵着要到我家聚一聚。我知道,“聚”的真正用意是想“涮”我一顿,谁叫我夫妇都是烹饪爱好者呢!放下电话深感为难,吃一顿倒无所谓,但他们年年来“相聚”,次次需“换味”,我实在有点“江朗才尽”,不知道烧哪几只菜才能讨得老饕肠满心喜。晚上和丈夫姜先生说起,他倒满不在乎地叫我“别发愁”,他说,现在人的吃劲不像以前那样猴急了,也不再必须八冷八热四大菜二道点心一只汤了;但他们都是上海滩上“老吃客”,我们须搞几只连酒店饭馆都小大见得到的小菜。夫妻一阵  相似文献   

8.
老冰棍儿     
李舍 《饮食科学》2007,(10):42-42
每年夏天我都要给儿子买上几次冷饮。其实说冷饮是买给儿子的,有点不公平,因为儿子没有我吃得多。每次冷饮买回家,我就以母亲的权威给儿子做好了种种规定:每周只能吃两根:运动后不许吃;饭前饭后不许吃。儿子虽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执行。而我却常常背着儿子偷偷吃上一根。想起我小时候常嘟起嘴抱怨:“当妈妈真好,想干吗干吗。”不知因为吃不到冷饮而撅着嘴的儿子,有没有我当年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漫画6则     
理由 儿子:“爸爸,今天我不想上学。” 爸爸:“怎么啦?” 儿子:“上周农场死了只鸡,第二天中午就吃‘红烧鸡’。三天前农场死了头猪,第二天中午就吃‘红烧猪肉’”。 爸爸:“那又怎么啦?” 儿子:“昨天我们英语老师去世了。”找便宜的 有一对夫妇坐在车里,妻子开车,丈夫坐在一旁。突然,妻子失声叫道: “糟糕,刹车好像失灵了!” “冷静些,尽量找个便宜的东西撞吧!”也是枕头下 今天是尼克的生日,晚上临睡前,尼克要妈妈再给他一块蛋糕,妈妈不同意。“尼克,你吃得太多了,不能再吃了”“妈妈,那我把蛋糕放在枕头底下可…  相似文献   

10.
感受郎士达     
尚未抵达新加坡,便听说那里是个“美食之都”,东、西方的各种美食基本,若不饕餮一番,就可惜了此行。到了新加坡一看,比起家乡重庆来,新加坡不算大,坐出租车游逛,只是要个把小时便将主要的景点逛完了。这时我们想到了吃饭的事。“请带我们到一家特色餐厅就餐”不一会儿,那辆桔黄色的出租车便“嘎”地一声停在了滨海的“郎上达”(又译“孤独之星”)门前。在西方居住的时间不短,因此我对‘郎士达”并不陌生——这是一家从美国西部发源.以经营西餐正餐为主的连锁餐馆。但我一向对西餐不感冒,故而至今尚未光顾过“郎士达”。没想到…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比较喜欢吃西餐,喜欢西餐厅的幽雅闲静,喜欢吃西餐时的那份自在、独立、旁若无人的感觉。但是,如同世间有方有圆一样,吃西餐也是有规有矩的。而且这规矩贯穿到了每一个细枝末节。 第一次领教西餐的规矩是在海德堡一家西餐厅。那天我有点感冒  相似文献   

12.
美国牛排餐     
元月七日傍晚,我从旧金山返回洛杉矶,洪风到我下榻的老爷旅社(Royale inn)来邀我共进晚餐。风兄征询我意见:“你要吃四川菜、广东菜呢,还是上海菜?或者吃美国牛排、澳洲羊肉、日本鱼生,韩国烧烤?”风兄还热情地告诉我,在美国,世界各地风味菜应有尽有。“笃定由你挑喜欢的吃。”听完风兄所言,我竟毫不思索。脱口而出:“吃美国牛排。”“到美国最重要的就是品尝正宗美国风味。好多人到美国来吃不惯美国菜,要吃中国菜,真是太煞风景了。在异国吃中国菜又怎比在中国吃中国菜,来得正宗入味呢?再比如吃日本鱼生,韩国烧烤、澳洲羊肉,又怎比得上到韩国去吃烧烤,到日本去吃鱼生,到澳洲去吃羊肉呢?”听完我的一席“高论”,风兄竟大为高兴,连说“讲得好,讲得好,有些人到这里来吃小笼,吃好后抹抹嘴巴讲,没有上海城隍庙的南翔小笼好吃,这也太没有意思了。” 自备小车在美丽的夜幕笼罩下的洛杉矶东转西弯,  相似文献   

13.
刘辉 《烹调知识》2009,(9):56-57
现代社会,吃西餐是免不了的。但身为华人,总觉得吃中餐才适合自己的口味,西餐总是隔了一层,多少有点不容易接受。如果想逐渐适应各式西餐,“港式西餐”倒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兰桂坊正好给本地华人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澳洲,我对洋人吃的东西和吃的方式一直都很关注。关注的动机,说好听的,这是我在从饮食的角度来结识一种全新的文化.但是.说实在的,这可全是因为我在“恶劣”的环境下,自己日日辛苦炮制中餐实在不易,只望能多开发新品种,早日解脱。所以,为了糊口,我这探索文化的态度就很是积极进取,而且迫切。不过,结果例经常是以败坏胃口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的文化L的收获。澳洲风味一欧洲十中国十东南亚十澳洲土特产现在人们很难说清究竟什么是澳洲菜的风味。在过去,土著人的饮食单纯而健康叫一八世纪,欧洲人带来了以个市内、土豆、面包为…  相似文献   

15.
电爆葵花     
葵花籽,在我们辽西乡下,老百姓很少说它的大名,而都叫它的小名:“毛子嗑”,也有的嫌三个字叫着费事,索性就叫它“毛嗑”。据上岁数的人讲,当年老毛子(俄国人)特别喜欢吃这东西,走到哪都爱揣着点儿葵花籽吃,所以就叫毛子嗑。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确切,但打我记事起,就看见很多人家的房前屋后,  相似文献   

16.
莫劳 《中国食品》2007,(6):32-33
随着西饼屋越来越流行,各种各样的面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早餐、午餐、下午茶都充斥了面包糕点的影子。面包之于西餐就相当于丈夫之于妻子。缺少了面包的西餐,无异于温柔娇美的妻子失去了强壮而体贴的丈夫,那该是何等的愁苦呀!那么,这西餐中的大丈夫——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为您讲讲面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致贾大师     
尊敬的贾大师:我是一名热爱烹饪事业的厨师,您的鼎鼎大名我早些年就耳熟能详了。我曾经如饥似渴地拜读您的大作《斑鸠与鸽子的烹调宝典》,直到现在我都能将您的名篇《公蟹与母蟹的吃法》倒背如流。您渊博的学识让我等小厨师佩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请您不要冷落我这个心直口快的晚辈,我知道您老从来都是慧眼识珠,不然怎么可能门下收罗了那么多的弟子?我知道这几年您是贵人多忘事,所以我才不得不提醒您,上次您就屈尊光临过我所在的饭店。您的光临真的是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叫蓬荜生辉。当然,您是应我们老板的要求才降身价给我们做了那么精彩…  相似文献   

18.
幽默7则     
《饮食科学》2001,(6):43-43
我要赢者 一次,有一位客人进入餐馆,他点菜要一只两磅重的龙虾。“服务员,”他指着端上来的菜说,“这只龙虾怎么会只有一只爪?” “对不起,先生,”服务员回答说,“因为有时龙虾在水槽里会打架。” “这样的话,”顾客说,“把打赢的那只给我拿来吧。” 绅士风度 我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每次有好吃的,两人争抢激烈。女儿年幼抢不到手,常常哭哭啼啼。 一天,小姨子送来一块大蛋糕,为使他俩都高兴,我对儿子说:“吃东西要有绅士风度。”看着儿子不解的样子,我又解释道:”就是将蛋糕切成两片,大的一片给妹妹吃。” 儿子点点头,…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因事去晋北农村,曾在朋友家小住数日,其间吃过一顿“杨毛儿”饭,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杨毛儿”是杨树在春天吐叶前抽出的红褐色似穗的絮,对此人们也许不会感到陌生,但吃过“杨毛儿”的人恐怕不多吧?记得当时高清明还有几天,正值杨毛儿最多的时候。一天早晨,友人的母亲早早出了门,待我们起床时,她已拉回来一篮子鲜嫩的杨毛儿。我不解地问:“捡这做什么?”她说:“做菜吃啊,你肯定没吃过。”从小便与杨树为伴长大的我,确实是头一回听说杨毛儿还可以吃。后来才知道,每年这个时候,这里几乎家家都要吃杨毛儿菜,这似乎…  相似文献   

20.
这年月,生活富裕了,每天饭桌上都少不了肉啊鱼啊什么的,不仅少不了,甚至这类荤菜都吃厌了,反倒要吃些山竽爪、南瓜滕、藕杆甚至野菜之类的东西。我家那个上小学的儿子就特别喜欢吃山竽爪,而唯一喜欢吃的家常荤菜就是鸡。每个星期,我总得买一两只鸡烧给儿子吃。每回儿子都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是羡慕——不仅仅是羡慕儿子的味,更羡慕儿子“想吃鸡就有鸡吃”的生活条件。 我上小学和中学时,因为家境贫寒,除了过年过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