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两大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联手推出的“建材防火环保标志”已经出台,请消费者在购买建材时注意“防火环保”的权威标志。“防火环保”权威标志的审批程序很严格,具体程序如下:1.由企业提出申请;2.初步审核企业以及产品情况;3.由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分别派人到生产企业抽检封样后分别快递到检测中心检测,需要看各种物理性能和环保以及防火指标是否达到A1、B1级别;4.复审通过后才允许企业使用“防火环保”标志;5.每2年出报告一次,如果抽检不能达…  相似文献   

2.
陈小彬 《砖瓦世界》2003,(12):52-52
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近日联手推出“建材防火环保标志”,一举为建材行业打造了新的安全环保标准。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有关建筑材料理化性能和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检测机构分属建材系统和公安消防系统负责,前者主要检测理化指标而不管防火性能,后者侧重防火性能而无法检测理化指标,其结果是企业不得不将自己的产品分别送检,这不仅增加了检测成本,而且还使一些不法企业有空子可钻:送到建材检测中心的产品可以忽略防火性能,而在防火建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测试产品又可以不顾基本理化指标。随着我国建材工…  相似文献   

3.
郝明 《砖瓦世界》2004,(5):42-42
近日,国家防火建材质检中心和国家建材测试中心联手推出一种新的“建材防火环保标志”。长期以来,有关建筑材料理化性能和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检测机构分别属于建材系统和公安消防系统,很难形成合力,为了更好消除安全隐患,追求健康环保,两个中心这次打破行业界限,将各自原来的“标志”合二为一,形成一种新的“建材防火环保标志”,用于证明建材产品防火安全、绿色环保等特定品质。今后,申请获得这种标志的建材产品,其防火性能要符合分级标准中的A级或者B1级;环保性能还要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安全隐患,追求健康环保,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近日实施跨行业合作.联手推出“建材防火环保标志”。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建筑材料理化性能和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检测机构分属建材系统和公安消防系统负责,其结果是企业不得不将自己的产品分别送检,不仅增加了检测成本,而且还使一些不法企业有空子可钻。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追求健康环保,近日,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联手推出了“建材防火环保标志”。“建材防火环保标志”用于证明建材产品防火安全、绿色环保等特定品质。申请获得此标志的建材产品的防火性能要符合GB8624-1997的分级标准中的A级或B1级;环保性能要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随着我国建材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大量涌现,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人们在追求享受和舒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防火安全以及绿…  相似文献   

6.
敏捷 《中国建材》2006,(5):90-90
外资企业苏州立邦雅士利涂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抗菌净化型乳胶漆经过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验证,并荣获“健康建材产品标志”。  相似文献   

7.
刘德庆 《中国建材》1996,(12):34-36
了解环保机械行业规划发展建材环保事业刘德庆一、环保机械行业现状和差距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据统计截止到“八五”末全国有环保企业2310多家,环保机械研究院(所)200多个,从事环保机械职工总数22.3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84.5亿元,销售收入79.68...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材料协会铝塑复合材料分会秘书处设在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理事长由原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主任张中担任,副理事长是现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副主任刘元新。中国建筑材料协会铝塑复合材料分会设有板材专业委员会和管材专业委员会,国家建材测试中心从事协会工作的机构有《国家建材网》和《中国建材科技》杂志。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环保、安全、消防型建筑材料,国际上也称“生态建材”“健康建材”“环保建材””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了“绿色建材”的概...  相似文献   

10.
各地简讯     
▲ 全国建材防火标志开始实施。为了加强全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防火建筑材料的监督与管理,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对通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检中心检测的防火材料颁发了标志。这是全国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实行标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绿色建材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 ,它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 ,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指城市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 ,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 ,是指这种建材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因此 ,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 ,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代表建材工业的一次革命。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 ,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  相似文献   

12.
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首次提出了“绿色材料”概念。绿色材料、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中的“绿色”,是指以“绿色度”表明其对环境的贡献程度,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绿色已成为人类寄托环保愿望的标志。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卫生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3.
《家饰》2014,(2):88-88
和成陶瓷薄板,是新时代陶瓷工艺淬炼的结晶.利用最新研发技术.其已成为一种划时代的优质陶瓷建材。和成陶瓷薄板拥有大尺寸、超薄又防火的特点,以改善居家环境.促进全民健康为设计出发点,革新了传统建材的刻板印象.开创出建筑材料的崭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中国建材企业500强、民营建材企业100强、最具成长性建材企业100强”于2014年8月30日在京发布。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吕桂新副巡视员。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中国建材企业管理协会杨志元名誉会长,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张东壮会长,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刘长发院长,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许金华等副会长,各有关省、市、自治区行业协会,全国建材各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来自建材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5.
藤井实 《建筑创作》2005,(4):122-125
日本建筑材料协会 日本建筑材料协会是通过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认可的具有全国性规模的公益法人.主要以建筑材料生产厂家、销售公司、施工公司等与建材相关的企业为主体.在日本国内会员数已超过300家公司。协会于1934年成立.约有70年的历史。现在,正致力于新时代建材的开发、启蒙与普及以及会员企业和建筑业的进步、发展贡献着力量.同时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环保节能的大趋势下,本文针对环保节能型建材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发展战略稳步推行至关重要,提出了环保节能型建材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环保节能型建材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广东建材》2009,(1):1-1
2008年12月31目,广东省建设厅在广州组织有关专家对佛山市莱镁环保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莱镁环保节能隔热瓦”产品进行鉴定。该产品采用硫酸盐或磷酸盐对普通菱镁材料进行了改进,并采用复合技术,较好地克服了普通菱镁材料的吸潮返卤和微渗的缺点,具有防火阻燃、隔热保温及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是一种节能型隔热材料。经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受国际石油业界盛赞的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展(IPPE2001)之后,今年我国石油石化“三强”联手,将打造具有中国权威的石油石化展(IPPE2002)。记者日前获悉,西气东输工程是这次展出的核心内容,据承办单位负责人介绍,围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建筑材料、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新型建筑材料中使用石化产品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西气东输的基础工程中将使用大量建材,给予沿线省市建材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作为新型建材的原材料,石化产品也为建材企业提供了开发空间。  此次…  相似文献   

19.
路晓斌 《砖瓦》2004,(12):29-29
2004年10月28日至29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承办的"墙体屋面建筑材料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代表有来自国家行政主管部委、行业协会、业内知名生产企业、建材应用部门、质检机构、科研院所、相关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与会代表人数17名.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住宅》2003,(4):56-56
近年来,作为上海6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申搏的成功.为上海创造了无限商机。众多国外建材机构和商业集团纷纷打算“筑巢”上海,上海成了“万国建商必争之地”。此时,抓住机会就是市场的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