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在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对不满足鉴定要求的建筑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固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南京五台山体育馆抗震性能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综合考虑原结构特点、抗震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并结合现场检测及理论计算与分析,对结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其抗震性能的不足之处提出设置消能支撑进行加固的方案,对加固后结构进行多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计算。计算表明,消能支撑可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反应,保障原结构地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对已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对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采取适当的加固改造措施,可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以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为背景工程,简要介绍大跨公共建筑的抗震性能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方法。首先,针对不同建筑的结构特点,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其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地加固方案,对加固后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计算。针对五台山体育馆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消能支撑的加固方案,分析表明,消能支撑可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反应,保障原结构的地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武汉体育馆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昌明 《住宅科技》2011,31(Z1):319-322
针对武汉体育馆的加固改造,介绍了砖砌体老建筑的抗震鉴定检测情况,并根据鉴定检测的结果采用外包钢加固砖柱,钢加固梁,外贴碳纤维加固密肋梁、楼板,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砖砌体,对原有结构进行全面抗震加固,从多个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砖砌体老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季晓康 《山西建筑》2014,(19):39-40
以某中学5层砖混结构宿舍的结构抗震检测鉴定为例,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结构抗震鉴定的程序和内容,依据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房屋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与分析,给出了检测鉴定结论及需要抗震加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某中学校舍建于1985年,主体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圈梁、构造柱缺失.因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并进行加固改造设计.通过对该建筑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分析,该建筑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依据检测数据并结合后续使用要求,经综合分析验算,确定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建筑抗震的技术规范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修改,抗震性能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建国以来几次大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说明了对建筑进行抗震检测鉴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概述了建筑物抗震加固的现状。通过某地下室结构加固工程的工程实例说明了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简要回顾了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工作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抗震鉴定及加固设防目标的概率水准,“抗震概念设计”在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中的延伸、“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在鉴定及加固中的应用,以及目前抗震加固改造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东晶 《四川建材》2011,37(2):9-10
某砌体结构住宅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受相关单位委托,对该住宅楼的抗震性能进行鉴定。本文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对该建筑物进行了检测与抗震鉴定,并给出相关加固与维修建议。本文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减灾能力,消除类似安全隐患,需对学校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以便排除安全隐患,对中小学校建筑结构实际情况进行查勘,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检测,继而进行抗震验算,综合判断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芜湖某框架结构综合实验楼为例,对其结构抗震鉴定的全过程进行介绍,系统分析结构损伤现状检测、材料性能检测、变形检测、抗震鉴定及验算过程,结果表明:本工程按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50年)进行鉴定,综合抗震能力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从而为后继改造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建立 《四川建材》2010,36(4):266-267,270
楼梯是房屋的出入通道和重要的紧急逃生通道,本文根据对地震现场考察的情况,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多层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破坏情况,分析了破坏原因,并对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房屋的设计表现为建筑布置决定结构墙体的数量及面积。在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由地震方向的墙体承担,墙体数量越多,墙体面积越大,房屋抗震能力就越强,墙体面积对砌体结构抗震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从地震震害中找出墙体面积与结构破坏之间的规律,通过对2008年汶川地震中大量震损房屋震害的分析,研究了墙体面积与结构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有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墙体面积大小的指标来估计砌体结构的在地震下的破坏程度。将该指标应用于一幢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评估中,并通过与现场震害的对比说明了该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可以用于估计砌体结构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3.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对长宁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村镇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长宁地区进行了震害调查,从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形式结构的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地震中,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震害较轻,但仍有少量木结构出现了倒塌,部分框架结构出现了吊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砌体结构则是当地村镇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缺乏正规的抗震设计和有效抗震构造措施,在此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原因和四川省的具体情况,对村镇建筑的抗震加固、抗震构造措施、非结构构件抗震和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供我国城乡抗震韧性建设和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地震灾害的现场调查,特别是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害分析,发现砖混结构房屋受震害影响最为严重,文中结合汶川大地震有关调查结果并结合笔者震后现场检测鉴定实践,对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有关砖混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仅采用强度和位移两项评估指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足以全面描述结构抗震性能及破坏特性,本文将结构的耗能能力也同时作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指标之一,以结构的能量时程反应来描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在结构满足强度和位移指标的情况下,把结构的能量分析作为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补充分析,以强度、位移、能量分析等综合指标来全面综合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校校舍破坏严重,特别是砌体房屋损失惨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提高中、小学校校舍抗震能力,避免灾害的重演,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舍安全工程”,对所有中、小学校校舍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介绍了笔者参加的江苏省中、小学校砌体房屋抗震鉴定及安全鉴定情况,分析总结了中、小学校砌体校舍房屋存在的主要抗震问题,探讨了砌体房屋校舍的抗震性能及地震中可能的破坏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砌体房屋针对性的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及随后的多次余震导致绵竹市底框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针对绵竹市典型震损底框房屋提出钢结构+层间隔震快速加固方案,给出关键构造、加固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快速方便地确定了某震损底框房屋层间隔震加固的有关参数,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层间隔震加固方案有明显的减震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减震目标,同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木构架古建筑抗震分析中常忽略维护墙体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能和布置方案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基于地震灾害统计资料,归纳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损伤特征,及其对古建筑总体震害程度的表述方法。运用动力特性现场实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墙体对古建筑基本周期和地震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木构架古建筑中的墙体对结构的整体抗震刚度有较大的贡献;包括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实测基本周期较为接近;而忽略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显著大于实测基本周期,且计算的地震作用值偏不安全。根据古建筑抗震鉴定要求,并考虑砖砌墙体的脆性,提出了基于位移控制的、包括墙体微裂和开裂工作状态的木构架古建筑三阶段抗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建筑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的是否考虑好抗震要求,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好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共同协作和良好配合才能实现。文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抗震设计问题,如: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有利于建筑抗震。并结合震害,论述了建筑体型简单对称、平面和竖向布置中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协调对建筑抗震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应重视建筑立面装饰构件、室内建筑构件(非承重内隔墙,内隔断等)以及各种建筑装饰制品与主体结构的抗震连接与锚拉,保障其不发生伤人的灾害;此外还提出了高层建筑中屋顶的某些抗震要求和多层砌体房屋应遵守的总高度、层数以及高宽比限值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