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虑地震作用和结构参数的随机性,建立了钢筋砼结构药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模型。文中导出了随机结构动力分析的非线性随机有限元法的增量列式,并据此对多层钢筋砼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该建筑物的实际震害作了对比,效果良好。还讨论了动力模型中随机变量对响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概念设计”是指根据理论与试验研究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概念设计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概念设计提出的背景及其主要原理;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对抗震的要求;以及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开发及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抗风和抗震理论的不断完善,同时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结构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关系重大,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
笔者根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准则,指出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注意事项,并将建筑场地的选择、建筑的布置和建筑的体系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都很大,经常遇到连梁超筋超限问题。通常是增大其跨高比。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对其剐度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者在其问进行内力调整。但有时加大连梁刚度。配筋值反而更大,且规范对调整幅度并未作详细说明,对规定的上下限取值,往往又难以把握。本文对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连梁设计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彬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72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给城市用地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使得建筑朝着高层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并且被人们广泛的接受。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较高,结构也比一般的建筑复杂很多,一旦遭遇地震,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升高层建筑抵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
文章针对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因素、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以及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展望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中,抗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中现行规范抗震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及常见问题的分析,总结高层建筑抗震的方法。预测将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谐波增量平衡法在描述非线性力时计及多谐分量,是处理强非线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本文中,此法被推广于分析局部非线性结构的稳态响应.被分析的结构分解为若干子结构,所有非线性元件均位于子结构的分界面上.系统的响应用谐波增量平衡法(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 Method,简称I.H.B法)结合F.F.T.(快速福里哀变换)技术与状态空间的模态综合法分析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有关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越来越重要。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最好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一种数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Timoshenko悬臂梁模型,针对高层结构,建立控制体的动力学方程,在时间域上交替运用控制体平动方程和剪力-位移关系式以及控制体转动方程和弯矩-转角关系式,提出一种研究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数值算例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控制体转动惯性的影响、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时刻层间剪力的空间分布图。该方法从弯曲波理论角度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的动力响应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4.
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实振型分解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子结构瑞利阻尼模型表达隔震体系的非比例阻尼矩阵,将实振型分解法与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联合应用,建立了任意多自由度非比例阻尼隔震体系时域动力响应的工程算法。以本文作者承担设计的三个实际隔震工程作为算例,在两种不同输入地震波和三种不同隔震层阻尼水准下,用本文算法计算地震响应,并与复振型分解法、Wilson-θ法、及Matlab下的Simulink这三种方法的峰值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设计阻尼水准(隔震层阻尼比为0.21)下,本文算法与Wilson-θ算法的精度大致相当,所求得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峰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不超过0.07%、0.19%和0.27%。即使在极大阻尼水准(隔震阻尼比为0.81)下,本文算法所求得的所有峰值响应的最大相对误差均不超过4%。这表明,当隔震阻尼比不是特别大时,本文提出的算法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运用结构动力分析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采用等效杆系模型对强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了杆件的弯矩-轴力相互作用,钢筋粘结滑移的影响以及P-△效应。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及其程序计算时间及占用内存少。同时亦能很好地解释震害和预测地震时结构可能发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振动结构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具有复阻尼非线性振动结构的识别。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跟踪适应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时变特性的时域识别方法-自适应参考系统时域识别法(ARTDI)。该方法利用系统某一时刻的起始参数(一般选t=0时刻)构造一参考线性系统,将非线性的识别变换映射成参考系统指导下的线性问题,由此建立ARMA模型及Yulewalker方程,从而实现非线性结构的线性识别。文中给出了漫湾电站拦污栅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识别结果,以印证本研究理论方法的正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地震波的反应谱谱形对RC梁桥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经验表明:各类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强震地面运动的幅值、频谱特性和持时这3个基本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为了将频谱与幅值、持时的影响进行解耦,采用实际地震波和匹配同一反应谱的人工波,通过IDA分析,对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研究。对比强震地面运动的频谱特性特别是反应谱谱形与结构地震反应的相关性表明:随着地面运动强度的增加以及桥梁结构非线性程度的提高,谱形对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日益显著。如果在纵桥向、横桥向存在高模态影响,则高模态效应与谱形的影响会相互耦合,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于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对于具有不同动力特性的梁桥结构,反应谱不同区段的谱形对于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差异显著,并对影响显著的反应谱区段进行了预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