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用"单位制"模式下建设的高铁新区出现了交通拥堵、城市活力低、城市发展受阻等诸多问题。在开放街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开放街区为高铁新区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何以开放街区的规划理念建设高铁新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高铁新区的街区交通、尺度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当前存在的交通组织、空间尺度和城市功能三方面的不足。结合国外成熟开放街区理念的高铁新区发展模式,提出我国高铁新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保军 《城市规划》2016,(12):113-117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一提法,从开放街区的特点与意义、我国街区的发展脉络以及应对开放街区的举措三个方面对"开放街区"进行了讨论和梳理。指出"开放街区"的实质并不是"开放"或者"封闭",也不是拆不拆墙的问题,而是把街区尺度变"小"。街区变小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的、系统的,对城市面貌、城市体验都将带来很大改观。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7,(Z2)
以"窄路密网、小尺度街区"为特征的开放街区是促进城市紧凑、高效、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开发和更新的发展方向。开放街区对于我国目前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公交慢行优先、促进社会交往和弱化社会隔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运用开放街区理念对城市中心地区生产空间的重塑进行思考,通过分析过去大型封闭街区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城市交通不畅、土地低效利用和绿地私有化等方面的问题,从提升路网的连接性、提高地块建筑密度及将附属绿地转换为公园绿地3个方面探讨适应开放街区理念的更新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会后文件正式提出"街区制住宅改革"后,"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文章回溯了中国住区和邻里模式的历史演替,指出中国社会在面临选择集体住宅模式时,一贯持开放态度;在全面归纳了当前"超大封闭小区"的弊端后,提出了开放街区的"开放性"要求,进而总结了中国适用的"开放街区空间特质"。最后,结合当前街区和社区规划实践经验,回应了利益相关团体对"开放街区"的若干隐忧,肯定推进开放街区理念的合宜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很多"超大封闭小区",导致交通堵塞、街道失去活力、住区空间孤岛化、城市公共资源私有化、城市运行维护的公共成本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受到限制等诸多城市问题.借鉴欧洲城市"街区制"空间布局的经验,国家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建设开放街区,提升交通疏解能力,提倡低碳出行,促进邻...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商业街区立体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宇  王小凡 《中外建筑》2009,(12):93-94
本文以商业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立体交通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立体景观绿化等方面在商业街区中的运用,并重新整合割裂的城市商业空间,创造一个有魅力的、充满活力的人性化城市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8.
从小地块、密路网的规划布局,到第一批开放街区初步建成,前海历时十年。文章基于前海开放街区实践案例,从功能混合、公共空间、步行导向、共享街道、整体开发等方面,探讨高密度城市开放街区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开放、创新、宜人语境下的高标准街区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探索未来高度宜居宜业的开放街区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由碳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暖是人类当今面临的重大威胁。城市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区域之一,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建筑师的责任,也是目前相关研究的前沿热点。城市街区是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的"细胞",是城市系统实现低碳目标的基础空间单元,也是低碳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城市街区碳排放计算与评估、碳排放与街区形态关联性、低碳绿色街区形态设计策略与导控方法等相关方面,对目前已有的低碳城市街区形态导控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多样,分布密度高,是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的关键。青岛特殊的山地、丘陵型自然环境使得山地型历史街区成为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对青岛市典型山地型历史街区街道空间、院落空间和过渡空间三种类型的开放空间的分析,归纳总结青岛山地型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尺度特征,并提出山地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进程中在空间尺度方面应遵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街区制     
正围墙WEIQIANG从拆除观念之"墙"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城市减灾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金磊表示:"‘街区制’是一种城市管理的更新,是解决宽马路、大街区‘城市病’的策略之一。"逐步拆除"围墙",打破小区间的"围城",重在拆除人们心中的观念之"墙"。"街区制"并非高深的概念,也不能说是舶来品。居民住宅临街而建,古已有之,中外皆然。但是,我国30多年的高速城市化使街区发生了变化,城市中已难寻开放空间,小区封闭式的"围墙"管理几乎成为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街区质量和空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量城市老区发展空间受限,已建成区的建筑、道路、社区及设施老旧,引发空间品质降低、人群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开放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区空间品质的常见实例,自此形成的“网红街区”成为新时代生活与消费方式转变下“自下而上”城市微更新的典范。因此,分析城市开放街区城市形态与空间品质对城乡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网红街区”为例,采用POI、OSM开源地图等多源数据,结合调研访谈,从街区、街道和建筑3个尺度着手,基于意象性、围合度、人尺度、透明度和丰富度5个维度评价街区空间品质,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开放街区品质提升提出机制性建议和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传统封闭式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住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推行开放街区式住区的迫切性。从空间结构、功能组成、行为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与城市互动的开放街区式住区的设计策略,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城市住区朝着开放、可持续、与城市互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6,(5)
随着《意见》的颁布,街区开放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公共空间优化、人居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文章针对我国目前街区规划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积累性创造、场所营造、新旧融合、生态自治、微空间再造、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未来开放街区制的城市框架建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6,(4)
随着《意见》的颁布,街区开放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公共空间优化、人居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文章针对我国目前街区规划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积累性创造、场所营造、新旧融合、生态自治、微空间再造、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未来开放街区制的城市框架建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数十年粗放城市发展模式影响下,大型封闭街区出现在许多城市地区中,并导致了交通堵塞、街道失去活力等诸多城市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开放街区为后续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文章以当前开放街区研究的重点问题为线索,回顾了中国开放街区的理论研究,同时整理了2021年6月26日"可持续开放街区在中国"论坛中王建国、崔愷、张永和、庄惟敏与黄文亮对上述问题进行的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殷建栋  张莹 《建筑技艺》2020,(1):113-115
通过厦门现代服务业基地(丙州片区)统建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我国当代街区构筑新模式,从"小街区、密路网"、街区形态界面、多元复合功能、多维立体交通、街区公共空间五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以期对我国开放街区的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商业街区是展现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区域,塑造商业街区外部空间需要考虑地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融合。本文以鲁迅故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为例,从空间整合、体系规划、尺度控制、序列组织、界面塑造以及特色空间植入等方面切入,探讨它在整合城市空间、迎合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特色等方面所使用的策略,以期能对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相关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特色类型,集中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与特性等各方面的内容。海卉花市作为合肥知名商业街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文章通过现场调研、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市民访谈等方法,对海卉花市的业态、空间、风貌、环境景观以及后期运营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定位街区功能""塑造复合型序列空间""统一整体式街区风貌""创造一体化环境景观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方式"等改造策略,以达到聚集区域人气,重新激发街区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约而同尝试着开发富有特色的商业街区。毋庸置疑,商业街区已经成为靓丽的城市会客厅,是城市发展繁荣的象征,是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商业街区是由各种商店、体验店、餐饮店等集合组成的一体化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业的精华和缩影。塑造商业街区建筑开放空间,必须迎合地域、尊重人文,街区设计和形态的选择会影响其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塑造街区空间成为了开发者和设计者面临的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之一。该文结合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的设计,从空间组织、空间布局以及空间活力塑造三方面对现代商业街区设计进行探讨,以便作为今后商业街区设计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