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容积率和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具体特征入手,深入分析老城区改造项目中影响容积率确定的特定要素,提出此类项目对土地开发控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并结合葫芦岛市望海寺居住区项目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2.
林琳  欧莹莹 《规划师》2004,20(9):66-70
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居住区建设布局在各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居住区的分布由中心城区向边缘郊区转移;居住区规模扩大,容积率下降;居住区布局形态从“邻里街坊”型趋于自然流线型;公共设施布局由计划配置到需求调控,由以商业为主到商业、娱乐、教育、康体并重;交通系统由以车为主到以人为本,由单一自行车停放处到多层次、多分工停车场;绿地景观由人工点缀型到自然镶嵌型。  相似文献   

3.
《北京规划建设》2004,(3):188-188
“控规”审查项目原则上分为居住类和非居住类项目,容积率分为标准容积率和高限容积率。标准容积率为《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时制定的参数表。居住类高限容积率根据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确定。非居住类高限容积率参照CBD地区规划建设情况确定。奖励容积率:凡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可在标准容积率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容积率作为奖励,但不能超过高限容积率。  相似文献   

4.
容积率影响地价的作用机制和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容积率影响地价的机制入手分析,首先得出只受收益机制作用下的地价随容积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受收益机制与市场供求机制共同作用下的地价随容积率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城镇土地估价研究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适应我国当前在市场不规范条件下的修正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居住区成为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没经历了由概念到实践、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式过渡。但总的说来,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认知上也存在许多误区。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理性化时代,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下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居住区成为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经历了由概念到实践、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式过渡。但总的说来,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认知上也存在许多误区。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理性化时代,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下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11)
容积率的测算是城镇改造控制性详规中的重要内容,其可以优化城镇改造设计内容,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容积率的测算是控制地块开发强度的有效手段,本文对中小城镇旧城改造控制性详规的容积率测算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合理确定容积率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城镇规划与旧城改造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住宅用地建设强度分区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亚辉 《规划师》2007,23(10):29-31
成都市住宅用地建设强度分区规划通过人口总量分析住宅建筑总量,确定全市住宅用地平均容积率;根据住宅用地所处区位进行分区、分级,使地块容积率与地块基础设施条件相关;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降低住宅建筑密度,保护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形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9.
合理确定"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的探索——以珠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冀 《规划师》2011,27(6):76-81,86
"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的取值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和设施因素有关,珠海市"三旧"改造项目的容积率由控制性详细规划予以法定化,其确定技术路线包括确定基准容积率、计算经济容积率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设施承载力及交通影响评价,重新评估项目是否可行,该方法较好地体现了规划部门从城市总体发展出发对"三旧"改造项目的引导,较准...  相似文献   

10.
前言 LACOURSIERE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南部的ISLE DES SOEURS岛上,从市区驱车5分钟。该项目由ST.JACQUES集团开发,占地36英亩,位于一片开阔的自然景观之中。该居住区由CARDINAL HARDY设计公司设计完成,总体风格区别于传统的郊区别墅居住区规划设计,保持了市区中高密度的生活特点,也在保持风景园林特性,创造舒适怡人的公共环境基础上,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容积率,为开发商增加了可观的效益。 此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完成于1991年,第二阶段工  相似文献   

11.
孙东林  段凌峰 《山西建筑》2009,35(24):45-46
对张家口市天秀花园居住小区的高差较大地形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小区的建设规划理念,从小区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环境景观,住宅群体布置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思和规划设计方案,从而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特色景观的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12.
吴弘 《山西建筑》2006,32(11):32-33
从居住区的增扩建、超面积建设、建筑物的用途变更、控制地块的管理四方面分析了城市规划批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搞好城市规划,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推广绿色建筑在缺少激励性政策的背景下,探索国务院提倡的容积率奖励机制意义重大。以2014年宁波市全年通过节能评估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能、节水量折合成碳排放指标,结合当年居住区实际水电耗量,测算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碳排放额度,建立容积率与人均用地指标的回归方程,得到基于碳排放的容积率奖励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功能化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小区景观有突出的实用性特征,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突出设计的功能含义。本文在城市居住小区现状条件下,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内涵及其功能化设计的内涵、原则、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125号地块项目的介绍,探讨市中心小基地高档住宅内在品质的提升及设计思想、手法的贯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咸宁市潭惠小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现代人居理念进行了探讨,并从规划构思、总体布局、住宅建筑设计等方面入手,着重就居住环境的人性化、商业与居住建筑的和谐共存、住区亲和力等设计理念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城市住区的改造情况,分析了邯郸市联纺路职工住区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对于职工住区未来更新发展的策略以及住区更新的实施保障,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确保城市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如今的城市居住区严重受到城市噪声的影响.解决城市噪声问题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迫切愿望.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应该运用设计手段,结合地形、地貌以及用地情况,从城市的规划、城市的交通布置、居住区的总平面规划、建筑组团的组织以及建筑单体的设计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设计中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建设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生态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小型城市住区空间的"内"与"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住区是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基本理念出发,试图通过对2个特定案例设计过程的剖析,分别从城市空间效率、城市形象及空间领域等角度探讨高密度小型住区与城市关系及空间的可居性,即住区内与外两方面的问题,以此强调住区设计过程中从城市的宏观视角出发把握环境整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