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等离子体鞘套机理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理论模型的分析及地面模拟试验上,缺少真实试验数据的有效支撑,尤其缺少一套系统的试验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等离子体鞘套无线通信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反演分析,可以获得等离子体鞘套对不同频段无线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对等离子体鞘套仿真预测中涉及的流场、烧蚀、电磁计算等模型进行修正。等离子体数据反演分析方案中涉及到高精度链路计算、电子密度测量、飞行器外表面材料烧蚀碳化效应分析以及动态等离子体鞘套电磁分析建模等几项关键技术,通过对其分别进行技术突破,可提高等离子体数据反演分析的精度,使真实数据更为有效地修正理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海上测控对测量船数量需求较多、现有船队规模无法满足的难题,在分析测控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船与临近空间飞艇组网测控的新模式。结合近中程、远程飞行试验分别进行了测控总体方案设计,并讨论了海上组网测控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相关研究对我国后续开展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海上测控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云志 《电讯技术》2007,47(6):56-59
在分析机载平台空中防撞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临近空间飞行器上采用自动防撞技术。对所提出的自动防撞技术的基本功能、主要技术特点以及自动防撞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同时,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自动防撞技术研究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临近空间的定义,并分析临近空间的特点。临近空间飞行器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各国都在积极开展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的研究。主要以临近空间飞行器为平台,介绍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所搭载的载荷,分析临近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临近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从总体上看,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尚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演示验证阶段。强大的军事需求牵引和先进的技术推动使临近空间为未来战争的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临近空间的概念和大气特征,比较临近空间飞行器和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区别与特点,提供国外近年来临近空间飞行器光电载荷研制情况及热点,为我国开展此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临近空间飞行器军事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劲 《光机电信息》2010,27(8):22-27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对抗空间不再仅限于陆地、海洋、低空和太空,临近空间的军事化和临近空间对抗逐渐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临近空间飞行器搭载探测、预警,通讯设备及武器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定点侦察监视、情报收集、通信保障,攻击空中及地面目标等任务。本文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军事应用价值展开研究,介绍了现有的飞行器种类及其在军事应用方面独特的优势。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应用前景,为我国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对于我国军事技术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会在飞行器周围产生一层等离子鞘套,对测控信号的传输产生严重的影响。为分析等离子鞘套对测控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等离子鞘套自适应分层模型,并仿真计算了电磁波在RAM-C典型再入等离子鞘套中的透射衰减情况,进而得出各频段测控信号进出"黑障"的高度。经与NASA报告中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黑障"高度吻合得很好。在实际型号试验中的应用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测控信号在再入等离子鞘套中的传播情况,将来可用于对"黑障"现象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临空高超武器陆续取得技术突破和试验成功,其对探测感知和系统防御带来的挑战也逐渐由概念设想转变为重大现实威胁。本文从临空高超目标轨道特性、运动特性、电磁散射特性对雷达探测带来的技术挑战出发,分析雷达探测临空高超目标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在临空高超目标的高速、大机动、等离子鞘套带来的目标检测、跟踪、鞘套目标识别等问题的技术解决路径。以体系化作战为核心,分析提出反临探测体系需重点解决覆盖性、时效性和协同性等关键问题,探索构建探测-跟踪-打击链闭环的探测体系需求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世界各军事强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临近空间特有的军事战略价值。在积极发展突破临近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的同时,深入探讨其军事价值特别是信息作战领域应用前景,对抢占临近空间军事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主要讨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及其信息作战应用前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天基雷达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探测和跟踪运动目标,目前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讨论了天基雷达系统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了天基雷达预警系统的星座设计方法,利用STK软件仿真分析了单轨道全覆盖方案和全球覆盖方案,证明了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独特优点;阐述了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载监视雷达的发展优势;概述了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载监视雷达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载监视雷达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概念、分类及其军事应用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国内差距进行了述评.结合武器装备建设,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有效载荷技术、测控与信息传输技术、持久导航技术、业务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与建议,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空间高动态飞行器测控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柴霖  吴潜  雷厉 《电讯技术》2008,48(1):13-19
近空间(又称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器是跨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武器/运载器,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简称测控系统)是其信息保障的核心,如何适应近空间高动态平台的应用是飞行器测控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介绍近空间及近空间飞行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动态近空间平台的特点及应用前景,据此提出对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的要求。构建了系统总体框架,提炼出关键技术并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速飞行器再入时表面形成的等离子鞘套对飞行器的通讯联络、飞行控制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研究再入飞行器包覆等离子体对电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空间高速飞行器包覆等离子体的形成物理机理,根据N-S动力学方程及k-epsilon 湍流模型,模拟高速飞行器表面包覆等离子体的流场参数,计算了包覆流场中的电子密度及等离子鞘套对电波的衰减,并且根据电磁窗口装置原理图,对磁化等离子体中的电波传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明显降低电磁波衰减,对飞行器再入控制、通信研究具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红外探测距离模型主要用于地面目标的检测, 载机飞行高度也比较低。在凝视型红外热探测器的基础上, 对临近空间的大气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 建立了背景辐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红外探测距离模型, 对红外波段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 在临近空间环境下, 红外波段都有较好的探测结果, 在短波下探测时, 背景辐射对其探测结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就已经开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究,进入21世纪,俄罗斯和中国也开始研究并建立自己的反导系统。主要介绍了反导系统和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在反导系统综合信息对抗和反辐射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掩护我方导弹突防和对抗敌方反导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搭载的反导对抗有效载荷。最后总结了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未来反导对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红外特性进行建模仿真与分析.以美国X-51A的飞行器模型为例,综合考虑目标的运动状态、大气环境等的影响作用,使用FLUENT软件和SE-WORKBENCH-EO软件建立目标三维温度场模型和红外特性模型,并分析其红外特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战时环境下,GPS、"北斗"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受到敌方强力的电子干扰,从而导致其无法实现精确定位,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即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首先简要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导航系统的体系结构;其次从技术层面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最后对该区域导航系统提出几点展望,并指明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对我国未来建立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导航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测控需要解决“黑障”、超视距时空连续覆盖和多目标等难题,根据太赫兹电磁波可以穿透等离子体而大气传输损耗大的特点,研究以飞机和飞艇为主要平台的空基太赫兹测控系统,提出采用扩频体制实现对高速飞行器进行测距、测速、遥测和遥控的综合测控以及多目标测控,采用 nRR(n≥3)测量体制实现高速飞行器的外弹道测量,分析表明空基太赫兹扩频测控系统技术可行,但离工程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自组网优化部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针对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新型区域自组织网络,提出一种优化部署方案。采用线性递减权值粒子群算法,对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节点,一个粒子代表所有飞行器节点坐标集合,以最大化网络覆盖空间的联合通信覆盖率为目标,进行节点的优化部署。对于地面骨干节点,一个粒子代表一个网络分区内骨干节点坐标,以最多覆盖节点数和最小平均跳数为目标,进行初始化。网络运行过程中根据任务区域内数据业务分布情况,以趋近数据量多、业务优先级高的区域为目标,动态调整更新地面骨干节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为上层协议的运行提供良好基础,使网络分组投递率、延迟和开销等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