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肴漫话     
茶,是当代最佳康乐饮料,也是倍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低热量、高营养、具有保健功效的天然食品。茶叶这一古老的饮料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各种新型的茶茗饮料、茶茗食品,诸如美国的冰茶、日本的茶水罐头,中国的药茶、茶酒、茶糖果以及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茶叶菜肴相继问世,应运而生。以茶叶作为调料或主料烹制的菜肴,既保持了各大菜系的特色,又融入了茶叶的芳香,风味独特,别具韵味。以茶为餐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记载。《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晋书》说“吴人采茶煮…  相似文献   

2.
茶叶入馔,古已有之。据唐《茶赋》载,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曾提及:“翁同铄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山家清供》里介绍的名菜)匹配。”  相似文献   

3.
茶叶作为饮品已为人熟知,说到吃,恐怕知道的较少。其实,茶叶完全可以吃,以茶烹制的茶撰,茶香清雅,风味独特,祛病健身,香遍南北,茶叶饭、茶面条、茶味糕点、茶叶饼干、茶叶粽等,更为人们所喜欢。 我国民间不少地方把茶列于大米之前,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最早的茶叶是作为食用的,春秋时,有“伐而掇之”、“其甘如荠”(《诗经》)的吃茶习惯,即砍倒茶树摘鲜叶煮熟吃。魏晋时,吃茶更有茶叶和大米混煮吃的“茗粥”和茶叶与中药材、糯米熬成糊状的“茶苏”,而唐宋则盛行吃“茶饼”,…  相似文献   

4.
茶诗谈趣(十)———茶香习习入诗章(下)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余杭瓶窑311115)二、“芳”入诗章益清雅芳:香气,香味。五代刘兼《从弟舍人惠茶》:“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意思是:为了向你求好茶而呈献杂乱无章的词(芜词),而你果然赐...  相似文献   

5.
欧阳军 《烹调知识》2013,(10):16-18
在我国闽南和台湾,人们把茶列于大米之前,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在四川、安徽、江西、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此叫法。可见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地位很高。我们这里说的“吃茶”却真是把茶叶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下去。据史书载:“萍人(江西)饮茶,于他地不同,其敬客皆进以新泡之茶,饮毕,复并茶叶嚼食。”在湖南的一些地区,人们有连汤带叶吃茶的习惯。据徐珂《清稗类钞》“长沙人食茶”一条说:“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  相似文献   

6.
饮茶漫话     
茶史拾片我国发现并利用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在唐以前的文史资料中并没有“茶”字 ,而只有“荼”字。“荼”古作野菜 ,因其味苦又叫苦菜。《诗经》对这种苦菜多有记述 ,如“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周原忽忽 ,堇荼如饴”。“荼”在古时又作“苦” ,如“采苦采苦 ,首阳之下。”中唐以后的文献记载开始出现“茶”字。茶有许多别称 ,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有较详细的介绍。今只保留同义的“茗”与茶 ,余皆不见再用。茶最初只产于蜀地。秦取蜀后才得以移植各地。茶作为饮品 ,初始只是入药 ,用以清热解毒。三国时 ,华佗在《食论》中有“…  相似文献   

7.
王赛时 《烹调知识》2000,(11):28-29
唐朝之前,南方人饮茶还多少保留着采鲜叶而煮饮的方式,如杨华《膳夫经手录》就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因鲜茶叶存贮、运输都极不方便,所以,人们开始使用各种方法加工茶叶,使之干燥成型又不失真味。《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三国魏人张揖《广雅》云:”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芼之。”这是有关制造饼茶的最早记录。同书又引晋人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有“前得安州干茶二斤”的记载,估计这里的干茶是  相似文献   

8.
喝茶治百病     
我国盛产茶叶,根据记载,茶叶很可能是最早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发现的。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三皇本纪》中提到:“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里提到的“赭鞭鞭草”,人们认为便是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开始便与医药联系在一起了。战国早期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的《增广本草》进一步指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充分说明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唐代陈藏器在巨著《本草拾遗》中极力推崇茶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淳照年间日本学者荣西禅师,在他的《养生记》中曾说:“茶乃养生之仙学也,延年之妙方也。” 《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约翰·温斯伯格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茶内所含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书籍速览     
《中国食品》2012,(4):63-63
《茶经(经典珍藏本)》 作者:(唐)陆羽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茶经》成书于唐代,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  相似文献   

10.
刊首絮语     
刊首絮语本刊编辑部《茶叶机械杂志》经国家科委批准,终于公开面世了。她的面世又为“茶林”增添了一棵新植株,为“机群”增添了“个新品种,也为“茶”、“机”的丰收增加了一分新希望。《茶叶机械杂志》是由《茶机设计与研究》(内刊)发展而来的。回顾我们创办内刊的...  相似文献   

11.
茶诗谈趣(九)———茶芽的形象比喻(下)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研究所311115)九、以形形色色的词直接修饰茶芽或借喻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芽。”宋徐玑《监造御茶有所争执》:“雪芽细若针,一夕吐清奇。”(以雪状白)宋...  相似文献   

12.
茶的保健作用王浩(安徽省枞阳县科技研究所246702)中医历来十分重视茶叶的药用功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载:“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轻身、明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业的世界之最(续三)陈杖洲(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513000)91.中国是最早总结出茶叶采摘标准的国家。《茶经》载:长出三枝、四枝、五枝后,选择最好的中枝采之。”有选择即有标准。92.中国是最早确定茶叶采摘期和采摘时间的国家。《茶经》载:“凡采茶...  相似文献   

14.
茶诗谈趣(九)———芽叶的形象比喻(上)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研究所311115)历代诗人赋茶之芽叶以许多华丽的名称,并将其编织成许许多多优美的茶诗。下面就各种比喻的茶诗作一分述,供鉴赏。一、以粟粒、麦粒、谷粒、暗粒喻极细茶芽宋苏东坡《荔支叹》:“君不见...  相似文献   

15.
一座国家级的茶叶批发市场——九江七茗茶叶市场,近日在江西九江工业园内开始动工兴建。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用地10O亩,由九江市政府外资办九江市七茗茶叶有限公司与章氏华泰有限公司(港资)共同投资。该市场将兴建包括茶文化博物馆、品茗中心、茶艺演出广告在内的茶文化旅游中心。全部工程预计用两年半时间建成。该项目的兴建,将使九江再次成为我国闻名的茶市场。九江兴建全国最大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16.
应当大力提倡多饮茶王浩(安徽枞阳县科技研究所246702)茶是三大饮料之一。茶的保健作用自古就有记载。从仰韶文化时代至神农时代,就已发现茶树鲜叶可解毒。东汉华陀《食论》、唐《本草拾遗》等均有对茶的记载,唐陆羽《茶经》对茶的记载则更为详尽。据明顾之庆《...  相似文献   

17.
茶诗谈趣(一)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编辑先生从丰富和活跃刊物内容角度考虑,约我写些茶文化方面的文章。茶文化内涵丰富,而最为琳琅满目者莫过于茶诗。故想以“茶诗谈趣”为题作点系列介绍,供《茶叶机械杂志》读者在紧张工作之余,边喝茶调息,边品味这些茶...  相似文献   

18.
程柱生 《美食》2005,(3):46-46
茶叶自古就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将其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皇帝曾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禅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而且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还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相似文献   

19.
winnie 《上海调味品》2011,(9):24-34,36-47
以茶入馔,不是现在才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原料里包含了茶的糕饼点心统统叫做“茶食”,用茶做的菜叫“茗菜”,加了茶的粥叫做“茗粥”。秋季天气干燥,而茶菜滋味平和,可以缓解秋燥。  相似文献   

20.
以婺源茶树群体种为研究对象,参照当地茶叶制作工艺制得婺源名优绿茶(婺源仙枝、婺源茗眉、婺源特供)、婺源红茶和婺源白茶5种成品茶,并对其进行主要生化品质分析、挥发物检测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5种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均符合该类茶的品质特点,同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儿茶素(catechin,C)的含量较高。感官审评和挥发性组分分析发现,婺源仙枝含有较高比例的顺-己酸-3-己烯酯和β-芳樟醇并表现出“栗香”的香气特点,婺源茗眉及婺源特供则含有较高含量的香叶醇、β-芳樟醇、吲哚、水杨酸甲酯并呈现出“清香”的香气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