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微量元素Ti,Zr,Al对MlNi3 .8(CoMn) 1.2 合金电化学性能及高温性能的影响。添加少量铝虽然使合金在室温的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容量降低 ,但可显著提高高温下的容量 ,并有效抑制自放电 ,提高循环稳定性 ;添加少量钛或锆均降低合金的放电容量 ,但可改善高倍率放电性能。锆还可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延长电极寿命。  相似文献   

2.
根据金属钴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作为指示电极的应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监测镍钴渣硫酸溶出过程钴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2.0时,钴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随着钴镍渣溶出的进行,氧化钴不断溶出,溶液中Co2+浓度不断增大,钴电极指示的混合电位逐渐升高,表明钴电极可用来定性指示钴镍渣溶出过程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纳米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金属镍基加氢催化剂的催化原理,通过对纳米镍催化剂与传统的镍加氢催化剂———雷尼镍的比较分析,表明纳米镍催化剂作为新型镍催化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镍基催化剂的重点发展方向,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等离子体法,以及羰基法等工业中常用的纳米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时对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纳米镍基加氢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稀土-镁-镍系贮氢合金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选利  侯雪燕  许妮君  朱睿 《稀土》2007,28(5):97-103
综述了最近几年稀土-镁-镍系贮氢合金电极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合金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微观结构以及吸放氢动力学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复合体系的放电容量为此类合金中最大的,可达到1014 mA·h·g-1.分析讨论了多元合金的复杂结构,各种替代元素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指出了稀土-镁-镍系贮氢合金的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粉体粒度、导电镍粉及工作温度对合金电极Ti0.17Zr0.08V035Ni0.10Ni0.30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粒度的减小,放电容量有所增加,但放电容量随着循环数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而导电羰基镍粉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合金电极工作温度的增加,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充、放电电压均有所降低。温度明显地影响Ti—V基贮氢合金电极中V在电介质溶液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6.
在改变催化层中聚四氟乙烯(PTFE)、造孔剂含量和热压压力等条件下制备气体扩散电极,通过计时电位法、阴极极化曲线对气体扩散电极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电极的制备条件与氧气还原反应电化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各种条件下制备的电极的阴极极化过程都符合Rho提出的半经验公式规律;当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PTFE面密度3.33 mg/cm2、造孔剂(NH4)HCO3面密度1.05 mg/cm2以及热压压力3.69 MPa时,气体扩散电极的氧还原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EDTA修饰铂电极镍(Ⅱ)的示波电位滴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蕾  齐同喜 《冶金分析》2010,30(4):32-35
制备了用EDTA修饰的铂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检测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对电极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以镍(Ⅱ)标准溶液滴定EDTA溶液的示波电位滴定中,用制备的两铂修饰电极作为双指示电极,利用示波器屏幕上荧光点的突然最大位移指示滴定终点。取4.00 mg镍(Ⅱ)按此方法连续测定17次,终点电位值均在34 mV左右,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2.6 mg/mL,检出限为0.013 6 mg/mL。滴定操作在pH 5.5~6.1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中进行,用NH4F、酒石酸钾钠掩蔽Co2+、Fe3+、Al3+、Ca2+、Mg2+。应用该方法测定含镍(Ⅱ)样品,RSD值(n=7)小于0.07%,回收率为99.2%~99.6%,与重量方法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循环伏安法,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研究了Y(Ⅲ)在NaCl-KCl-YCl3熔盐体系,在镍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Y(Ⅲ)在镍电极上还原时,首先形成金属间化合物Ni5Y及NiY,然后才析出纯金属钇.  相似文献   

9.
闫慧忠  孔繁清  韩莉  熊玮  孙晓华 《稀土》2005,26(1):60-66
介绍了国内外对各种多元及多相稀土-镁-镍系储氢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组织结构以及吸放氢动力学行为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镍基高温合金扩散阻挡层(DBC)系统的概念及原理,综述了Re基阻挡层在高温环境中的循环和等温氧化性能。分析表明,Re基阻挡层能有效避免高温涂层中铝元素的贫化,提升合金试样的抗氧化性能。同时,阐述了Re基阻挡层降低二次反应区厚度的机理,即Re基阻挡层通过抑制涂层中铝元素与基体中合金元素的相互扩散,阻止镍基合金中γ/γ′相向β相的转变,从而降低由于相变造成的二次反应区的形成程度。最后,对Re基扩散阻挡层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有关镍电极容量的各种影响因素,综述了提高镍电极容量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W-Ni-Sr电极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研究了W-Ni-Sr电极材料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的变化,测试了材料的密度、硬度、电导率和热导率。研究了镍添加量(0~5%)对W-Ni-Sr电极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对电极材料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添加1%镍即可使材料相对密度达97%以上;然而镍添加量增多,会增大材料的逸出功,对电极材料的电子发射不利,同时降低材料的熔点、电导率、热导率,对抗烧蚀性能不利。综合分析认为,镍的最佳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13.
金属薄板的氢扩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杜凤山  梁阳  吴硕  谭天宇 《钢铁》2016,51(9):70-75
 金属板材氢扩散计算试验选用材料为40Cr及4Cr13轧制板材,运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氢扩散试验。通过对薄板进行表面处理,且进行预镀镍及镀镍的处理,最终进行氢扩散系数的测定试验,并根据氢扩散试验得到的数据参数进行氢扩散系数的计算,最终得到两种钢的氢扩散系数。氢扩散计算试验适用于各种不同金属材料氢扩散系数的测定,为检测钢在使用过程中氢的积累提供基本参数及计算依据,且对于材料中氢的定量计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两种材料成分及扩散系数的比较,进一步研究金属中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对氢在金属中扩散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爆炸复合工艺制备的Pt-Ti电极试样分别进行300℃×1.5 h、450℃×1 h回复再结晶退火及650℃×1 h完全再结晶退火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加工态及退火态Pt-Ti电极的Pt层及扩散层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加工态及退火态试样电化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态和退火态Pt-Ti电极的Pt层形貌并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沿轧制方向的加工流线;不同退火工艺均可使Pt-Ti电极出现约2μm厚的扩散层界面,提高了两种金属的结合强度;热处理工艺对Pt-Ti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300℃×1.5 h、450℃×1 h回复再结晶退火可提高Pt-Ti电极的抗腐蚀性能,而650℃×1 h完全再结晶退火工艺则使Pt-Ti电极的抗腐蚀性能显著下降。不同退火工艺均使爆炸复合Pt-Ti电极Pt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高镍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能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传统高镍正极材料的晶粒形貌是二次球粒子,其二次球结构在电化学循环中容易开裂,从而引起电化学性能的衰退和电池安全性问题。单晶化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高镍正极材料的长周期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缓解高镍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及颗粒结构稳定性等问题。但是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导致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倍率性能恶化和材料结构衰退,是高镍单晶正极材料面临的重大挑战。综述比较了单晶正极材料与传统二次球正极材料之间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分析了单晶正极材料稳定性机制,重点阐述了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对其失效机制的影响,总结了现阶段研究者改善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的策略,提出了提升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未来的研究重点,为高镍单晶正极材料产业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 210H型超细镍粉和纳米氧化亚钴的添加对镍电极高温高功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10H型超细镍粉对镍电极的高温有一定的改善,对镍电极的高功率件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对比发现0.5%(质量分数)是一个合适的添加量;添加纳米氧化亚钴对镍电极的高温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对高倍率性能的提高较明显,其中添加1.0%(质量分数)纳米氧化亚钻的电极的放电效率也高于其他电极,与无添加的镍电极相比,1C~5C时均提高4%左右,10C时提高12.5%.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研究表明导电剂的加入提高了镍电极的可逆性,减小了镍电极的界面双层电容(Cdl),电化学反应电阻(Rt)和warburg阻抗(Zw).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工艺,获得了DD402单晶合金与FGH95合金的扩散偶。研究了热等静压温度对扩散偶的持久性能、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等静压的扩散偶均实现了冶金结合;结合界面区形成了一个组织过渡区,DD402单晶合金中的γ′ 相粒子在HIP过程中发生了筏形化;热处理后结合界面区的γ′ 相形貌和尺寸未发生明显变化。1166℃热等静压扩散偶的650℃持久性能偏低,断口在DD402单晶合金侧,断裂面从结合界面区的大尺寸γ′ 相起始,沿{111}滑移面向筏形γ′ 相区扩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升温测氢装置(HTDS)进行的钢材料中扩散氢及非扩散氢定量区分与检测的方法,绘制出不同温度下氢扩散速率曲线图,找出最佳扩散温度区间。通过对管线钢服役中失效样品中扩散氢和不易扩散氢的测定,为失效分析提供有力判据。  相似文献   

19.
于振涛  林勤 《稀有金属》1995,19(1):46-49,61
采用富镧混合稀土ML对五元贮氢合金ML-Ni-Mn-Co-Al(Co:0.75~1.75;Al:0.1~0.5)的贮氢合金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并定量分析了各氢电极在碱性电池液中的耐腐蚀特性。结果发现,铝含量分别为0.1wt%、0.3wt%的氢电极电池电化学容量较高,循环寿命超过LaNi_5,适合于作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粉末粒度对贮氢合金Mm(NiCoAlMn) 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一定粒度范围内 ,合金粉越粗 ,其放电容量越大 ,倍率放电性能越好 ,循环寿命也越长。但是当平均粒度超过一定值时 ,则其放电容量却又会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混合粒径合金粉的放电容量比大径合金粉的放电容量要高。将两种不同粒度的合金粉混合使用时 ,粒径相差越大 ,堆积密度越高 ,其放电容量也就越高 ;不同配比的粗细贮氢合金粉当其质量比为 7∶3时 ,其放电容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