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鹏飞 《水泥》1996,(9):19-20
窑外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率的测定朱鹏飞江苏省邳州水泥厂(221361)1引言我国自八十年代以后,相继建设了一批窑外分解窑生产线。水泥窑外分解煅烧技术是指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在其中加入40%~60%的燃料,使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与生料分...  相似文献   

2.
PSMC预热器分解炉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热器分解炉是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最重要设备之一,也是水泥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线的核心和标志设备。RSP预热器分解炉是众多预热器分解炉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其具有燃料燃烧速度快、燃烧完全、入窑生料分解率高、结皮堵塞现象少等优点,但原型的RSP预热器分解炉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较复杂、系统阻力较大等。合肥院的工程研究人员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对RSP预热器分解炉的技术改进.改进后的RSP预热器分解炉称为PSMC预热器分解炉,实施后取得了较佳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1OnCausesofMaterialCollapseinPrecalciningSystemofYunfuCementPlant概述分解炉内燃料燃烧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窑系统的生产运作。云浮水泥厂是一座20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生产厂。窑系统带有分解炉和五级旋风预热器。分解炉于1994年5月由SF旋风型改造为NSC喷腾型,其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窑外分解技术改造已经相对落后的泾阳型、邗江型、宝山型、立筒预热器窑及其它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北京四方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赵静山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配套实施一系列专利技术形成了一套先进、可靠、完整、独具特色的“四方联方案”。一、窑尾预分解系统1.RSF分解炉分解炉是预分解系统的核心设备。RSF分解炉设计采用合理的长径比和充分的容积,使得从炉底部喂入的煤充分燃烧和料在炉内进行混合分解。炉内燃烧稳定,没有局部高温,不易发生粘结,分解完全充分。不会有未燃烧的成分进入最下一级旋风筒…  相似文献   

5.
预分解窑从分解炉中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的供给方式来分,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设置单独的管道,将冷却机出来的热风送至分解炉,供给燃料燃烧;另一种是不单独设置管道,分解炉中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一般称为三次风)全部由窑内通过。对于前一型式预分解窑的可能产量笔者已在“论预分解窑的可能产量”一文中讨论过,本文讨论一下后一型式预分解窑的可能产量。在“论预分解窑的可能产量”一文中已推得,预分解窑的产量G_N与相应的预热器窑的  相似文献   

6.
我院对分解炉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从原燃料特性研究、机理分析、冷态模拟试验、CFD研究及现场测试等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目前的主导炉型为双喷腾型的TDF炉,根据燃料的燃烧特性与预分解系统开发设计的相关性研究,针对无烟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及稳燃困难”的燃烧特性,在TDF炉型基础上衍生开发适应各种不同煤质的分解炉,其中TWD炉(带下置涡流预燃室的组合式分解炉)是在无烟煤燃烧特性研究基础上开发而来。本文对其研究开发及工程实践应用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危废的无害化利用,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本文将不同种类的危废配伍后作为替代燃料在分解炉内燃烧,并系统研究了危废替代燃料对水泥窑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危废燃料对熟料标煤用量、CO2排放的影响效果,阐明了危废燃料对熟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配伍预处理后的危废可以作为替代燃料在分解炉内燃烧,减少熟料的标准煤耗,实现CO2的减排。当危废替代燃料的热值控制在7 500~8 500 kJ/kg之间时,其最佳投料量范围在1.6~2.7 m3/h,最大节煤量达到1.59 kg/t.cl,CO2最大减排量为4.39 kg/t.cl。增加危废替代燃料的单位热值,降低其含水率,可以节约更多的熟料煤耗,实现CO2的进一步减排。合理的投加量下,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对窑系统的工艺参数和熟料质量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解炉温度控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达根 《水泥》1994,(12):5-7
阐述了分解炉温度与燃料燃烧、燃料用量比例、三次风温、末级旋风筒下部的温度及燃料物料情况等工艺热工参数的关联。特别是指出了预分解窑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分解炉与窑头燃料用量比例有对应的最佳范围,此比例与热耗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指出了三次风温对分解炉煤粉燃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模型,对市政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分解炉内的热贡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窑基RDF完全燃烧时最小燃烧空气量Amin为0.335Nm3/MJ,最小燃烧废气量Vmin为0.463Nm3/MJ,均大于煤粉;对于入炉温度为20℃的入窑基RDF,当助燃空气温度为850℃时,其绝热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595.9℃,对分解炉的热贡献为4.57MJ/kg,热量利用率为72.2%,即分解炉内喂入4.95t(低位热值为6.30MJ/kg)入窑基RDF与1t(低位热值为24.49MJ/kg)煤粉产生的发热量相当,该理论计算替代量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偏差率仅为3.2%;最后计算了不同水分下的临界灰分以及对应的RDF临界热值,并给出了RDF的热贡献分区用于指导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程群 《水泥》2000,(11):25-27
在水泥、冶金和化工等行业煅烧工艺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将燃料均匀等量地分送到多个燃烧喷嘴处,而目前能较好地满足这一工艺要求的是在气力输送中应用在线分流技术.特别是国内新建1000~4000t/d窑外分解生产线中,煤磨系统制备的煤粉需分别输送到窑尾分解炉多个燃烧喷嘴内,因而需要利用在线分流技术,由螺旋泵将煤粉均匀等量无脉冲地分送到分解炉多个燃烧喷嘴处.本文介绍一种煤粉分流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操作情况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苏达根  刘辉 《水泥》1991,(1):21-23
SLC窑(Separate Line Calciner)是具有双系列悬浮预热器的史密斯型预分解窑。其窑尾烟气与分解炉烟气各走一列悬浮预热器。这两系列悬浮预热器分别简称为窑列和炉列。两个系列各有单独的排风机,既可双列同时运行,又可窑列单独操作。调节灵活,操作方便。供给分解炉燃料燃烧用的是由篦式冷却机提供的新鲜热风,燃烧稳定。珠江水泥厂、柳州水泥厂均采用此种SLC窑。这种窑首先是窑列投入运行,类同普通悬浮预热窑那样点火。随着增加窑列生料及燃料的供量、增加窑速,直至供料量达满负荷产量的约35%,才向分解炉供料,让炉列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预分解工艺允许使用热值低的燃料来分解生料。它改进了窑的经济性,特别对于在二次燃烧系统中能够采用各种廉价燃料的情况。然而,二次燃料比例过高,在分解炉或在最下级旋风筒中就会产生结皮。循环过程加剧了结皮形成的危险,并使最有效地利用二次燃料成为不可能。另外,循环过程还把窑系统的高值能带入预热器。  相似文献   

13.
我厂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以下简称#5窑),窑尾预热预分解系统由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DD型分解炉组成,其规格见表回。我厂DD分解炉系统为我国从日本神户制钢所引进技术的首次使用。为了解其功能和设计意图,我厂曾委托南京化工大学硅酸盐研究所对该DD炉系统进行反求研究,得出了燃料与炉型必须相适应的结论。此项研究提高了我们就DD炉对不同煤质燃烧适应性的认识,对实际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厂”5窑于1994年6月在正常生产用烟煤中掺入部分高热值延庄煤,用此混合煤进行饭烧熟料实践期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无烟煤作水泥生产用燃料是一个牵涉烧成系统乃至煤粉制备系统的新技术。不同类型的回转窑在用无烟煤作燃料时的技术有所区别。对预分解窑来讲,必须提高无烟煤在分解炉中的燃烧温度、时间和空间,减少CaCO3分解过程同一时间的吸热量,改善无烟煤着火和燃烧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熊东华  王善拨 《水泥》2003,(4):26-27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和自行设计开发的一些预分解窑生产线,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其中有的已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如原来的预分解窑设计为烧油或优质煤,因此分解炉偏小,许多厂已将分解炉加高加大,以改善煤粉特别是劣质煤的燃烧条件;对分解炉内气流的流速、流场分布、燃料的悬浮和燃烧,生料的悬浮和分解的研究和认识也已深化,生料入窑的分解率也逐渐提高。但有些生产线至今仍沿用老的喷煤管,回转窑仍维持着原来较低的转速。据报道犤1犦,广东地区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建设的4家预分解窑的转速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6.
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特点,探讨了窑系统平衡问题,即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及煅烧能力与预热预分解能力的平衡和稳定的要求。通过调整三次风门开度和燃烧器旋流风速观察到分解炉内温度、风压及气体组分和窑筒体温度变化的结果,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分解炉和窑内煅烧气氛进行的模拟,探讨分解炉处三次风与窑风风量的匹配和燃烧器内部旋流风速与直流风速的匹配关系。同时通过ID风机转速和增湿塔出口温度变化对窑系统的影响,指出风和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采用窑外分解技术的SF窑系统中,出回转窑的烟气经窑尾烟道与三次空气混合后,一起入分解炉,供炉中燃料燃烧,兼作传热介质,而后入预热器系统。我国第一台四平型烧油分解炉窑也是采用这种流程如下图。据了解,我国有一批正在筹建的分解炉窑,分解炉的型式上虽有所不同,但窑气入炉的流程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流程,基本上是成功的,获得了较普通回转窑高二倍多的生产效率。但这种流程是有重大缺陷的,值得商榷改进。一、窑气入炉的优点 (一)分解炉中的分解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窑尾烟气的温度如果是l000℃以上入炉,则窑气中可提供一部分热量供料粉分解。如果像四平窑出窑烟气温度为880~930℃,出  相似文献   

18.
无论对于什么窑型,在确定其生产能力时,都应考虑使烧成能力与预烧能力相适应。对于带有分解炉的悬浮预热窑(以下简称预分解窑)来说,则应使预热器和分解炉的能力与回转窑的能力相适应。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地确定回转窑的产量,才能保证预热器、分解炉以及冷却机和排风机等都能满足回转窑的需要,不致由于这些辅助部分能力不足而限制窑能力的发挥。影响回转窑产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它的规格。其它因素,如原燃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工艺发展技术路线,提出两级分解物料预烧熟料煅烧工艺技术方案:系统设两级炉,一级分解炉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碳酸盐分解;二级分解预烧炉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系统的发热能力,提供一个有利于燃料燃烧、高温、低CO2分压环境,其不仅仅具有碳酸盐快速分解的作用,还具有物料加热预烧功能,保证入窑物料分解率,提高入窑物料温度,使目前本应该在回转窑中进行的部分碳酸盐分解反应、固相反应所需的物料加热等工艺在窑外进行,降低窑的负荷。从初步分析看,本系统能明显提高烧成系统产量、在降低能耗、降低NOX产生和排放以及适当缩短回转窑长度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的一种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窑外分解技术已被公认是大幅度增产水泥的有效措施。目前窑外分解炉的型式很多,但就燃烧空气的供给方式来分,则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单独装设三次风管国;另一种是不设三次风管,燃烧空气由窑内通过,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