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甘蔗渣提取的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微晶纤维素,考察了磷酸浓度、酸解时间以及酸解温度对微晶纤维素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制备的微晶纤维素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微晶纤维素制备的显著性表现为酸浓度>酸解温度>酸解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是,磷酸浓度为0.76 M、酸解时间65.37 min、酸解温度69.32℃,微晶纤维素的得率为87.3±0.18%。其持水力、溶胀性、结合水力分别7.42±0.25 mL·g~(-1)、5.51±0.12 mL·g~(-1)、5.85±0.15 g·g~(-1)。  相似文献   

2.
以茶渣为原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茶渣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酸解时间、酸解温度、盐酸浓度及料液比对微晶纤维素得率、聚合度和结晶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并运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微晶纤维素产品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酸解温度95℃、盐酸质量分数8%、酸解时间90 min、料液比1∶16(g/mL)。各因素对得率影响的显著性为:酸解温度盐酸浓度酸解时间料液比;在此条件下,茶渣微晶纤维素产品的得率为54.34%,聚合度为128;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茶渣微晶纤维素与原纤维素材料结构一致,结晶度达67.77%,晶粒尺寸为3.98 nm,晶型为纤维素Ⅰ型。  相似文献   

3.
王硕  李森  李嘉怡  陈誉  罗磊 《食品与机械》2021,37(10):150-154
目的:利用咖啡果壳制备高吸附能力微晶纤维素。方法:用酸解法制备咖啡果壳微晶纤维素,考察酸解时间、酸解温度、盐酸质量分数和料液比对微晶纤维素得率和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咖啡果壳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酸解时间95 min,盐酸质量分数16%,料液比(m咖啡果壳纤维素∶V)1∶22 (g/mL),酸解温度60 ℃,该工艺条件下咖啡果壳微晶纤维素得率为80.08%,对香精的吸附能力为0.89 g/g。结论:料液比对咖啡果壳微晶纤维素得率影响最大,酸解温度对其吸附能力影响最大,优化工艺得到的咖啡果壳微晶纤维素得率高,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皮为原料,采用酸解法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43)正交实验,研究了料液比、硫酸浓度、酸解时间、酸解温度对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得率及聚合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解温度是影响大豆皮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硫酸浓度,酸解时间跟料液比在此实验范围内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温度95℃、硫酸浓度3%、酸解时间60min、料液比为1:10(g/mL)。在此最佳条件下,微晶纤维素的得率达到30.12%,聚合度为312。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柚皮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HCl浓度、酸解时间、酸解温度对柚皮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确定了柚皮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HCl体积分数为8%、酸解温度为60℃、酸解时间为80 min。利用红外光谱、X衍射、扫描电镜对柚皮微晶纤维素晶型结构、微观形态进行表征。柚皮微晶纤维素为纤维素I型结构,相对结晶度为71.26%,表面形态粗糙,呈长杆状。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其提取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工艺及产品性能。探讨酸解温度、硫酸体积分数、酸解时间对微晶纤维素聚合度及得率的影响,并对微晶纤维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硫酸体积分数8%,水解时间90 min,此时制得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292,纯度92.6%,得率76.48%,结晶度为74.5%。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在保留形态结构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具备较好的应用性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毛笋壳粗纤维为原料,采用酸法处理制备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酸法制备毛笋壳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酸浓度3%,酸解温度65℃、作用时间40 min,该条件下微晶纤维素得率为63.07%,溶胀性为2.14,聚合度为123,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芦笋茎秆为原料,采用稀酸水解法制备微晶纤维素。以微晶纤维素得率为指标,对试验中酸水解条件盐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和水解温度进行优化,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选出最优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水解时间60 min时,制备芦笋茎秆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6%、料液比1︰20(g/m L)、水解温度95℃,此条件下微晶纤维素得率达到43.57%。  相似文献   

9.
李帅  谷雨  魏登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1):123-128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选取酸解温度、硫酸体积分数和酸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获得微晶纤维素得率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酸解温度75℃、硫酸体积分数8%、酸解时间86 min,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corn stalk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CSCMC)得率为63.27%。同时将提取得到的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中,对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的趋势;水蒸气透过系数、氧气透过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棉秆皮为原料制备棉秆皮微晶纤维素。探究了水解温度、H_2SO_4质量分数、水解时间对棉秆皮微晶纤维素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最优酸水解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声波辅助酸水解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为45℃、H_2SO_4质量分数为49%、水解时间为2 h、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时间为10 min时,棉秆皮微晶纤维素结晶度为69.57%,粒径为6.58μm,得率高达79.86%。  相似文献   

11.
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和诱导处理,获得1株共轭亚油酸(CLA)高产菌株,通过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该菌株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值4.5~5.5、LA浓度0.1%、接种量5%~7%、培养时间24h,此时CLA产率达31.2%。  相似文献   

12.
稻草酸水解制还原糖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稀H2SO4直接酸解稻草制还原糖的最佳条件,探讨了酸浓度、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等因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用稀H2SO4直接酸解稻草省去了预处理步骤,能获得较大的还原糖收率。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还原糖浓度为考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稀H2SO4酸解稻草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20%,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6h,稻草与硫酸量比为1∶10,可获得还原糖浓度为23.835g/L。对于稻草水解过程,认为4h前主要为半纤维素水解,16~36h主要为纤维素水解,36h后水解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谢清若  黄永春 《食品科学》2007,28(9):325-327
以醋酸和碳酸钠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制备双乙酸钠,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及收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确定的优化合成条件是:n(醋酸):n(碳酸钠)=(3.8~3.9):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80min。产物收率为94%,产品质量达到美国食品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张正茂  阚玲 《食品科学》2015,36(8):86-91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再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发生酯化反应制备OSA淀粉酯。研究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淀粉乳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因素对玉米淀粉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OSA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且反应不受pH值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10 h、反应温度33.1 ℃、pH 8.45、淀粉乳质量分数12.2%、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得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平均取代度为0.020 3。  相似文献   

15.
复合氧化剂法合成氧化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钾为复合氧化剂,Fe~(2+)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以湿法工艺合成氧化玉米淀粉。以淀粉质量分数、复合氧化剂比例、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以羧基含量作为氧化度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制备氧化玉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35%、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8%、复合氧化剂比例[m(H_2O_2):m(K_2S_2O_8)]为4:1、体系pH 4.00、催化剂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氧化度为0.118%氧化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6.
以卷心菜叶为原料,研究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卷心菜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实验中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强度等因素对卷心菜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16(45)正交优化绿原酸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6 min、微波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卷心菜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为1.268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低糖雪莲薯果脯的加工工艺条件,对护色、漂烫和硬化等渗糖前预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条件:用0.4%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原料护色,沸水漂烫10min,0.5%浓度氯化钙溶液对原料进行硬化2 h.采用真空渗糖的方法对原料糖渍处理,并对真空渗糖温度、渗糖时间、柠檬酸用量和糖液浓度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5℃、时间120min、柠檬酸0.20%及蔗糖45%.  相似文献   

18.
 用甲酸对天然竹材非纤维素成分的脱除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使用催化剂后,竹材非纤维素脱除作用明显增强,在硝酸、硫酸和盐酸三种常用催化剂中盐酸的催化作用最好;甲酸对竹材中非纤维素成分有较强的选择性脱除作用,而对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很小;甲酸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竹材非纤维素成分脱除率的三个重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这三个因素对竹材非纤维素成分脱除作用的影响程度为:甲酸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得到甲酸脱除竹材非纤维素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为0.3%HCl做催化剂,甲酸体积分数为80%,温度为100℃,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脱除率为42.8%。  相似文献   

19.
筛选自贵州侗族酸肉中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SR2-2,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其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蔗糖2%、胰蛋白胨∶蛋白胨=2∶1、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565.52±6.81)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8.32%;胞外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三氯乙酸终含量为10%、加入24 mL无水乙醇沉淀18 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790.22±13.00)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3.31%。  相似文献   

20.
对大豆油脂脱臭馏出物乙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时间、温度、硫酸质量分数及乙醇与大豆脱臭馏出物质量比对酯化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脱臭馏出物与乙醇的质量比1.0、硫酸质量分数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酯化率为90.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