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岛津公司现隆重推出新一代旗舰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Tracer-100」。「IRTracer-100」能够以高灵敏度快速、轻松地实施食品、化学、高分子等领域的异物分析与确认试验,并可监测1秒钟内完成的快速反应,大幅提高了操作简便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从样品透射或反射的红外光,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处理而获得谱图。通过谱图形状比较可以鉴定物质,根据峰位置推测物质的化学结构,或根据峰强度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出现给红外光谱带来新生机,使之能和反射技术,光声技术结合而测定样品表面化学成份,文章对漫反射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电光谱作了通俗而概括地论述,并对在造纸科学上的实际应用作作了回顾,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些技术在造纸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干法腈纶纤维中油剂含量是干法腈纶纤维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的检测标准;采用AVATAR3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峰面积积分法测定腈纶纤维中油剂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验香烟水松纸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合SPSS分析软件对样品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对收集到的61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香烟水松纸样品进行检验分析。结果:依据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样品再根据特征峰峰面积的不同进行区分。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公安机关实际办案。  相似文献   

5.
涂层纺织品中的涂层剂使得该类产品无法以现有的标准进行检测。探讨一种检测涂层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方法,并利用试验结果给出一种检测的可行性试验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的ATR附件技术检测得出涂层中的涂层剂种类,然后利用相应的化学试剂针对性地去除涂层制品中的涂料,最后再对处理后的基布进行常规检测。该试验操作简易、快捷,并且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涂有矿物油和过期植物油的大米所加工制成的米线进行了油脂的萃取和红外光谱鉴别试验,此检验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运用红外光谱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芳香族聚酯纤维进行鉴别。首先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两种纤维的红外光谱,对它们的特征峰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然后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得到了两种纤维裂解后产物的结构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谢雪琴  李青 《印染》2007,33(9):39-42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法及分析技术的优缺点。红外吸收光谱主要与分子振动和分子结构有关。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红外光谱仪主要有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两大类。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类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制样方法,以及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包括混纺产品中纤维的初步定性,涂层织物中材料的分析,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和部分化学油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双面成像技术在纺织物经纬纱密度自动测量中的应用。在单面图像傅里叶变换技术自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双面成像技术与傅里叶变换技术相结合的自动测量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验中。研究发现,采用双面成像技术能够很好地将纺织物的正反面图像进行融合,再借助傅里叶变换技术就可以计算出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结果表明,基于双面成像技术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自动测量法测量结果更准确、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0.
由于爆破振动信号具有短时非平稳的特点,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满足爆破振动信号的研究,现已出现了很多信号分析方法。本文结合现代爆破振动信号分析常用的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小波包变换、HHT变换的原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述爆破振动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ATR),测定PU、PVC革标准物质及表面去涂层膜后成品的红外光谱。归纳并比较了PU及PVC标准物质与及PU及PVC革成品的特征吸收谱带,结果表明:FTIR-ATR分析技术是一种鉴别PU、PVC以及"半PU"革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信号小波变换的概念,讨论它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并实现用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纯芝麻酱中掺杂花生酱的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650~4000cm-1范围内的纯芝麻酱样品和掺杂花生酱的芝麻酱样品共计93例,以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做光谱预处理,比较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线性判别分析(line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2种判定方法,并选择有效波长建立模型。研究表明,采用SVM建立判别模型较优;选取3071~2792cm-1,1786~667cm-1为有效波长后SVM模型的综合判别正确率提高至93.55%,且模型输入变量减少58.2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纯芝麻酱中掺杂花生酱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材纤维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是木材细胞壁的骨架物质,纤维素的含量不仅决定木材的性质,而且在木材的功能性改良方面对于木材的改性是非常重要的量化指标。传统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测定时间长、耗费药品且操作复杂等缺点。本论文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测定木材中纤维素含量。以硫氰化钾为内标物,制备数个不同纤维素浓度的溴化钾片,然后以纤维素峰强度与硫氰化钾(内标物)峰强度比值对样品百分浓度作出工作曲线。不同木材的木粉与含有硫氰化钾的溴化钾粉压片后进行测量,根据混合物中纤维素特征峰强度与硫氰化钾峰强度比值,就可以从工作曲线上得到混合物中纤维素的百分含量,从而得到木材中纤维素的百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以实现快速测定木材纤维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涤/棉混纺聚丙烯酸酯涂层(PA)、聚氨酯涂层(PU)面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两类涂层进行ATR-FTIR分析,快速准确地分析出纺织品表面涂层的成分,同时根据涂层剂的溶解度参数选择6种溶剂去除涂层,通过逐一溶解剥离试验,得出最佳剥离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于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负二阶导数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2D-HATR-FTIR).使用带有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附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三反油酸甘油酯标样在l 050~900 cm-1波段范围的吸收光谱,并求得负二阶导数谱.根据反式脂肪酸中孤立的反式双键在966 cm-1处的特征吸收与混合标样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符合比尔定律的原理,构建定标方程.根据定标方程测定食品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定标方程为Y=3 359.2X-0.6175,相关系数0.9997,检出限0.27%,回收率78.06%~112.65%.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接近50%.结论:建立一种新的快速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方法,该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克服了现有红外光谱法灵敏度低的缺点,适用于食品中较低含量反式脂肪酸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法及分析技术的优缺点。红外吸收光谱主要与分子振动和分子结构有关。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红外光谱仪主要有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两大类。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类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制样方法,以及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包括混纺产品中纤维的初步定性,涂层织物中材料的分析,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和部分化学油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衰减全反射附件——OMNI采样器,对国家部分标准皮革样品及市售再生革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牛、山羊、猪、马等天然革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天然革与人造革、合成革及再生革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区别十分明显。该技术具有无损分析的特点,能快速准确地对真假皮革产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以白萝卜为原料,经抽滤、旋蒸处理后得到果胶,用阿魏酸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增强果胶的功能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通过色度仪、流变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阿魏酸改性果胶和原果胶进行相关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处理会使果胶颜色变黄,显著增加果胶的抗氧化性,并且改变果胶结构和流变学性质。此外,阿魏酸处理改变了果胶表面的微观结构,使原本分散的果胶分子紧密连接在一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结果表明,阿魏酸和果胶结合形成新物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傅里叶变换的缺点及小波变换的定义,分析了小波变换和加窗傅里叶变换的特点。介绍用传统的4f光学处理系统实现小波变换,它在光学图像的边缘特征提取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