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式建筑色彩在藏族地区的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宗教活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人们对藏式建筑色彩的研究并不深入,通过深入分析藏式建筑色彩的现状问题,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表现内容和方法,色彩的运用特点归纳等几个方面,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藏式建筑色彩构成模式,为以后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藏式建筑设计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步行在西藏的大街小巷,常常会被藏式建筑里形制独特、色彩鲜艳的门所吸引。这些极具民族风情的门,展现了藏族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谌的建筑技艺,张扬出一种独特的藏民族性格特征。藏区建筑门道几何西藏地域广阔,门的样式也丰富多彩。藏式门一般由门扇、门框、门枕、门槛、门脸、门斗栱、门楣、门帘、门套等组成。出于防寒保暖以及防御外来入侵的考虑,藏式门的门洞较小。藏式门用色大胆,以"大色块明快、小色块稳重"为基本用色原则。门扇常涂为  相似文献   

3.
藏式佛塔建筑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最具宗教色彩的建筑代表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象征意义。藏式佛塔建筑的象征手法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佛塔从整体到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着丰富的象征含义,以抽象的宗教理性情感和艺术美,唤起人们的宗教想象。在象征藏传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同时,又体现了民间造艺和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4.
《建筑》2016,(16)
正藏族建筑在藏族文化宝库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藏式建筑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写下了不朽篇章。7月18日,首届藏区古村落保护发展论坛暨玉树市仲达乡藏娘八寨现场观摩暨资源对接会在青海玉树闭幕。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纵论藏式建筑与藏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保护措施和建议,高屋建瓴的观点引起共鸣和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藏式建筑有着显著的地位。其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独特的格局,无论是作为藏族本民族,还是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引以为骄傲的。身处繁华喧闹的现代海滨城市,当我们有幸接到由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合会发来的西藏商会大厦设计任务邀请时,不由得倍加珍惜,希望借由这个机会,在传统藏式建筑与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的路上做出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蔡玲 《中外建筑》2006,(3):59-60
本文从建筑的起源,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的形式风格,建筑的色彩与装饰及建筑的宗教体现等方面略要地介绍了藏式传统建筑中的古典精神,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对藏式传统建筑的关注,深入其起源和发展,学习和研究藏文化及藏式传统建筑,吸收其古典精神,兼收并蓄,运用到我们的建筑设计之中,创作更多好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7.
藏式白碉房民居是藏族传统建筑组成部分之一,其外立面装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通过对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传统民居建筑立面的实地调研和测绘,揭示了其立面装饰的建构逻辑,测绘并归纳了藏式白碉房建筑立面装饰各个部位的构造尺度与构造特点,以期能对传统民居保护与修复提供工程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天祝藏族自治县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浓郁的地域特色及宗教信仰,造就了特色鲜明的藏族建筑文化体系.诺布林卡藏寨风情园以展示天祝华锐藏族文化和地域风情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藏式室外环境、藏式建筑空间、历史与民俗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天祝乡土文化在藏区"小传统"上的差异,构建出园区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使天祝藏区本土传统文化以诺布林卡园区为载体得到再现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西藏因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在长期的色彩艺术活动中形成了自成系统的用色理论和标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民俗审美观念和对传统艺术活动习俗的传承。文章通过对西藏矿物颜料有针对性的分析,发掘其呈现的特征和承载的特殊意义;归纳总结唐卡的用色习惯,分析色彩在西藏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征,使人们理性认识藏族人民创造的色彩艺术成果,并从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更好地融合和运用到现代设计的色彩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董天刚 《门窗》2012,(7):279
藏式建筑因为具有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彩以及独特的格局而在中华民族的各种建筑中占有着显著的地位。本文主要以"玉树灾后重建项目"为例,从设计立意、日照、功能布局建筑造型以及材质与色彩等方面对传统藏式建筑与时代的融合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