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的无功控制需要实现实时就地平衡。传统变电站通常配置电容器组进行无功补偿,而随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逐步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无功补偿中,但很少有考虑两者的协调配置。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电容器组与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协调配合进行智能变电站的无功优化配置。在原最优覆盖思想仅考虑电容器的等容分组配置的基础上,增加SVC进行组合配置,在分析等容分组与几种典型不等容分组情况后,建立统一的无功失配面积最小及投资成本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转换为年损耗最小的单一目标函数作为变电站无功配置的评价函数,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获得SVC与等容及不等容分组的电容器组优化配置方案,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方案。最后采用某智能变电站无功负荷数据验证了该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站并联补偿不等容优化分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线分段-聚类法的优化分组算法。首先利用变压器参数与负荷曲线计算变电站总的无功需求曲线,将曲线最大值作为电容器总补偿量。然后利用曲线快速分段法和K-均值聚类法进行分段、聚类,使聚类数等于电容器分组数,并对聚类结果进行改进以满足各组容量之和等于总容量的约束,则各类间差值为分组容量。为得到稳定的聚类结果,以波动系数为指标研究分段数与分组容量结果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给出选择分段个数的经验性结论。分组方案确定后,以九区图控制策略确定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投退。最后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当电容器分组数相同时与等分组法结果比较,在动作次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本方法可有效减小电能损耗。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并联补偿容量不等分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变电站并联补偿容量分组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了无功需求变化时序特征的优化分组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以各段方差之和与相邻各段距离之和的比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无功需求曲线进行分段;然后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分段结果进行聚类,聚类数为电容器分组数,各类之间的差值即为分组容量。在电容器分组数确定时,研究了曲线分段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采用实际的电网参数和负荷曲线进行仿真,综合考虑电能损耗、电压质量、电容器组动作次数和无功不倒送等技术指标,并与最优覆盖法进行对比。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电容器分组数相同时,与最优覆盖法的降损效果接近,但是控制器动作次数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4.
计及分布式电源与电容器协调的配电网日前无功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中未考虑电容器补偿容量和DG无功出力协调调度的问题,研究了考虑DG与电容器组协调的无功优化方法。以网损和电压偏移满意度最高为目标,构建含DG的配电网日前动态无功优化调度模型。根据DG无功出力和电容器补偿的特点,提出DG和电容器协调的日前无功计划方法。分析了各类DG的无功出力极限并作为约束条件,对电容器和DG进行整体静态优化得到电容器的投切容量曲线;其次采用模糊聚类对电容器投切曲线进行时序分段并融合,制定电容器的日前计划;最后,在电容器补偿容量确定后,以DG作为优化变量,制定DG出力的日前计划。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高压并补电容的无功补偿效果和调压作用给出了高压并补电容分组的三个约束条件,并根据设备投资费用和高压并补电容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分组方案,然后,对不等容分组的电容器组编写了优化投切控制程序,实现了地不等容分级电容器组的优化投切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配电线路柱上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分组方式,根据某海岛配电网的无功状况,综合考虑投切精度和经济因素,对柱上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容器容量分组进行优化,采用SIMULINK仿真对优化后的分组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形成了一种基于分组优化的投切方案。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无功补偿控制能够实现按照不同时段、不同容量来选择投切控制方式,但投切时间及容量的确定,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基于典型日负荷曲线的变电站无功补偿优化分析系统,对变电站一段时期内负荷变化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典型日负荷曲线,并动态计算出一段时期内变电站电容器较合理的投切时间和容量,对无功补偿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电网所采用的并联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方式及自动投切方式的诸多弊端,提出一种对已有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最优方案.通过电网220kV某变电站电网负荷对系统电压影响的研究,确定DSTATCOM(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装置)无功补偿容量,并设计综合控制策略控制并联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实现无功补偿容量的柔性...  相似文献   

9.
淮沪特高压工程投运对华东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淮沪特高压工程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旨在满足限制工频过电压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特高压变电站低容低抗动作次数最少、特高压变电站与500 kV电网穿越无功最小、系统有功网损最小等多项优化目标。以"保持低容/低抗基础投切模式为主,自动电压校正控制为辅"的淮沪特高压AVC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实现上述优化目标,该控制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合理的特高压变电站低容/低抗基础投切模式。通过计算淮沪特高压工程各种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低容/低抗最优投切策略,得出了一组可有效适用于淮沪特高压工程投产初期电网运行方式的特高压变电站低容/低抗基础投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沈晓峰  吴奕峰 《上海电力》2007,20(6):600-601
青浦供电分公司现有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方式采用并联补偿电容开关投切方式,并联电容器按照变电容量的15%~20%配置。一般按照定时投切的方式进行无功补偿。在采用电容器分组投切方式后,功率因数基本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但因电容器开关时的冲击电流较大,如果开关动作过于频繁,将严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介绍了重固变电站采用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补偿方式,从而降低综合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无功优化系统通过对变电站一段时期内负荷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典型日负荷曲线,并动态计算出一段时期内变电站电容器的投切时间和容量,对无功补偿方案的设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无功规划研究都是基于分组投切电容器这种补偿方式来考虑的,该补偿方式补偿容量不连续,受限制于投切次数,不可实时动作补偿.提出一种基于MCR型SVC的无功规划思想,首先以最小负荷方式下网损最优模型确定单组容量配置和MCR容量下限,然后从经济性出发以净收益最大模型来确定各补偿点总容量配置,两种建模方法相结合最终确定无功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无法优化全网运行状态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侧补偿的无功优化方案。通过前推回代潮流计算、FCM聚类和遗传算法选择最佳补偿位置和最大补偿容量,以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安装在最佳补偿位置,然后利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实时采集配电网负荷信息上传给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调用Matlab优化算法计算最优补偿容量并确定电容器的投切策略。运用了协议库以提高上位机软件对不同无功补偿装置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多负荷水平下的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算法。首先,在大负荷水平下,根据节点补偿容量上限确定无功补偿初始解;然后,基于各初始解采用解析法求得中小负荷水平下使系统损耗最小的电容器投切容量,实现了各补偿点电容器在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有效配置;最后应用遗传算法对无功补偿可行解进行逐代优化,求得最优无功补偿方案。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分组自动投切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鹏  李贞晓 《电气应用》2007,26(4):126-128
介绍了县级供电企业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现状,并阐述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分组投切方式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分组自动投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功补偿约束区间的变电站电容器优化分组方法。首先,根据日负荷曲线以及变电站母线电压运行约束,通过潮流计算求解变电站允许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约束的上下限,并且用一个区间数表示该无功补偿约束。由此,将电容器的优化分组问题转化为对上述所得无功补偿区间数进行优化分组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以装设电容器组数和电容器日动作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分组模型,并采用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进行求解。最后给出了在某地区电网简化模型上的常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合成典型曲线上的算例。通过与另外两种已有方法的对比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备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短期负荷预测的负荷曲线,将一天的负荷分成T个负荷水平时段,提取各时段内的典型负荷点,建立分时段无功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一天总的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以潮流方程作为等式约束,以负荷电压、电容器容量以及投切次数等作为不等式约束.根据配电电容器投切的特点,对Tabu搜索方法做了具体的改进和实现.并对补偿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的二进制编码和初值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算例表明改进的Tabu搜索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启发式搜索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35~220 kV已投运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和分组优化问题,提出剩余无功电量最小的变电站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对现有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方法和无功功率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建立剩余无功电量最小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模型,从无功不倒送、电压波动限值、控制策略要求3个方面提出优化模型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容器组补偿容量和单组容量;最后,以某已投运变电站为例,验证优化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无功综合优化的补偿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启富  王主丁 《中国电力》1994,27(9):41-43,70
研究了配电网络无功优化补偿问题,提出了采用高压10kV固定电容器补偿和低压电容器分时投切相结合方式,可对补偿电容器容器,位置及投切时间作出优化决策。程序模型以包括电容器固定投资的净节约现值为目标,考虑了电压约束,采用分阶段逐组对标准电容器进行优化补偿,计算速度快,无迭代收敛问题,经实际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唐林  周敏  杨洪耕 《四川电力技术》2006,29(4):10-13,84
在基于VQC实现变电站各级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县级电网多变电站VQC协调控制。通过通信子系统获取各变电站的开关状态和负荷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次日负荷进行预测,然后使用离散无功优化模型及其扩展内点算法进行全网离散无功优化计算,在有限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次数和电容器组投切次数约束下得到最优无功和最优电压运行曲线,在此基础上完成县级电网多台VQC定值设定。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处理区域电网离散无功优化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