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2,(11):141-144
该文介绍了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了传统村落嬗变的机制。现代村落中"力"的缺失对村落形态破坏有很大的影响。将现代和谐发展观和传统村落蕴含的自发"内聚力"相融合,重构传统村落的"融合力",以具有传统村落形态、空间结构、环境等特征的村落形态为着力点,引导和重构当代的新农村空间形态、环境格局,激发新农村审美文化、生活情趣等以取得长久的村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藏族传统村落飞来寺片区风貌整治为契机,引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的村落意象,探讨提升传统村落风貌的设计策略。使不断更新变化的传统村落既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充分保留传统村落意象中的精髓,从而避免传统村落文化的遗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0)
关中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中传统村落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面临着文化危机。文章主要研究关中传统村落的分布与现状,关中传统村落的文化记忆特征,以及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的视觉化应用形式。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记忆应用到生活中,合理地对它进行视觉化传承,并为它确立一定的发展方向,以期让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受到保护并一直被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作为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基所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中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建设方式愈加普遍,传统村落的乡土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数量也急剧减少,历史文脉被切断。此外,落后的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村民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大量的人口外迁使传统村落失去了活力。文章针对当前保护困境,立足于在地文化经济、空间、情感及社会四种属性的现状解读,从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化认知提升及传承主体培育四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以此实现经济振兴、人居环境改善与乡土文化复兴,从而助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再结合鄣吴村规划实践探析保护方法的实施路径与效应,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思路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场空间是村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体现着村落的规划思想及空间格局特色。本文以北京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广场空间的形态、功能文化及活力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从物质空间角度解析广场空间的可达性、形态特征、空间尺度及构成要素,分析传统村落广场空间场地环境本身的构造规律。按照功能及文化特征分为入口广场、社会广场、生活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四类。通过分析使用者在广场空间中的活动表现,探究传统村落广场空间与村民现代公共生活的适应情况,进而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村落广场空间改造优化,以实现空间的物态传承更新、人气蓬勃兴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
广西传统村落中蕴含着各具特点传统文化,表达了广西各民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凝聚着广西人民的生活智慧。若要使广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和了解,就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大范围宣传,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弘扬与继承。通过研究,促进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有效传播,提高传统村落文化的知名度与社会各界的重视力度,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同时,使传统村落文化重新"活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村落的保护规划及村落的自身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与不足。本研究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入手,以传统村落价值回归、传统村落空间优化思路展开论述。提出基于宏观尺度下的保护传统生态安全格局;基于中观尺度下的延续传统生产景观,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以及基于微观尺度下的关注聚落生活景观,指导村庄更新发展。旨在探索更具完整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研究赣南传统村落文化与客家人居环境建设为起点;分析传统村落文化在当代出现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客家传统村落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寻客家传统村落文化融汇现代城乡人居环境设计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极端的气候条件,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其传统村落所蕴含的生存智慧沿用至今。随着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该地区受到新的价值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村落正遭受破坏,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与营建智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遗弃。保护现存的高原传统村落资源,探索传统村落的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进行全国范围内传统村落的评估工作,明确了传统村落的概念,首次在可度量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进行评定。判定乡村的当前状况,为后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做好准备。针对青海国家传统村落申报,从传统村落现状特征研究的视角,探索高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村落文化基因的特殊性是一个传统村落的特色空间和文化生活的根本。只有保护好村落的特色文化基因,才能从根本上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在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也站在了变革的路口。本研究基于村民视角的认知地图和场景保护,倡导村域空间使用者的价值回归,同时从生活视角挖掘村落特色文化因子,找到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重塑之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村落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产生了经济落后、空间衰败、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发展危机。基于此,以徽州传统村落木梨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色价值和空间格局,探讨木梨硔村落在村民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观下的空间传承以及村落空间重构的策略。以此重塑木梨硔村落的活力,延续村落文脉,也希望对徽州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以及徽文化的传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孔惟洁  何依 《城市规划》2018,(1):101-106,111
"非典型名村"指那些没有列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历史村落。在这类村落中,历史源头清晰,传统生活尚存,却没有成片的传统风貌民居和完整的历史空间结构,历史信息通常以零散化的形式隐含在现代机体中。这类村落的数量庞大、涉及面广,是延续传统文化生活的载体。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之外的"边缘性"群体,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约束、资金投入和建设引导,随着快速城镇化带来乡村剧变,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残存在现代化的夹缝中,乡愁无处寄托。本文以宁波市东钱湖下水村为例,通过农耕环境的整体保护、历史节点的集成串联、院落单元的重点修复等选择性保护措施,针对乡村社会记忆和文化复兴,来探讨"非典型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之地。近30余年城市飞速发展,大量传统村落受到冲击,其资源环境与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关注度不够、开发性破坏等问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危机。随着现代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探析苏州众多古村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用理论联系实际,以西山明月湾的村落发展为例,对古村落新型的社区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这是史上从来未有之事。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悟到了传统村落对我们的精神价值,二是传统村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失。关于传统村落的价值,可以在习近平主席的很多公开讲话中找到印证:"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古村落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文化韵味和历史价值,那里的粉墙黛瓦、鸭鹅悠悠,远比喧嚣的都市中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来得亲近,能抚慰追逐中倦怠的心灵。但生活在其中的百姓,面对透风漏雨的屋体,渴望改变生活。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之间,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乡土文明及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共同缔造是当代我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闽南传统村落特征与共同缔造运行机制,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为工作方法论,以传统村落文化特征为实践路径,有机结合现代治理精神与传统乡土文明内涵进行乡村建设系列实践,验证了中华传统乡土文明中蕴含现代社会治理的脉络和精神,共同缔造与传统村落可形成紧密依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种有效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发展、激发传统村落活力的乡村建设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社会的历史见证,但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地理区位偏远、社会资源匮乏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衰退、人口流失、文化缺失等现象。文旅融合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浙江省金华市袅溪村为实践案例,分析其村落现状,挖掘文化内涵,探索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更新的路径,重塑既具有历史文脉又融入现代生活的乡村空间,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114-116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再生产的社会空间,承载着农耕文明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受到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自然力的破坏等因素影响,大批优秀的传统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逐渐消失,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分析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空间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集合,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也是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作用的结果。本文以萝卜寨为例,从村落形成环境、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建筑布局特色三个方面建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分析方法,解读羌族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修缮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其民居建筑的格局、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其丈量尺度也不和现代建筑的300mm模数相吻合;其空间布局、院落、建筑形式及细部装饰充满着建造工匠的精湛技艺,彰显着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本文从修缮等级划分研究入手,对传统村落内院落(含建筑物)按照保存完好程度及历史文化重要性等,进行等级划分;进而对其修缮保护方法包括材料的使用等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以确保传统村落的修缮从专业技术方面来说,既保存和维护了村落的环境、人文、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又有所发展,体现活态传承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是给后代留下民族的根基,延续民族的文化,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村落逐渐消亡,文化一旦没有了承载,便会散落。乡村旅游的出现为村落的未来提供了一条出路,同时也让村落面临着旅游经济同质化问题。对此,本文在总结当前传统村落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以大回村为例,结合生态美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模式进行探索,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村落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