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蓄,引,提水工程,为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0年流域工农业总引用水478亿m^3其中地下水114亿m^3,河川水364亿m^3,用水量最多的是农业灌溉,工业及生活用水比重较小,据分析,2000年水平全流域总需水量640亿m^3年供水量为620亿m^3,缺水20亿m^3,2010年水平全流域总需水量为723亿m^3,在满足下游输水入海用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略论解决雷州半岛缺水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88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01亿m^3,人均水资源量1398m^3,1996年总用水量30.02亿m^3,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供水能力28.99亿m^3;预计2000年需求量38.52亿m^3,  相似文献   

3.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是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73%,90年代全国农业受旱面积为0.27亿hm^2,是50提代的2.35倍,全国灌区年缺水300亿m^3,因此,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20多年来,我国在喷灌,滴灌、“管灌”及渠道防渗和非工程节水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污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秉信 《山西水利科技》1996,(A12):92-95,103
太原市污水灌溉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污灌效益非常显著,但存在问题也不少。至1995年污灌面这39.45万亩,占到太原市部灌溉面积83.4万亩的47.3%。全市年污废水排放量为2.0556亿m^3,而实际年处理达标的仅为0.3200亿m^3,年当量为0.9585亿m^3,绝大部分污灌水是直接提引超标污水。从污灌水质上看,水中各咱污染物铁、镉、六价铬、汞、挥发性酚、全盐量等均有超标现象,污灌区的封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多平均降水量645.7mm,地表水资源量0.081亿m62,地下水资源量0.134m^3,扣除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为0.186亿m63。全市1994年供水5.066亿m^3,其中市区2.895亿m^3,郊区2.17亿m^3。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有:1.供水保证率不高;2.缺水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3.水质较差影响身体健康;4.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6.
忻州地区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到2000年P=50%和P=75%,分别缺水1.41亿m^3和2.49亿m^3,滹沱河南庄区域来水稳定水,水质发,济胜桥==南庄区间实测年径流值3.08亿元m^3,最枯年份年径流1.3亿m^3,通过来水,供水保护分析基本满足所引水1亿m^3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河小浪底水利本世纪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的多目标兴利工程,是黄河下游治理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枢纽坝高154m,水库总库容126.5亿m^;枢纽吉年一遇洪水4000m^3/s设计,万年一遇洪水52300m^3/s校核;按水库减少运行要求,在非常死水位220m时2总泄流能力不小于700m^3/s。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弯暖将对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将分别减少约30亿m^3和20亿m^3,水资源更趋匮乏;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约60亿m^3,保证率P=75%干旱年的供水量将减少约25亿m^3,缺水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85亿m^3,隐伏着更为严重的缺水潜势。水资源规划和未来水资源的方略安排,要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开展超前的适应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引自自1975年竣工通水以来,从江年平均引水3.76亿m^3,最大年引水量达5.89亿m^3,日供在庆油田。石化产生产和生活用水40万T沿程灌溉大片农田和草原,并取得养鱼和改善2生态环境很大的综合效益。由于渠首江道多年运转 ,东西支分流发生变化,有关方面于1987的投资1千余万元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10.
海淀区水资源水质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淀区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地表水资源每年可利用量0.8亿m^3,实际利用量0.2亿m^3。平均降雨量659mm,河道基流量逐年减少,外流域引水每年可用0.6~0.8亿m^3,污水利用潜力很大。地下水资源总量2.4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总趋势为供大于求→供需平衡→供小于求。除南沙河上游有轻度污染,其它凡是发展于海淀区河道皆已断流,变为泄洪排污河道,污染日渐加剧。  相似文献   

11.
我省部24县市地下水资源量约55亿m^3/a可开采是约38亿m^3/a,全区现有要是井2.34万眼,供水能力14.35亿m^3/a。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55  
《中国水利》2000,(8):5-17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30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为用水紧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麦茬葱高产节水灌溉制度;移栽后缓苗期灌水定额12.9m^3/亩,灌水次数1次;葱白形成期灌水定额77m^3/亩,灌水次数5次,全生育期灌水定额89.9m^3/亩,麦茬葱优良品种为彰邱葱,最佳育苗时间为4月1 ̄3日,最佳移栽时间为7月5 ̄10日,大垅深栽,亩保苗1 ̄1.25万株。  相似文献   

14.
碗窑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9m,总库容2.23亿m^3,坝体混凝土总方量44.2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29.4万m^3。本文通过碾压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试验、骨料配合比选择、拌和工艺试验,以及现场碾压试验所确定的各项技术参数,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泾河流域年最大洪水量及洪沙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大川 《人民黄河》1998,20(12):27-29
根据1952-1989年共38a的实测资料,对泾河流域年最大洪水量、洪沙量的变化及削洪减沙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70 年代流域水保治理年均增洪0.456亿m^3,年均增洪沙0.114亿t;降雨影响年均增洪0.017亿m^3,年均减洪沙0.087亿t。(2)80 年代流域水保治理年均减洪0.826亿m^3,年均减洪沙0.375亿t;降雨影响年均增洪0.368m^3,rh fqug fu  相似文献   

16.
王宏  柳荣先 《人民黄河》1999,21(9):14-16
根据流域实测水文泥沙及近期土地调查,淤地坝普查资料,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水文法分析结果表明,1970 ̄1996年减洪总量32.8亿m^3,减常水总量6.43亿m^3,减洪沙总量20.07亿;水保法分析结果表明,1970 ̄1996年减洪总量26.02亿m^3,减洪沙总量11.57亿t。  相似文献   

17.
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与棉花(蔬菜)套种的沟灌模式。该模式下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为:沟宽0.5 ̄1.0m,沟长70m,单宽流量3.4L/(s·m),灌水定额466.5m^3/hm^2,灌水历时16min。  相似文献   

18.
贺恭 《水力发电》1996,(3):7-12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实行质量、工期和造价三控制。1995年三峡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其中建安工作量为31.4亿元,为计划的101.8%;共完成土石方开挖4830.4万m^3,土石方回填1528.1万m^3,混凝土浇筑131.1万m^3。为保证1997年大江截流,目前要重点抓好右岸导流明渠工程、临时船闸及下航道工程、二期  相似文献   

19.
运城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8 .4 亿m 3 ,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6 .1 亿m 3 ,目前年开采量7 .5 亿m3 ,超采1 .4 亿m 3 。2000 年全区缺水11 .78 亿m 3 ,其中主要是灌溉缺水。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与节流并举。节水工作范围广、投资大,应首先改变旧的灌溉习惯,推行沟畦灌溉。渠道防渗重点抓全面配套,提高水利用系数。田面节水新技术应先搞实验,再逐步推广。开源之路在于兴建黄河水源工程,近期先建浪店水源工程,长远方案是实施禹门口引水,远近结合,在保证灌溉用水同时向城市及工业供水。  相似文献   

20.
东江水库自然调蓄常遇洪水的能力很强,但在初设中未予研究。通过采用条件组合频率图解方法,计算了东江水库多年调节自然蓄洪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满足下游农田的防洪要求,不需专用防洪库容,与初设成果比较,减少防洪库容1.5亿m^3;满足下游铁路的防洪要求,采取后期成果,只需专用防洪库容1.2亿m^3,较初设成果减少防洪库容3.8亿m^3;5 ̄10年一遇的下泄流量,较初设成果减少1000 ̄2500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