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黄山西区块延8储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区块内多口探井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侏罗系延安组延8油层组为河流-沼泽相沉积,河道砂体是本区块油气的主要储集类型。东12、13井区储层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成分成熟度低为主,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东15井区储层类型则主要是岩屑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以中偏高为主,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该区块储层次生孔隙类型以粒间残余孔为主,粒内溶蚀孔次之,含有少量的铸模孔。按储层性质对侏罗系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划分出4种储层类型。综合评价认为延8油层组储层主要为Ⅰ-Ⅱ类储层。 相似文献
2.
麻黄山西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及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麻黄山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向西缘断褶带转化的过渡带上,断层对油气的成藏具有控制作用。断层走向以EW、SN和近SN向为主,其次为NNW和NW向,平面上呈弧形、斜列、平行、交叉、帚状撒开的展布特征,剖面上叠瓦状构造、垒式断层、反冲断层、构造三角带和冲起构造等断裂系组合形式。断层平面展布和剖面构造组合为圈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配置。断裂带形成于晚侏罗世,与该区早白垩世延长组大量生油形成时间上的良好配置,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成藏,使得该区延安组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4.
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野外区调、取心测录井、试油等资料进行麻黄山西区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复杂的断裂背景及前侏罗纪千沟万壑的古地貌使得该区中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多样化;断裂体系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介质,其有效性与断裂封闭性及时空配置相关,时空配置在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东部凸起带各有不同,根据主干输导介质及其输导路线相应归纳为单一断裂“直排型”、断裂-不整合“烟花状”及断裂-不整合-裂缝“折曲型”输导体系;西缘冲断带以“直排型”输导体系为主,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以“烟花状”输导体系为主,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规模小;东部凸起带发育裂隙,以“折曲型”输导体系为主,多为次生油藏,主要为岩性-背斜(鼻状)油藏,油水分异彻底。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对储层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凹凸接触。机械压实、压溶作用、钙质沉淀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而泥质胶结物的溶蚀与成岩裂缝形成的次生孔缝,尤其顺千枚岩排列方向的溶缝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长4+5~长6油层组大部分层段处于中成岩B期,较强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结合油气充注时间,认为造成该区油层组含油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充注的时间早于碳酸岩胶结物大量溶蚀的时间,从而部分溶蚀孔不含油。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
利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气勘探过程中获得的地质、物探、井筒等资料,结合油气资源量评价、圈闭形成、油气成藏等条件,对已钻圈闭的油源、储层、盖层、圈闭、匹配关系等要素进行了分析。采用二因素圈闭评价方法,在油气成藏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贝尔凹陷圈闭地质风险评价标准,并对凹陷所有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与优选排队,指出有利的圈闭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模糊集合综合评价方法,对延吉盆地东部大一、二段20个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区油气的分布状况,不仅为该区油气钻探提供了依据,而且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圈闭含油气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藏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断裂特征、典型油藏解剖和剩余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分布和成藏组合在不同构造带有较大的差别,油藏受构造影响明显。西缘冲断带主要发育源外成藏组合和远源成藏组合,油藏主要为断块油藏和断背(鼻)油藏,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储量小、产量高;中央凹陷带主要发育源内成藏组合,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油藏面积大、油柱高度小、产量低;而东部凸起带,源内、源外和远源成藏组合均发育,油藏则主要为背斜-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9.
圈闭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就是研究实际圈闭与理想圈闭的近似程度,通过对比分析,赋于成藏因素以不同的权值,从而定量评价圈闭的成藏条件.江汉盆地西南缘圈闭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谢凤桥构造为最有利构造;南岗1号、2号、3号断鼻,采穴断鼻及丁家湖断块为较有利圈闭,尤其是采穴和丁家湖构造,应是今后的主要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从系统内部模糊不清这一基本点出发 ,避开了人为给定各因素权重这一棘手难题 ,适用于解决信息量较少的问题。在合浦盆地勘探中 ,以油源条件 (圈闭距低熟区距离 ,镜质体反射率 )、储层条件 (砂岩厚度 ,有效孔隙度 )、保存条件 (泥岩厚度 ,圈闭埋深 )、圈闭把握值 (圈闭面积 ,构造幅度 )等 4项基本条件的 8项指标作为评价因素 ,对 40个圈闭进行了灰色聚类 ,其结果与实际勘探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12.
GY凹陷SXF地区复杂断块处理解释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居春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6):740-744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成岩覆盖区复杂小断块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方法及实现步骤,在地质评价较高,构造复杂的SXF地区,分析其地震地质条件,研究反射波的形成机理,调查特殊岩性体的分布,根据工区地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模块,编制模块,在建立速度场,偏移归位过程中,实行交互式解释性处理,将地质信息溶于处理过程中,使地震资料客观地反映地下真实构造形态,提高探井及开发井成功率,进而加快勘探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3.
JH凹陷SG复杂断裂带处理解释一体化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G复杂断裂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油气富集条件,但是SG断裂带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不易落实,制约该区勘探的进一步发现。在针对性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品质基础上,通过对SG断裂构造特征的认识,以走滑断裂模式来指导地震资料的解释,以精细断层解释为突破口,应用全三维的解释方法,提高了复杂断裂带圈闭识别和描述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渤海海域中浅层断裂系统较为复杂的地区,常规地震解释方法效率较低,断层组合不精细。随着深度增加,常用于辅助断层解释及组合的方差或相干属性清晰度明显降低,已不满足断层组合的需要。为此,针对研究区的地质特点,结合现有资料条件,提出一套高清蚂蚁体生成技术。该技术不同于以往对蚂蚁追踪参数进行简单优选和对比的技术,而是以增强断层连续性和降噪为目的,通过优选两类参数组合,对数据体进行多重蚂蚁追踪计算,并穿插多步噪声削减,最终得到与研究区断裂高度匹配的高清蚂蚁数据体。使用该数据在短期内快速完成浅层470条断层组合,有效提高了断裂解释精度,为圈闭搜索及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受不同方向断层切割而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断层上下盘相互分隔、彼此独立的封闭单元。其复杂性不单表现在十分破碎的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主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规律,与主断裂相伴生的一系列断层造成了油藏多重复杂性,油气发生多次运移和聚集,纵向上形成多套含油气层系,平面上断块之间含油性差异较大,为勘探开发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该文针对王官屯油田含油层系多、圈闭类型多、断块破碎、油气运移与分布复杂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王官屯油田复杂断块储集层、圈闭类型、油气成因与分布等要素进行研究,深化油藏形成与分布规律认识,对复杂断块成藏条件、油藏组合模式进行系统归纳,建立一套复杂断块油藏组合模式,并指导王官屯油田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聚合物凝胶封堵剂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含水油田由于长期注水开发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问题非常突出,形成了高渗透条带,采用化学堵剂对高渗透条带进行封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堵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封堵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封堵成功率和驱替效率,对聚合物凝胶封堵剂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和现场试验。通过岩心试验和三管试验对聚合物凝胶封堵剂体系的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流动成胶性能和液流改向能力进行了室内评价试验;采用聚合物凝胶体系和油田污水配制成的聚合物凝胶封堵剂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体系具有较强的堵塞和耐冲刷性能,形成凝胶强度高,2口井实施封堵后连通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为聚合物凝胶体系在封堵高渗透带上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