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移动IPv6快速切换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对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实现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结合使用链路连接触发器和快速路由器公告,实现了将无线接入点链路地址快速映射成其连接的接入路由器信息,并且使用接入路由器信息缓存机制来优化切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达到了很好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2.
由移动IPv4技术发展而来的移动IPv6技术应用前景可观,但其存在诸多问题,如移动节点在不同网络间移动带来的网络切换问题,切换过程中地址重复检测的延迟问题等.基于层次化的移动IPv6,详细阐述了目前移动IPv6的几种切换技术,并对现有的几种切换技术在切换时延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层次型快速切换技术有更小的切换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3.
移动IPv6切换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v6(MIPv6)切换技术是MIPv6关键技术之一,实现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多媒体业务(如语音、视频等)的无缝切换是其最终目标。根据MIPv6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其切换技术进行综述,提出了影响切换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移动IPv6快速切换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论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实现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结合使用链路连接触发器和快速路由器公告,实现了将无线接入点链路地址快速映射成其连接的接入路由器信息,并且使用接入路由器信息缓存机制来优化切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达到了很好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5.
移动节点在两个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而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快速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切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减小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M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MIPv6中移动节点切换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免重复地址检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重新划分IPv6地址的64位接口标识符为1位移动标识位、32位家乡代理IPv4地址和31位随机数,可保证移动节点接口标识符在全网的唯一性,使移动节点在不同链路切换过程中不再需要重复地址检测,进而可有效提高移动节点的切换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需要进行任何重复地址检测即可完成移动节点无缝切换,且缩短移动节点切换时延约25%。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自组网移动切换方案IMHM.在没有基础设施的MANET中,IMHM实现了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永久性,即用户采用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与移动节点保持通信,无须参与移动切换过程,移动节点的移动过程及转交地址变更过程对用户透明.对AODV和IMHM的移动切换代价和移动切换延迟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MHM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车载网络移动切换方案MHRD。MHRD提出了基于路域的车载网体系结构,与现有的车载网体系结构相比,路面移动节点的移动切换次数大幅度降低。MHRD中,路面移动节点通过其经过的一跳范围内的接入节点获取转交地址,无须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即可确保转交地址的全球唯一性,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对MHRD的移动切换代价和移动切换延迟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HRD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数据包丢失率更低,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而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6的应用;可见,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乒乓移动作为移动网络中的一种典型移动方式,对切换尤为敏感.本文在详细阐述了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仿真工具NS-2模拟了基于乒乓移动的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证明此种策略在乒乓移动情况下存在严重的通信中断.最后针对乒乓移动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限时保留地址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乒乓切换(移动节点频繁地在PAR和NAR间频繁切换)时,现有的预测式FMIPv6存在着时延大、丢包率高、信令冗余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定义了新的Hop-by-Hop 选项报头TM, PCoA表和双向隧道表,并将TM捎带在NAR向PAR发送的最后一分组数据包的确认中,告知PAR,MN将不久会移回PAR域,以便PAR提前准备好其与NAR之间以前建立好的双向隧道,从而达到MN的快速和平滑切换。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移动用户的QoS。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俊  陈健  陈炯  潘雪增 《计算机应用》2006,26(2):299-0302
层次移动IPv6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需要的时间占IP层切换延时的绝大部分。提出了一种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引入链路转交地址池和区域转交地址池,从地址池直接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实验表明,相比层次移动IPv6协议,有效缩短了切换延时。  相似文献   

12.
移动IPv6标准比移动IPv4在移动性、安全性、扩展性和路由效率等很多方面有了明显改进,成为解决移动IP潜在的最优方案之一。而切换是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透明、平滑、快速的网络切换是保证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网络连接的基础。该文基于Linux系统建立了移动IPv6实验床,对其MAC层、IP层切换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根据对比实验研究,得出无线网络ESSID和频道等因素对切换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各主要切换步骤的时延分布,提出了改进切换性能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IPv6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所需时延大、丢包率高和无错误恢复处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定义预测信息表和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移动节点(MN)在移交切换前,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目的接入路由器(TAR),以便TAR提前完成其与交叉路由器(CR)的LSP建设,从而实现MN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另外,所提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该方案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对LSP拓扑结构的改进和采用双播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切换丢包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小于现有方案,且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v6与SIP的终端移动网络切换延迟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对终端移动的支持,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实验环境下,重点分析了重复地址检测DAD(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非平滑切换等对移动IPv6、SIP终端移动的网络切换延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中越区频繁、切换速度快、丢包延时等问题,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的自身特点,将移动IPv6切换技术与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在快速切换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切换方法,为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缩减了移动检测、转交地址配置和重复地址检测的时间,提高了切换效率,解决了由于快速频繁切换而导致的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和切换延迟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层次移动IPv6(HMIPv6)融合的方案仍然存在时延大、丢包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MPLS的HMIPv6方案。本方案通过将多播技术应用于移动锚点(MAP),并且在切换完成之前提前完成新链路上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建设,实现了移动节点(MN)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使得在切换过程中大大降低服务中断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链路建立完成之前数据包不被丢失。最后通过NS-2仿真与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案跟现有方案相比能够大大减少移动过程中的丢包率和传输时延,提高移动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