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要叙述了松花江下游形成冰坝的条件及其对人类构成的危害,对形成冰坝的自然地理及河流条条件给予分类说明,分析了水力条件和气温与冰坝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冰坝调查成果和观测资料,论述了黑龙江上游历年冰坝发生情况,分析了冰坝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龙江冰坝洪水中长期预报方法,可供生产实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1957年黑龙江中游支流、额尔古纳河及部分支流,嫩江、松花江干支流,乌苏里江干流和大部分支流普遍出现了冰坝凌汛.阐述了冰坝凌汛情况和特点,分析了冰坝形成的水热条件、冰坝的成因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以嫩江水位站为例,通过多年观测资料分析建立冰坝与前1a封江水位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对冰坝及开江日期做出预报,给出公式。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冰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根据历年冰坝凌汛及灾害调查资料和观测成果,综述了黑龙江上游历年冰坝凌汛发生情况,冰坝河段水文气象特征和河道特性,分析了冰坝成因研究和预报方法的进展,并阐述了冰坝凌汛灾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额木尔河冰坝形成的水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额木尔河冰坝形成的原因,为今后的冰坝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黑龙江上游漠河、开库康等4站的多年水文观测资料,通过对凌汛最高水位及冰坝发生机理的研究,引进了流域最大释放水量、水位上涨加速度、冰盖相对强度等诸多因子,采用多种影响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其预报模型.该模型准确率较高,物理成因概念明确,凌汛最高水位模型其精度都在90%左右.冰坝模型精度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春黑龙江上游冰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春黑龙江漠河站出现了建站以来最早的开江日期,比历年提前了16 d。黑龙江洛古河站下游6 km,北宏至红旗岭,依西肯和欧浦下游多处发生冰坝。北宏和依西肯的冰坝,两处总水头都在7.0 m以上。依据水文、气象资料,对冰坝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拉尼娜"是影响冰坝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东太平洋的SST对黑龙江上游冰坝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根据动热因素影响指标构建了凌情综合因子,在综合因子高值年多为冰凌灾害年。海温与冰坝的遥相关和冰情综合因子的构建,为冰坝预报分析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黑龙江冰坝的影响中,从预测黑龙江上游冰坝需要出发,利用反映北太平洋海域表面温度变化的分布型指数(该指数较好地表征出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以及黑龙江上游水文站的封江水位距平构建了该站的冰坝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出黑龙江上游冰坝,实际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冰坝预报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60年黑龙江上游冰坝凌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1960年黑龙江上游冰坝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分析了冰坝形成的影响因素,记载了冰坝凌汛造成的灾情.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流域1896~1948年冰坝凌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896~1948年中、俄水文年鉴资料,统计了历年各江河冰坝凌汛发生情况,分析了冰坝类型、影响冰坝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冰坝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冰坝春季开江期气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监测中分析表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及有利的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是冰坝的形成和凌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牡丹江长江屯站2009年1月5~7日形成的冰坝的概况、河道特性、冰坝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冰坝预测及凌汛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冰坝凌汛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分析发现,冰坝大多在”二江”同时发生,个别年份有”三江”同时发生,并有群发特点。冰坝发生前,秋季降水多,河槽蓄水量多,河流水位高;冬季降雪多、气温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是冰坝形成和凌汛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