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花色馒头的制备及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花色馒头的质构指标为依据,结合感官评定对10种花色馒头的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0种样品馒头的主要质构指标进行分析,由累积贡献率达到76.35%以上,确定了反映馒头食用品质的2个主成分,并获得各品种的综合评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红枣馒头品质最好,黑芝麻馒头最差,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馒头的质构指标评定花色馒头的食用品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彩色马铃薯馒头的质构指标为依据,结合感官评定对彩色马铃薯馒头的食用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彩色马铃薯馒头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反映馒头食用品质的2个主成分因子,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58%以上。彩色马铃薯泥添加量达到30%时,质构得分最高,与感官评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通过测定馒头质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定马铃薯馒头的食用品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凉蛋糕是四川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应用范围较广。试验选取青稞、玉米、紫薯、黑米4种粗粮食物,在同一工艺配方条件下,制作粗粮凉蛋糕。以比容、水分、亮度、质构、感官评定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差异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比分析粗粮凉蛋糕、传统凉蛋糕(空白组)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粗粮凉蛋糕比容显著低于空白组12.58%~31.46%;各粗粮凉蛋糕水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相较空白组,粗粮凉蛋糕表皮亮度显著下降4.01%~43.60%。其中,黑米凉蛋糕亮度测定值最低为37;添加粗粮后,凉蛋糕感官评定总分下降3.29%~11%,青稞凉蛋糕感官评分在粗粮组中最高;粗粮凉蛋糕硬度、内聚性均变大,感官弹性呈下降的趋势,青稞凉蛋糕相较空白组,各质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97.6587%,主要由凉蛋糕亮度、感官评分、感官弹性等指标贡献,作为综合品质评定指标。其中,青稞凉蛋糕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黑米凉蛋糕综合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为2时,可聚成三类:第一类为黑米凉蛋糕和紫薯凉蛋糕;第二类为玉米凉蛋糕;第三类为青稞凉蛋糕和空白样。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粗粮凉蛋糕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米粉的力学指标为依据,评价米粉的食味品质。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样品米粉的主要力学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达到86.99%以上,确定了反映米粉食味品质的2个主成分,并获得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值,进行了食味品质分析,其结果与感观评定相接近,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米粉的力学指标评定米粉的食味品质具有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肉丸品质的质构与感官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质构是肉丸品质的决定因素,为正确合理地评价肉丸质构特性,该文对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选用10种市售肉丸,采用质地剖面检验法进行感官评定,质构仪(TPA模式)进行仪器分析.对肉丸质构的感官评定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3个主成分,选取主成分中的主要感官指标研究肉丸感官性状,10种肉丸的感官性状差异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影响玉米馒头品质的因素,以玉米粉添加量、小麦粉筋力、玉米粉粒度和食用多糖种类为主要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馒头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实验,考察了上述因素对玉米馒头品质的影响,并对玉米馒头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高筋粉、添加50%玉米粉、玉米粉80目时制作的玉米馒头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面条力学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类别挂面力学品质差异,以面条硬度、黏性、弹性、咀嚼性、抗拉强度、盐、添加剂、风味成分为评判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来对面条力学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 323%;再由聚类分析将面条分为三类,分别为零添加面条、劲道风味面条和玉带面。其中,主成分得分越高的面条其力学品质也越高;同一类面条力学品质相近且具有共同特点,同时主成分得分与感官评分结果一致,说明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来对面条进行评价分类是可行的。实验结果为利用面条力学性能的多个指标来对不同品种面条品质进行评价提供了一个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炖制牛肉的食用品质指标的建立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对炖制牛肉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试验以购买的30种炖制牛肉作为样品进行感官剖面分析、M值、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炖制牛肉的食用品质关键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利用M值法进行初次筛选,得到颜色、光泽度、形状、肉香气等20个炖制牛肉食用品质关键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对初筛选的描述词进行二次筛选,提取6主成分PC1(27.36%)、PC2(21.88%)、PC3(11.07%)、PC4(7.82%)、PC5(6.07%)、PC6(5.68%),分别代表炖制牛肉的外观、气味、风味和质感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从6个主成分中分别筛选出能够全面的评价炖制牛肉食用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肉香味、粘附性、嫩度、颜色、易嚼性、可见结缔组织量6个描述词能够准确的描述炖制牛肉的食用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9.
主要针对籼米粉不含面筋蛋白与直链淀粉含量高所引起的米蛋糕可塑性差以及易老化的问题,通过添加单一或复合添加剂对米蛋糕品质进行改良,同时对米蛋糕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建立米蛋糕品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米蛋糕品质改良剂的适宜配方为6%蛋糕油、2%Z-糕点改良剂和3%山梨糖醇液的复合物。经主成分分析,可从评价米蛋糕品质的9个理化特性指标中提取出反映蛋糕整体品质的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4.25%,且主成分综合模型评分与米蛋糕感官总分极显著相关(R~2=0.918)。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米蛋糕评价模型对评定其食用品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金枪鱼质构特性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质构是水产品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金枪鱼的质构做全面评价,采用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两种方法探讨它们的相关性。方法:以3种金枪鱼的3个部位的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地剖面检验法进行感官评定,用质构仪(TPA模式)进行仪器分析。结果:9个样品的感官评价和TPA分析结果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金枪鱼TPA测定数据进行因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68%。对感官评定和仪器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PA测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834-0.962,P0.01)。以TPA分析指标为自变量,感官评定指标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感官硬度、感官黏聚性、感官咀嚼性和感官多脂性的预测模型。结论:金枪鱼品质的质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定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为质构仪在水产品品质评价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速冻馒头在储藏过程中口感和品质均会下降,需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改善其品质。通过木聚糖酶对不同冻藏时间馒头的比容、色泽、淀粉糊化度等指标研究,评价了木聚糖酶添加量对速冻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速冻馒头的比容下降,而木聚糖酶的加入使速冻馒头的比容、色泽、淀粉糊化度和面筋的持水率明显增加,表明木聚糖酶对馒头品质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水分迁移试验表明,木聚糖酶能将更多的结合水固定在大分子物质上,阻止自由水的流失,改善水分分配状态,提高馒头的品质。木聚糖酶可作为速冻馒头良好的品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12.
以14种河套小麦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和聚类统计分析小麦粉粉质指标、拉伸指标、吹泡指标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面筋、蛋白质与馒头弹性、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791,0.643,0.752;吹泡指标P值、W值与馒头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8和0.709)。前5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7%,17.3%,14.2%,13.5%,11.2%且累计贡献率达97.9%,可以较好地反映小麦粉品质的综合信息。聚类分析表明第4类小麦粉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L值、G值、W值较小,弱化度较大,而馒头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麦麸膳食纤维添加对面包和馒头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麦麸膳食纤维添加于面粉中制作面包和馒头,通过感官评价来研究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面包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面包或馒头中添加5%麦麸膳食纤维较适宜,不会明显降低面包和馒头的感官性状和内部品质,而且口感细腻.无麸皮干涩味,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合理氨基酸配比杂粮馒头的加工工艺与评价方法。方法 以燕麦、荞麦、藜麦为原料研究符合人体需要的最佳氨基酸配比,磨粉后进行杂粮馒头制作工艺的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杂粮馒头的加工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燕麦、荞麦和藜麦的最佳配比为85:20:59,最接近人体最佳氨基酸模式;按此配比制备的杂粮馒头粉磨粉过120目筛,研究获得杂粮馒头的最佳配方为:燕麦含量44.8%、藜麦含量10.5%、荞麦含量31.2%、酵母用量1.5%、谷朊粉用量12%、加水量90%9:10(固液比), 以此配方制备的杂粮馒头质量最佳,感官评分达到89.8分;TPA主成分分析表明,内聚力、回复性、弹性及咀嚼性是杂粮馒头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结论 以此配方制备的杂粮馒头质量最佳,感官评分达到89.8分,为杂粮馒头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及建立评价方法,为杂粮开发加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馒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馒头色泽、馒头外表、馒头风味、馒头内部结构及口感等。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一款品质良好、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杂粮馒头,本文以杂粮馒头的外观、质地、适口性、滋味为评价指标,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青稞粉、黄豆粉及鹰嘴豆粉的最佳配比。最后对杂粮馒头进行血糖生成指数人体测试评估。结果表明,杂粮馒头原料最佳配制比为:69.7%高筋小麦粉、2%马铃薯粉、3%苦荞粉、5%青稞粉、10%黄豆粉、8%鹰嘴豆粉、1.5%桑叶提取物、0.8%水苏糖,此条件下感官评价得分为82.3,GI值为50.48,表明所研发的产品是一款GI值较低,适合控糖人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食用的杂粮馒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地区传统老酵头对馒头品质特征的影响,筛选产品品质较为优良的老酵头。方法收集10个地区的传统面食发酵剂为实验材料制作老酵馒头,测定不同地区老酵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馒头的品质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不同地区老酵馒头的品质指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酵头制作面团发酵过程中不同地区间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趋势相似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发酵前期,酵母菌迅速生长至面团成熟期后,其数量趋于稳定;乳酸菌在发酵前期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进入快速生长期,至面团成熟期后乳酸菌数量显著下降。综合馒头的质构指标、物性指标及感官评价来看,5#老酵头制作出的馒头其综合品质最佳,感官评分最高为89分。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传统发酵剂在馒头工业化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加工品质性状与馒头质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以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22个加工品质性状与蒸制的馒头质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构成与馒头体积的关系。提出了用沉淀值、公差指数、软化度三个加工品质性状指标,作为评价馒头质量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复配型食品抗菌改良剂对馒头保质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馒头的配方中添加脱氢乙酸钠、丙酸钙、抗坏血酸3种食品抗菌改良剂,采用一次发酵工艺,对所生产馒头的保质时间、口感、外观以及风味进行评定,研究抗菌添加剂对馒头保质保鲜的影响及最优抑菌配方。结果表明:添加脱氢乙酸钠0.015%(质量分数)、丙酸钙0.1%(质量分数)、抗坏血酸0.18%(质量分数)时,馒头的品质及抑菌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20.
将豌豆蛋白粉作为营养强化剂加入小麦粉中以改善馒头的口感、风味,丰富馒头的种类,增加食用者对蛋白质的摄入。选取豌豆蛋白粉添加量、加水量、二次发酵时间和馒头坯揉制次数4个因素,设计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粉添加量为6%、加水量为54%、二次发酵时间为45 min、馒头坯揉制次数为12次,得到豌豆蛋白粉馒头品质较好。将豌豆蛋白粉馒头与小麦粉馒头比较,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小麦馒头,添加豌豆蛋白粉明显改善了馒头品质,感官评分检验在5%水平下t=5.582,大于t9(5%)=2.262,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豌豆蛋白粉馒头感官性状、营养价值均优于小麦馒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