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二级双小孔型脉管制冷机的基本结构,着重分析了第二小孔,结构参数冷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经反复实验,采用双小孔结构的二级脉管制冷机第一、二级最低制冷温度分别达到46K和3.0K。  相似文献   

2.
介绍最近研制的一台双向进气带第二小孔阀型二极脉管制冷机实验情况。该机采用计算机时序控制,脉管热端均处于室温。文中给出了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基本结构尺寸以及试验结果;一级脉管达到45K;二级脉管无负荷最低制冷温度达到3.1K。能稳定,长期工作,讨论了制冷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基本结构。该机引入了新颖的第二小孔调相器,采用有阀压机驱动,通过自行研制的时序控制器和电磁阀由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最后制冷温度分别为58K和11.3K。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双小孔型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制作工艺及调试方法,并指出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用该脉管制冷机已获得液氦温度,第二级制冷温度为3.1K。  相似文献   

5.
在二级脉管制冷机的第二级脉管热端分别采取了双小孔,双向进气以及无气库等三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到的最低温度分别为3.3K,15.5K和14.8K。实验结果表明,第二小孔具有强化调相及加快降温速率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10年中,相移器的不断改进促进了脉管制冷技术的发展。相移器可以是第二进气口、热端膨胀活塞、四阀机构、主动气库、声阻管、内调相装置,或是第二小孔。为了满足多科应用要求,以其工作频率进行分类是选择脉管制冷机的一个好方法。论述了脉管制冷机的工作频率范围及其各种相移器的性能。1 前 言近10年来,脉管制冷机(PTC)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能够提供与其它低温制冷机,如斯特林制冷机、G—M制冷机等相当的制冷温度范围。单级脉管制冷机获得的最低制冷温度已接近20K,而多级脉管制冷机的温度已低至2K。Ra…  相似文献   

7.
有阀型小孔脉管制冷机的深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第三代脉管制冷机存在的制冷温度不稳定的缺陷,本文从提高脉管制冷效率,进一步降低制冷温度的角度,对有阀型小孔脉管制冷机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改进,有阀型单级脉管制冷机取得了34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在80K获得30W以上的制冷功率,其制冷效率达到国外同类商品型有阀脉管制冷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用以提高多级脉管制冷机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简单化的新结构.为减少国热器的损失和脉管冷损,在从室温到液氦温区内工作的脉管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管.采用这种结构的三级制冷机达到了3.6K的最低温度,4.9K时制冷量为119mW.给出了该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结果和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9.
Gao  JL 成雷 《低温工程》1995,(1):56-62
为研究如何利用脉管制冷机达到4K温度和最佳多级脉管构型,对几种类型的单级脉管制冷机与G-M制冷机组合休进行了实验,当脉管热端温度为室温时采用这种组合体的脉管冷端所获得的最低温度达3.5K。最后一级回热器的热端大约预冷到15-20K。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压力约1.0-1.5MPa,频率1-2HZ,热流和热损失分析与相移效应的关系。以及为达到4K温度的多级脉管制冷机的构型,均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自行研制的双小孔型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过程中回热器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合理的回热器布置方式,讨论了回热器形变及压缩机油污染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羊毛毡在隔离磁性材料Nr3Ni粉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优化改进的基础上,该机达到了3.1K的最低无负荷温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分析的新方法——双增量法,并给出了双增量法的计算公式和编程方法。算例表明:双增量法不仅比单增量法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其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注入器SFC真空室的基本情况,为满足新建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和冷却储存环CSR对HIRFL加速重离子的需要,对SFC真空室进行了改造.新真空室采用二次真空技术,在加速器中心平面真空度达到了8×10-6Pa.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空间微推力器的高精度推力测量,提出了一种电容桥式差分读出的双单摆推力测量方案,其测量频带从10-3Hz~0.016 Hz,可实现分辨率为0.1μN,量程1 mN的微推力测量。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设计的双单摆微推力差分测量系统相比,方案具有更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氯化聚乙烯双亲性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架桥剂”法,以马来酸酐(MAN)为“架桥剂”,使氯化聚乙烯(CPE)主链上接上一定数量的酸酐基团,然后利用接上去的酸酐基团与PMMA-OH、PEG、PPG、PTMG等反应合成了主链疏水、支链亲水或疏水的双亲性聚合物,并用IR、TG-DTA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脉冲管制冷机蓄冷器中交变流动过程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交变流动蓄冷器热力学模型,分析了蓄冷器中气体微团的热力学变化过程,经计算得出了一周期内总热量和压力波与质量流之间相位的关系,对蓄冷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并通过对脉冲管蓄冷器中交变流动热力学特性的分析,对比一典型的双向进气型脉冲管制冷机的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双向进气环流产生的直流分量对蓄冷器的影响,对脉冲管双向进气产生的直流分量对脉冲管制冷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镁铝碳酸根型LDH与聚氯乙烯的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改性MgAl-CO2-3型层状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DH)对聚氯乙烯(PVC)的复合和热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复配型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和铝钛复合偶联剂改性的LDH比未改性LDH在PVC中分散得均匀,团聚度减小,而且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LDH/PVC复合材料比未加LDH的空白PVC静态热稳定性好,而改性LDH/PVC比未改性LDH/PVC热稳定性好。但随着LDH加入量增加,LDH/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会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用Ⅰ 型加载下的双悬臂夹层粱试样, 借助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声发射技术研究橡胶/复 合材料的粘接界面的断裂韧性GIC与裂纹扩展阻力R 并探讨加载速率、试验温度及橡胶片厚度对 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范围内, 低速加载或高温将会降低界面的断裂韧性, 增大橡胶片 厚度会使断裂韧性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氙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等离子体参数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离子推力器的工作过程,同时介绍了静电探针的测量原理,设计制作了用于诊断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等离子体特性的双探针测量系统.装置用于氙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等离子体测量,获得了放电室等离子体参数(电子温度、离子密度等)与推力器工作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等规聚丙烯DSC熔融双峰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多种产生熔融双峰的情况及原因,对最近研究等规聚丙烯DSC熔融双峰的进展进行了评述,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双周期刚性线的纵向剪切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耀玲  蒋持平 《工程力学》2002,19(4):127-129
夹杂对工程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固体非均匀相的观点看,当片状嵌入物的弹性模量比基质材料的弹性模量大得多时,可以将其看成刚性线夹杂,它将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本文研究了双周期刚性线的纵向剪切问题,利用椭圆函数的保角变换和RiemannSchwarz对称原理,求出了问题严格的闭合解。从本文解答的特殊情况,可直接得到已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