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轿车用PVC密封条软质粒料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合度为 2 5 0 0、40 0 0的PVC树脂为基础树脂 ,与高分子改性剂、增塑剂等共混制得轿车用PVC密封条软质粒料 ,并着重考察了改性PVC的配方、产品性能及造粒工艺。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PVC浆料粘度对汽提效果、产品质量以及回收过程中VCM /H2 O气束对PVC粒子夹带的影响 ,表明PVC树脂的表观密度低于 0 .4g/mL、粒径小于 5 0 μm时容易出现夹带现象 ,只有在浆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剂 ,才能降低VCM /H2 O气束对PVC粒子的夹带。指出在生产不同牌号的PVC树脂时 ,需加消泡剂的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PVC树脂中VCM脱吸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改进措施 :(1)减少分散剂用量、加入低分子质量、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 (LL - 0 2 ) ;(2 )在聚合配方中添加NH3·H2 O和NH4 HCO3;(3)当聚合釜压力降为 0 .15~ 0 .2 0MPa时加终止剂 (此时转化率在 85 %以下 )终止反应。采取改进措施后 ,改进了PVC树脂颗粒的皮膜结构 ,使PVC树脂中残留的VCM含量小于 5× 10 -6,达到了无毒级PVC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万里  薛泓林 《塑料科技》2020,48(10):29-32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通过加入有机硅树脂制备具有高效阻燃防腐蚀性能的PVC电缆材料。由于有机硅树脂较好的相容性,改性PVC电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未发生明显的下降,仍保持在15 MPa以上。同时,热力学性能表明,5~#样品(有机硅树脂含量9%)的热力学性能最好。阻燃结果表明,改性PVC电缆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均高于纯PVC,并且5~#样品的LOI值最高可达27.3%,说明有机硅树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PVC电缆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PVC电缆材料在经过一定工作时间的老化腐蚀后,其拉伸强度和阻燃性能仍比较稳定,说明其相对于纯PVC电缆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生产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聚氯乙烯树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 2 .5万t/aPVC生产装置上实现了纳米碳酸钙与VCM的原位聚合 ,生产出的PVC树脂的表观密度为 0 .5 7~ 0 .6 1g/mL ,增塑剂吸收量为 19.0 %~ 2 5 .6 %。随着纳米乳液的增加 ,聚合时间缩短 ,树脂白度增加。当纳米PVC用量分别为 0、3%、4 .5 %时 ,其最大扭矩分别为 32 .2 6、2 9.19、2 7.4 8N·m ,平衡扭矩分别为 17.6 5、15 .34、14 .4 8N·m ;当纳米PVC树脂用量分别为 3%、4 .5 %时 ,测得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 38.5、6 8.9kJ/m2 ,6 9.2、74 .8MPa ,81.0、85 .0℃ ,而用普通PVC测得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5 .5kJ/m2 、6 1.9MPa、79℃。  相似文献   

6.
《塑料工业》2003,31(7)
PVC/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采用溶液共混或熔融共混技术实现了PVC与层状硅酸盐在纳米尺度上的有效复合。其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 /CN 14 0 0 2 2 8A ,2 0 0 3 -0 3 -0 5  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该组合物能改善含有无机填充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再循环性 ,并且热氧化稳定性及气味、色相稳定性良好。 /CN 14 0 0 2 3 8A ,2 0 0 3 -0 3-0 5  高强高韧高密度PE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超声波作用下 ,绢英粉、白云母、碳酸钙、二氧化钛等无机粒子得到良好的解团聚和分散 ,其表面可被双官能团硅烷包覆 ,从而在辐照HDPE基体中获得良…  相似文献   

7.
世界PVC供需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世界PVC树脂的供需状况 ,详细介绍了东南亚、远东、中东、欧洲及美洲地区PVC行业市场的情况。 2 0 0 1年全球PVC树脂产能 331 3万t,其中产能最大的是亚洲 ( 1 4 76万t) ,其次是美洲地区( 94 5万t) ,第三是欧洲地区 ( 82 9万t)。  相似文献   

8.
2001年国内PVC市场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总结了 2 0 0 1年国内PVC市场情况 ,涵盖了PVC的价格、产量、原料、进口量、经济、行业指标数据等一系列问题 ,并对 2 0 0 2年PVC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指出 2 0 0 1年我国PVC(不包括糊树脂 )的实际产量约 2 95万t,比 2 0 0 0年约增加 4 2万t;国内进口量约 192万t ,比 2 0 0 0年约增加 4 7万t ;出口量约 2万t,比2 0 0 0年约增加 1万t。 2 0 0 1年PVC价格波动比较频繁 ,从年初的 6 5 5 0~ 6 85 0元 /t下跌到年末的 4 35 0~4 6 5 0元 /t,降低了 2 2 0 0元 /t,预计 2 0 0 2年PVC的价格会有所回升 ,但利润不大  相似文献   

9.
缪晖  袁茂全 《聚氯乙烯》2002,(1):11-14,26
介绍了高醇解度、高粘度聚乙烯醇 6 35与分散能力较强的其它分散剂按一定配比复合后的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 :采用复合分散剂 ,可在保持PVC树脂具有适当孔隙率的前提下 ,提高其表观密度 ;采用KH2 0 /6 0SH5 0复合分散剂在 10L釜中制得的PVC树脂表观密度约为 0 .4 6g/mL ;采用 6 35 /B72或 6 35 /F5 0复合分散剂制得PVC树脂的表观密度可比采用通用分散体系提高 10 %~ 15 % ,且水油比减少 ,增塑剂吸收量提高。分析了影响树脂表观密度和颗粒形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品开发     
《广州化工》2011,39(19):156-157
高档PVC糊树脂亟待开发 我国PVC糊树脂主要用于生产人造草、地板草、地板卷材、壁纸、汽车内饰材、胶粘剂、油墨等。近年来其需求量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PVC糊树脂的表观消费量为37.0万t,2008年增加至41.5万t,2009年大幅增加至52.9万t。2010年达到55.2万t。我国生产的PVC糊树脂大多是通用型产...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HTM2012甲基锡热稳定剂在PVC—U型材中的静态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与4种同类产品相比,使用HTM2012的PVC~U片具有较优的初期着色性能和优越的加工流变性能。PVC—U型材制品检测报告显示,使用HTM2012的PVC—U型材产品完全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并通过美国AAMA认证,HTM2012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强 《聚氯乙烯》2012,(2):27-29
比较了ACR接枝VC共聚树脂与CPE对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给水用PVC-U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PE相比,ACR接枝VC共聚树脂可降低PVC干混料的平衡转矩,缩短塑化时间,节约能源消耗;②对于Φ32、Φ110给水用PVC-U管材,添加ACR接枝VC共聚树脂生产的PVC-U管材性能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且综合性能全部优于添加CPE生产的PVC-U管材。  相似文献   

13.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白度颜色测定仪等设备,研究了钙/锌复合稳定剂中钙/锌比以及不同锌盐和硬脂酸钙的复配对PVC—U制品动态热稳定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a):m(Zn):5:4、加工温度为180℃时,PVC—U体系的动态热稳定时问为767S,具有良好的协同稳定作用;4种锌盐对PVC—U动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顺序为:硬脂酸锌〉月桂酸锌〉硼酸锌〉乙酸锌,4种锌盐对PVC—U的加工流变性能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4.
热稳定剂是PVC-U异型材配方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组分,它能提高PVC-U在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但是仅有热稳定剂并不能完全满足PVC-U异型材在整个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要求.以铅系稳定剂为例,在PVC-U异型材配方中添加适当的抗氧剂,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PVC-U异型材的焊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赵晓燕 《聚氯乙烯》2009,37(12):20-23
将德国DIN1055中抗风压的计算方法,与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中抗风压性能的规定相结合,找到计算PVC门窗抗风压的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时敦璞 《聚氯乙烯》2012,40(7):32-34
分析了PVC-U管材生产中壁厚的重要性、PVC-U管材挤出模现状,依据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了PVC-U管材挤出模模口间隙及离模膨胀率,探讨了离模膨胀率的影响因素,给出了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了复合光稳定剂JC-568在PVC-U型材中的耐候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复合光稳定剂JC-568用于PVC-U型材,适用于一般加工要求,可促进塑化,表现出明显的光、氧稳定作用;PVC-U型材制品经6 000 h老化后,各项指标满足GB/T 8814-2004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际聚合物材料杂志》2012,61(1-4):157-167
Abstract

The degradation of PVC in binary blends with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uretane, ABC- and MBS-plastics, polyisobutylene, polyesters has been studied. It was shown different effect of polymeric additives on the elimination of HCI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PVC-, an accelerating, inhibiting and neutral effect.  相似文献   

19.
焦高成 《聚氯乙烯》2012,40(7):8-11
通过试验确定了扩链剂法PVC-SG3树脂的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该工艺比低温法聚合时间缩短近1h,10万t/a PVC装置可增加产能11 465t/a。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氙弧灯和QUV两种老化实验,发现PVC—U异型材的老化存在变黄与变白两种情况,仅根据一个时间点的数据不能反应型材的耐候性。GB/T8814--2004仅考察型材的早中期耐候性,采用QUV进行800h实验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