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高阶偏振模补偿的方法及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偏振模色散已成为当前发展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描述方法以及测试和补偿技术。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和我国的具体实情,指出研究振模色散的测试和补偿技术对提高我国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偏振模色散已成为当前发展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产生机制,并概括了目前高速光通信中常用的几种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当10Gbit/s系统良好的销售业绩奠定了它在光纤通信中的主导地位后,人们将目光又移向下一个目标──40Gbit/s系统。不管40Gbit/s或者更高的光通信系统能否在近几年实施,但是高速光纤通信的速度和容量都在迅速增加,这导致色散和偏振模色散问题越来越突出。将10Gbit/s系统和4×2.5Gbit/s系统相比,前者在组网技术上的复杂程度远小于后者,但是色散对于前者的限制却增加了16倍,偏振模色散在前者中也变得更复杂。因此对于高速光纤通信来说,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是确保网络传输质…  相似文献   

5.
偏振模色散巳成为当前发展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简要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产生机制,并概括了目前高速光通信中常用的几种偏振模色散初偿技术。  相似文献   

6.
影响单模光纤通信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偏振模色散(PMD)的基本概念,着重讨论了PMD对传输高速率数字和模拟信号的单模光纤系统的影响,在分析了目前光纤网络铺设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现有光纤网络的PMD补偿技术,对现已铺设的光纤网络系统的未来扩容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偏振模色散(PMD)补偿器的分析及研究,详细说明二种光学PMD补偿方法,并对光学预补偿法及后补偿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以散补偿方案研究发展,分析了光域补偿方案的组成及研究方向,并对其可行性和每个关键器件均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ModeDispersion,PMD)已经成为限制高速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PMD产生的原因,对目前常有的PMD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重点分析了其中的光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偏振模色散(PMD)补偿的方法对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危害。对现在的PMD补偿方案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劣,指出保偏光纤(PMF)补偿PMD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更有发展前途的补偿法应该是利用非线性光纤光栅。  相似文献   

11.
陈林  徐江荣  杨伯君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中国激光》2005,32(9):225-1229
提出了一种新偏振模色散(PMD)补偿的方法,直接从被补偿光纤中提取偏振色散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信息,根据算法调节偏振模色散补偿器的各参量,使得补偿器的快轴与被补偿光纤的慢轴对准,从而使得偏振模色散得到补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减少了搜索的自由度。建立了40Gb/s偏振模色散前馈补偿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对40Gb/s的非归零(NRZ)码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自适应补偿。通过对补偿前后的眼图、偏振度(DOP)和Q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前馈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偏振模色散(PMD)降低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对于传输速率超过10Gbit/s的系统,PMD的影响尤为严重.文中首先介绍了PMD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其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存在偏振模色散(PMD)和群时延(GD)抖动的非理想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了啁啾光纤光栅的群时延谱和偏振模色散光谱,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表明,啁啾光纤光栅差分群时延(DGD)抖动与其时延抖动密切相关。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偏振模色散眼图代价与入射到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光信号的偏振方向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使用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时应对光信号的偏振方向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补偿效果。另外结合实验数据,模拟计算并讨论了非理想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群时延抖动和偏振模色散引起的信号的展宽和脉冲形状的劣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起因、定义和补偿技术等方面对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有的光纤通信骨干网中,绝大部分速率为2.5 Gb/s。今后如在我国现有的2.5 Gb/s网络系统上进行密集波分复用(DWDM)升级,亦需要考虑偏振模色散(PMD)对系统容量升级的影响。采用十段高双折射光纤级联而成的偏振模色散模拟器模拟实际光纤,从信号中提取基带频率分量作为反馈信号,对2.5 Gb/s系统进行了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实验,并对反馈前后的系统进行了系统代价的测量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偏振模色散容限值。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对于10Gbit/s非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光纤通信系统的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实验中运用光纤链路中的偏振度(DOP)作为反馈控制信号,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搜索和跟踪控制算法,粒子群优化作为补偿搜索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抗噪声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值的优点;作为跟踪算法可以快速跟踪偏振模色散的随机变化。实验证明,该补偿系统可以同时补偿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不论对于非归零码还是归零码,补偿后眼图恢复很好。补偿搜索时间为几百毫秒。跟踪系统对于链路中突发的偏振模色散变化的响应恢复时间小于20ms,实现了准实时的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与跟踪。  相似文献   

17.
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偏振主态原理为基础,利用高双折射光纤作为PMD补偿器,在实验上实现了0-50ps的偏振模色散补偿。这对于长距离,10Gbit/s以上的光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问题及其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度升级到40Gbit/s及以上时,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补偿的必要性、关键技术、主要方法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分别对CD和PMD及其补偿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PM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起因、定义和统计特性等方面对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现象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单模光纤中常见的几种线性偏振模色散(PMD)的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两种最新提出的非线性PMD测量方法,详细分析并指出了每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它们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