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球模型包裹法设计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球作为粗骨料颗粒的计算模型,测算单位体积粗骨料总表面积,再与裹浆厚度、水灰比和粗骨料堆积密度四个参数确定配合比.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骨料粒径越大,水泥浆包裹越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越大,强度越小,耐酸性能越差.通过材料的内部孔隙结构分析其性能变化规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引入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两个参数,并研究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指数函数关系;骨料级配与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能影响较大;适量体积砂子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不降低其透水性能,且体积砂率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与粒径;以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与级配、体积砂率为参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导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HCSS模型(Hard Core Soft Shell Model)的优化,重构了透水混凝土骨料-浆体-孔隙三维结构,研究了基本配合比参数对透水混凝土浆体厚度和连通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用水量的提高或骨料粒径的减小,透水混凝土中骨料表面浆体层厚度增大、连通孔隙率降低;在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模型中透水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将导致模型中的细颗粒增多,浆体厚度层减小;模拟中可能存在部分颗粒悬浮于三维模型空间,导致重构的孔隙很少出现封闭孔,造成模拟结果比实测连通孔隙率的高估。  相似文献   

4.
基于透水砖的结构特征与设计要求,确定了以集料裹浆厚度为主要设计参数,通过改变集料裹浆厚度来满足强度要求的配合比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水泥基透水砖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集料紧密堆积密度确定单位体积透水砖中集料的用量,然后根据集料的表观密度和粒径计算集料的比表面积,设定集料裹浆厚度与水灰比(质量比),再计算出水泥浆体体积与水泥用量,最后用减水剂来调整透水砖拌和物的工作状态.试验表明,该透水砖配合比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无砂再生透水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选择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10mm和10~20mm两种不同粒径,分别以骨料目标孔隙率(15%、20%、25%)和水灰比(0.35、0.4、0.45、0.5)为主要指标制作试件。采用CJJ/T 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中的配合比计算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对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系数、实测孔隙率的测定综合考虑透水混凝土各项指标,一个目标孔隙率可确定一个最优水灰比,从而获得最优配合比。研究表明,在骨料粒径为5~10mm、目标孔隙率15%时,水灰比为0.4;目标孔隙率20%时,水灰比为0.45的再生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好。在骨料粒径为10~20mm时,目标孔隙率25%、水灰比为0.4的再生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7,(10)
针对聚合物改性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缺乏聚灰比参数选取的理论依据,研究了聚灰比对聚合物改性透水混凝土浆体的裹附性、流动度以及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灰比通过影响浆体对骨料颗粒的裹附性能而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聚灰比的提高能在提高材料抗压强度的同时改善透水混凝土的韧性;聚灰比主要通过影响材料中富余浆体数量、浆体流动性等特性而影响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随着聚灰比的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而当聚灰比超过10%后,透水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骨料级配特征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基本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A,B,C 3种粒径的骨料进行混料设计试验,通过对大量的试验数据拟合与方差分析,建立了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单位体积骨料颗粒数量、骨料比表面积、不同龄期抗压强度与骨料级配的关系式.研究结果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优化和基本性能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本文研究了生产工艺、骨料级配、水胶比及浆骨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恰当的生产工艺和参数能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性能指标;合理的骨料级配和浆骨比是影响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而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浆体对骨料是否均匀包裹。  相似文献   

9.
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特别是人行道或消防通道等道路面,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和足够的强度是研究的重点。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了目标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水灰比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28 d龄期试样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大目标孔隙率和再生骨料粒径会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能力提高,抗压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性能,较佳配合比为粒径比5~10 mm∶10~15 mm=1∶1的复合级配、20%的目标孔隙率和0. 3的水灰比。  相似文献   

10.
大孔隙护坡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与强度,是新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环节中重要的关键参数。在基于粗骨料紧密堆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粗骨料包裹层厚度的新型配合比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配合比设计方法测得的混凝土试件其实际孔隙率与目标孔隙率的误差更小,强度及工作性能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体积法设计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系统研究了骨料种类、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砂率对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骨料粒径越大,透水混凝土强度越小、透水系数越大;骨料强度越高,透水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减小水灰比在提高浆体强度的同时还可能导致浆体流动性不佳,造成透水混凝土强度降低。增加水泥用量或使用细砂取代部分碎石,虽能使强度提升但同时也牺牲了部分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体积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孔隙率、骨料级配和粒径、水胶比、外加剂掺量这些设计参数,并以C30配合比设计为例进行了计算并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比符合透水混凝土性能要求,希望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材发展导向》2017,(12):59-63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相容型混凝土,内部空隙具有通气、透水的功能,本文通过对现有原材料的筛选、试验,以孔隙率为目标利用体积法设计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探究不同骨料粒径、掺合物用量、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大小是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孔隙率的重要因素;加入少量矿粉掺合物能增加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减小其强度;砂率大小对透水混凝土外观、强度、孔隙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文乐  陈蓓  蒋凤昌  朱威 《混凝土》2011,(10):22-24,27
试验研究了无砂多孔混凝土水泥浆体流动度与浆体配合比关系,并经过试配得出无砂多孔混凝土适于采用的浆体流动度范围.研究了浆体流动度、骨胶比对多孔混凝土孔隙率和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发现随骨胶比增大,多孔混凝土强度降低.分析了浆体与骨料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综合作用.提出了无砂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作为环保型混凝土有很多优点,但到目前为止,它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没有合理化。本研究中,以确定植生型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目的,设定配制能符合要求性能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浆体的流动值,结合粗骨料实积率及粗骨料用量,根据粗骨料粒径选择修正系数,从而得到目标孔隙率的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大孔隙率和较高强度的生态型混凝土,但由于缺乏合适、统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阻碍其应用。根据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确定了以孔隙率为主设计参数、通过改变胶结材料和骨料粒径来满足强度的配合比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为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的材料,再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然后根据骨料的表观密度和设计要求的孔隙率确定胶结材料用量,最后根据成型工艺的要求确定水灰比,从而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拌合水用量。试配结果表明该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特征,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测试了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与透水性能。结果表明:体积法结合水胶比计算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更合理,不同目标孔隙率的最佳配合比均可以通过强度和透水系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在制备工艺中,相较于一次性加料法和振动成型方式,水泥裹石法和静压成型方式更有利于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的改变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十分明显,二者作为透水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和不同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骨料级配下,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水灰比下,单一骨料级配透水系数和连续孔隙率较大。在混合级配中随着9~14.5 mm粒径骨料占比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抗压强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并通过数据拟合分析了连续孔隙率、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赖新波 《福建建材》2023,(8):6-8+12
结合某生态公园道路工程需求,以水胶比、硅灰掺量及再生骨料级配为参数,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28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1.93MPa和2.02MPa;而当水胶比为0.30时,透水系数达到最大值2.37mm/s;硅灰掺量≤10%时,增加硅灰掺量能够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而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均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当5~10mm粒径再生骨料与10~15mm粒径再生骨料质量比为3∶1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最终选用T8组配合比作为某生态公园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实例,介绍了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分析了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因素。文中的透水混凝土按体积法的设计原理,以粗集料空隙率、目标孔隙率、水灰比为配合比主要指标,对试件的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进行综合控制.从而获得最终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