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新型扩散式气固分离器PD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方法(三维粒子动态分析实验)研究了扩散式气固分离器流场分布,粒径分布等,从为研究扩散式气固分离器的结构,降低阻力,提高分离效率提供依据。从实验得出该气固分离器分离粒子的粒径分布主要在30μm--40μm,即对该粒径范围的粒子的分离效率很高。图5参3 相似文献
2.
3.
《东方锅炉》2000,(4):39-42,31
在本次试验中,固体粒子浓度分布情况和循环倍率是在冷态CFB试验台上测得的,该装置高4米,内部直径为0.08m,二次风占总风量百分在比变化范围为0-50%,并以逆流或顺流方式注入。试验表明,当进入试验装置内的气体大部分为二次风时,固体粒子份额发生较大变化,随二次风增加,二次风口断面以下固体粒子的份额明显提高,然而,二次风以顺流方式注入时,在试验装置底部的固体粒子份额只在一定程度上变化,床下部的固体粒子份额是由一次区域内的气体流速确定的,其值可根据两相流理论估算出来。当二次风比在0-50%的变化过程中,二次风以顺流方式注入,并且试验装置中的固体粒子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循环倍率下降60%以上,结果使固体粒在试验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试验中发现,循环倍率同一次风呈线性关系,与二次风比几乎无关,因此,可用无二次风时的CRS(见注解)来估算有二次风情况下的CRS。通过试验可看出,在CFB锅炉中,二次风以于调整固体粒子份额分布,循环倍率和炉膛内的化学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对舰船燃气轮机进口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分别研究了燃气轮机轴线离进气室底部距离、燃气轮机进口网及进气室中台阶尺寸及形式对进口畸变度的影响,并与 G E公司给出的进口容限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结构尺寸完全满足畸变指标的要求,通过实验,明确了舰船燃气轮机进口网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异物,而并非增加气流均匀度。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试了CLT型静电旋风分离器(C-除尘器;L-离心;T-筒体)内安装电晕极和不安装电晕极两种情况下的三维速度分布;并与XCY型静电旋风分离器(X-旋风;C-长锥体;Y-烟气)内安装电晕极和不安装电晕极两种情况下的三维速度分布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电晕极的安装对静电旋风分离器内三维速度分布的影响,指出:如果合理地选用旋风分离器,并在特定的位置上安装电晕极,能使旋风分离器内的速度分布更有利于提高离心力的分离作用,同时降低静电旋风分离器内的阻力,并对静电旋风分离器的合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内燃机缸内流场的全场测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的单点测量技术只能获得流场中某一点的瞬时流速,对于非稳态的内燃机缸内流场,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用于研究内燃机缸内流场,可以测定某一瞬时的缸内流场全场流速分布。开发成功的实验装置可模拟四冲程发动机的缸内流动,并适合于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来测定缸内及燃烧室内的流场。实验系统采用短间隔多脉冲激光,使照相底片曝光来拍摄流场照片,然后用PIV照片分析处理系统对其显微放大,直接读取示踪粒子的位移,使粒子像对的判别更准确容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实验系统是可行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进气系统对燃气轮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进气污染物颗粒对燃气轮机的影响及预防方法,并对进气系统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考虑到微燃机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性能下降导致CCHP(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运行偏离设计工况,本文提出了利用CCHP系统烟气余热进行喷射制冷,并利用该冷量对微燃机进气进行冷却的研究思路。理论计算发现:以青岛为例,在夏季工况下,对微燃机进气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出力16.4%,提高发电效率7.5%左右;对比微燃机进气冷却前后,CCHP系统一次能源效率可提高25%左右,而系统一次能源节约率可提高3%~10%;同时系统单位发电量的CO_2排放量可降低约37%。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对微燃机进行进气冷却可以改善微燃机和CCHP系统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9.
风速及风向对舰用燃气轮机进气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一大型低速风洞上,用实验的方法模拟了在舰用燃气轮机上,风速及风向对进气室流量的影响,得出了模型上风速及风向对进气流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两台燃气轮机气室在不同风速及风向下进行气流量的差别。模型上真实模拟了烟囱及上层建筑与进气口的相对位置,对实验所得结论从机理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